首页 理论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新思维:问题与改进

数学课堂教学新思维:问题与改进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法,但是从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令人满意,其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三)教学环节设计忽略本质新课改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包括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的新手段,利用小组谈论的形式不仅方便管理教学秩序,而且可以去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一)教学目标含糊不清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学活动和内容实施的方向。多数数学教师都认为教学目标的制定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先制订教学计划,然后再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定存在顺序混乱的现象。有些教师教学设计直接从网上下载,无法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此外,还有不少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过于空泛,含糊不清,很多教学目标都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目标制定不切实际,可操作性差。

(二)创设情境牵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应用到具体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法,但是从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令人满意,其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情境教学通常需要具备思维的连贯性,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但是教师设计的情境存在很大的跳跃性,情境之间的联系性较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从一个情境向着另一个情境快速切换,很难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更无法发挥情境教学创设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应该保证统一性和连贯性,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将数学问题和生活情境叠加在一起,而应该将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融会到生活情境中,通过采用这样的情境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环节设计忽略本质

新课改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包括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性学习这样的手段,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的新手段,利用小组谈论的形式不仅方便管理教学秩序,而且可以去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这样两种教学方式都有利于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然而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师设计时,为了迎合课改要求,强行加上这样的教学环节,而忽略了其教学本质,这样只会起到本末倒置的作用,教师应该视其具体情况来选取合适的教学模式,尽量做到教学环节更加贴合学生实际体验。

(四)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自身理解能力限制,学习数学通常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依然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在传授数学知识方面,对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没有明确。在实际教学中,总是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