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1118年出土于湖北孝感,与同出其他五件器物合称“安州六器”。[4]史儿,人名。[5]史,读作使,使用。[6]刍粮,即粮草,指供军队用的饲料和粮食。[7],疑读为傭。[9]鄂,地名。[10]伯买父,人名。[11]末字有学者疑为鬲,人鬲见于大盂鼎。有学者指出《博古图》卷三在录的作册盘鼎应与中氏方鼎、甗等同出,安州六器当涵盖此鼎,而中觯当从安州六器中剔除。......
2025-09-29
《湖北民间叙事长诗唱本总目提要》中著录“唱本”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罗成扫北》《罗成显魂》《白扇记》等。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又名《梁祝山歌》,正文采用的是全韵文“五五七五”四句一组的句子结构形式。《白扇记》正文采用的是全韵文严格七字句唱词句子结构形式,同“盲人唱书组”的《白扇记》十字句、七字句兼说白的句子结构形式有些区别。《罗成显魂》《罗成扫北》的正文采用的是全韵文七字句唱词句子结构形式,没有多字句、少字句的情况出现,且和“盲人唱书组”中《罗成扫北》《罗成显魂》内容大致相同。
《湖北民间叙事长诗唱本总目提要》中这四种唱本无论是句式结构还是主要内容,同“盲人唱书组”中同名“唱书”相似甚至相同。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其中的这四种曲目也属于“唱书”范畴;二是《湖北民间叙事长诗唱本总目提要》中所收入的大多数唱本与这四种唱本格式相同,均为“五五七五”四句一组套句和七字句、十字句(“三三四格”)或兼有说白的正文句子结构方式。由此,可见《湖北民间叙事长诗唱本总目提要》中所收入的大多数唱本可称为“唱书”,亦被称为“民间叙事长诗”。
通过比较可知,“唱书”也是长篇叙事诗,“唱书”具有固定的文字字句结构:有“五五七五”四句一组类型,有七字句、十字句(“三三四格”)兼说白的文字字句组合类型,且这些句式均为严格字句结构,很少出现多字句、少字句情况,这是“唱书”独有的特点。
《湖北民间叙事长诗唱本总目提要》的《前言》指出:“民间叙事长诗和民间唱本,这两者概念、定义和特征,许多专家的认识和解说还很不统一。有人说,汉族的民间叙事长诗就是唱本。有的说,民间叙事长诗艺术性高些,有诗的比兴等手法;民间唱本就只唱故事,没有什么诗味。”[12]可见,这本提要的编撰者将所搜集的这批资料统称为“民间叙事长诗”或“民间唱本”,对于确切的名称还存在分歧。这种针对“民间叙事长诗”和“民间唱本”是一还是二的不同认识,其实是一种对于所搜集到这批资料的“概念模糊解释”现象。
通过将搜集到的湖北地区同名刊本、抄本唱本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湖北民间叙事长诗唱本总目提要》中所收入的绝大多数唱本,从曲艺种类角度来说应该被称作“清代唱书”,具体说明如下:
1.收入的民间叙事长诗都是讲的“长篇故事”。(https://www.chuimin.cn)
2.收入的民间叙事长诗正文唱词句子格式和结构方式采用严格的七字句、十字句一唱到底的结构方式,或七字句、十字句加说白的结构方式。
3.收入的长篇叙事故事大多经由传承者将口头流传的“说唱故事”进行“口述说唱”,再经识字文化人进行笔录抄写或经书坊刻印流传。也有一些“说唱故事”是翻刻、改编自元明时期的刻本、抄本。
4.收入的长篇叙事故事的演唱人包括了民间艺人(盲艺人和明眼人)和普通民众中之爱好演唱者。
5.其中的民间叙事长诗和唱本其实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称呼而已,即这个文本可以称为民间叙事长诗,因为它是用七言、五言、十言诗歌的形式来叙述长篇故事内容的,这个文本又可以称为唱本,因为它是以纯粹韵文或以韵文为主说白为辅的形式来唱故事。
所以,可以这样总结,这种形式的文本从曲艺种类的角度应称为唱书,从文学的角度应称为“长篇叙事诗”。
相关文章
[1]公元1118年出土于湖北孝感,与同出其他五件器物合称“安州六器”。[4]史儿,人名。[5]史,读作使,使用。[6]刍粮,即粮草,指供军队用的饲料和粮食。[7],疑读为傭。[9]鄂,地名。[10]伯买父,人名。[11]末字有学者疑为鬲,人鬲见于大盂鼎。有学者指出《博古图》卷三在录的作册盘鼎应与中氏方鼎、甗等同出,安州六器当涵盖此鼎,而中觯当从安州六器中剔除。......
2025-09-29
“盲人唱书组”所编的“唱书”,包括了三类内容:传统古代传奇故事,如《梁祝姻缘》;清代现实历史故事,如《白扇记》;开篇小段,如《十二月花名》《劝世文》《奉劝全家贤》《十劝家庭和》《新劝家庭和》等。对于内容的改编,有的与前代作品相比没有变化,如开篇《十二月花名》。......
2025-09-29
“盲人唱书组”名称的发现,源于在湖北武汉地区搜集到的唱书册子,这些唱本封面均为12.7cm×8.7cm,可随身携带,册子封面上写有“武汉市武昌盲人唱书组”,也有的只写有“盲人唱书组”字样。在湖北武汉地区,“唱书”表演活动及其演唱所使用的“文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革”前后还普遍生存和流行着。这也是“唱书”在新时代呈现的新面貌。......
2025-09-29
集团内部如果有个企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就可以带来税务利益。盖房子当然需要砌墙了,于是决定成立一个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为自己建房供应新型墙体材料,并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企业只要设立了关联的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的企业,就可以随意操控增值税的税负了。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除了对新型墙体材料外,对其他产品也有相应规定。......
2025-09-29
在明清时期,善书则是一种官方组织的,在城市乡镇聘请专门的人员宣讲“三纲五常”的一种方式和所使用宣讲书的统称。清初流行于八旗直隶各省,后北衰南盛,四川、湖南、湖北、上海等地相继盛行;新中国成立后,善书渐趋消亡。目前所存有的善书曲种进入国家非遗名录的仅有湖北的“汉川善书”一种。菊香告诉子章炳如是杀害小姐的凶手。子章经过思想斗争,判了炳如斩刑。在功能及民众对其创改方面,会有区别。......
2025-09-29
宝卷开篇均有上香以及邀请诸佛来临的唱词或语言,结尾往往有“回向”。[19]杭州南词《雷峰塔》: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治乾坤。姓许名仙年十八,未有门当户对亲。[20]从宝卷的卷名、开卷词和充满宗教色彩的正文内容可以看出,宝卷有着鲜明的辨识度,其和唱书是有很大区别的。......
2025-09-29
木鱼书,广义是指粤方言诗赞系说唱文学,涵盖单一样式的木鱼歌、龙舟歌、南音等。潮州歌册,也称为府城歌,也称为方言弹词,是广东省潮州地区自清代以来流行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潮州歌册的受众主要是潮州地区的妇女群体,对于那个时代的妇女群体,听潮歌等同看一场潮剧大戏。......
2025-09-29
在清代史料中检索“唱书”这一语词,有三种解释类型。第一种范祖述《杭俗遗风·南词》中谈到“南词”演唱者被称为“唱书先生”,从这一点来说,“南词”也可被称之为“唱书”,所以“唱书”应是清代一种曲艺曲种的名称。结合蒋士铨描写的“杭州南词”演唱情况,可以说“南词”是在清代乾隆至清末时期流行于浙江杭州地区的一种曲艺曲种,这也可以说“南词”是清代浙江地区流行的一种“唱书”形式。......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