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到底是不是理性的和科学的,是不是值得我们信仰的呢?马克思的回答是:因为你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把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所倡导的,被共产党人所遵循的价值和灵魂,即造福人民和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就是马克思主义。如果为了这样的价值追求可以献出生命,那么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025-09-29
马克思说:“问题却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时代问题是思想和社会进步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总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但是,它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必须关注和为探索解决这些时代课题作出思想贡献。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具有深厚的现实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时代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当代形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十四个坚持”为基础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这“十四个坚持”就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基本逻辑的系统展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提出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两大布局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包含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等各项重大战略,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社会主义事业,从纵向到横向进行了顶层设计、深度整合和系统性构建,可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方略的四梁八柱。
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首先要系统把握每个“全面”的丰富内涵。每个“全面”都是一个系统,都强调整体性、完备性。“全面”要求涵盖所有问题和领域。比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完备系统的改革。“四个全面”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方位地协调推进。同时,“四个全面”又是总体布局中的战略重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在贯穿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过程。“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支撑,二者之间蕴含着全局与局部、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我们要通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展开,是党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的真诚承诺和实际行动,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着力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人民主体地位出发,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紧紧依靠人民的主体力量,引领中国走向民族复兴。(https://www.chuimin.cn)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互动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深度思考】
1.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相关文章
马克思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到底是不是理性的和科学的,是不是值得我们信仰的呢?马克思的回答是:因为你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把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所倡导的,被共产党人所遵循的价值和灵魂,即造福人民和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就是马克思主义。如果为了这样的价值追求可以献出生命,那么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025-09-29
“普世价值”不仅没给这些国家和人民带来福音,反而引发社会持续动荡。马克思主义并非适用于一切人、一切时代的“万能学说”,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学说鲜明的阶级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不可能适应一切人、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任何试图调和阶级矛盾,将普世性寓于马克思主义之中,试图阐明马克思主义是另一种性质的“普世价值”,都是虚假的意识观念。......
2025-09-29
当今中国正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道路的成功也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中国道路取得的成就不仅得益于自身的努力,也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道路既是命运共同体的受益方,也是命运共同体的推动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道路正是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一道路昭示出和平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期盼。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解决世界性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09-29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终其一生都在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努力。恩格斯对待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首先表现在他对马克思手稿的高度负责。恩格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还表现在他始终反对人们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并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和指引行动的指南。《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
2025-09-29
人们认识世界有两个方面:一是想搞清楚“是不是”的问题,这是事实判断;二是想搞清楚“该不该”的问题,这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旨在求真,价值判断旨在求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价值判断都是信仰问题,信仰是对价值的最高追问。所谓价值追问,就是对“该不该”或者“有没有意义”问题的追问。由此可见,为了信仰,是可以付出生命的。......
2025-09-29
今天又如何做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呢?一是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等一批学子从苏联归来,以正统马克思主义者自居,认为自己掌握的才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关注实践、关注现实,掌握客观实际情况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才能掌握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改变世界。......
2025-09-29
萨特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习惯用普遍性代替特殊性、用同一性代替个别性,从而将具体事物纳入抽象先验概念的逻辑。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关注个体人的价值。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未忽视个体人的价值,个体人的价值反而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特性使其成为我们进行实践斗争的强大的理论武器,这种武器提供的并非教条,而是进行理论研究和进一步分析问题的出发点。......
2025-09-29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废除一切私有财产是不合理的,而且是不可能的。私有财产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可以被消灭的另一个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活资料私有制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要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就必须彻底消灭生活资料私有制,换句话说,就是要废除个人一切的资产、消费品等,这是不具有现实可行性的。......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