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截切圆柱时,由于截平面与圆柱的轴线相对位置不同,其截交线有三种不同的形状,如图4-4所示。当截平面倾斜于圆柱轴线时,它与圆柱面的截交线为一椭圆,如图4-4 所示。图4-4截平面与圆柱相交求正圆柱与正垂面P的截交线,如图4-5所示。且椭圆的正面投影积聚在截平面的正面迹线上;圆柱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故截交线的水平投影也为已知。......
2025-09-29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在空间若不平行,就必然相交。直线与平面相交时要求出交点,平面与平面相交时要求出交线。两平面的交线即两平面的共有点所组成的直线段,因此,求两平面的交线,实质上也是求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对另一平面的交点的过程。
1.利用积聚性求交点或交线
当相交的两空间几何元素有一个与投影面垂直时,利用其投影积聚性作图,可以简化求交点的过程。
图3-66 判断两已知平面是否平行
例3-32 求铅垂线AB与△DEF的交点(见图3-67)。
作图 (1)利用面内求点的方法可求出交点的正面投影k';
(2)利用AB与DE上的一对重影点的水平投影的Y坐标的大小判断可见性。
图3-67 利用积聚性求线与面的交线
图3-68 求两平面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例3-33 求△ABC平面与正垂面EFGH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见图3-68)。
分析 由于四边形EFGH为正垂面,因此,两平面交线的正面投影一定在EFGH的积聚性投影上,并且是两个平面的正面投影的公共部分,即图中k'l'段。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求出交线的水平投影。
因为交线KL是两平面的共有线,当然也是△ABC平面上的一条直线段,所以问题转化为在平面上取直线的问题。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作图 (1)延长l'k',与a'b'交于m';
(2)求出点M的水平投影m,求出点L的水平投影l;
(3)连接点l、m,得直线lm,与ef交于点k,线段kl即为所求交线;
(4)利用重影点Ⅰ和Ⅱ判断可见性,如图3-68所示。
2.利用辅助平面求交点和交线
当相交的直线与平面都处于一般位置时,其投影都没有积聚性,求交点时,需要借助于辅助平面,一般作图步骤如下:
(1)作包含已知直线的投影面垂直面为辅助平面;
(2)求辅助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MN;
(3)交线MN与已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交点。
例3-34 求直线AB与△CDE的交点(见图3-69)。(https://www.chuimin.cn)
作图 (1)将a'b'视为辅助平面(正垂面)的积聚性投影,即得辅助平面与已知平面交线的正面投影m'n';
(2)求出辅助平面与已知平面交线的水平投影mn;
(3)mn与ab的交点k即为所求交点的水平投影;
(4)利用重影点判断可见性,将不可见线段画成细虚线。
图3-69 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
例3-35 求△ABC平面和△DEF平面的交线,并判断投影的可见性(见图3-70)。
分析 由已知条件可知△DEF为正垂面,所以两平面交线的正面投影一定在△DEF的积聚性投影上,亦即在△ABC平面上的直线段HM上。因此,问题转化为求直线段HM的水平投影。
作图 (1)用面上取线的作图方法由h'm'求出HM的水平投影hm。
(2)取hm线段上属于两个三角形平面的公共部分hk,因为两平面的交线一定是两个平面的共有线段。(这一点对初学者来说容易被忽略,特提请读者注意仔细思考采用这一作图步骤的理由是什么。)
(3)求出点K的正面投影点k',线段HK即为所求交线。
(4)利用水平投影面上的一对重影点(例如Ⅰ、Ⅱ两点)的Z坐标的大小判断水平投影的可见性。
如果两个一般位置平面相交,则求其交线上的共有点的方法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方法与上述求一般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交点的方法相似,即先求出交线上的两个点,则整条交线随之求出。第二种方法基于三面共点的原理:一般作投影面的平行面为辅助平面,求出辅助平面分别与相交两平面的交线,两条交线的交点即三面共有点,也必然是相交两平面的共有点,即两平面交线上的点,如图3-71所示。如此作两次辅助平面求出交线上的两个共有点,则交线随之而定。第三种方法是投影变换的方法,设想将相交两平面中的一个变换为新投影面的垂直面,则可利用积聚性求出交线,然后将交线的投影返回原投影面体系即可。
图3-70 求两平面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图3-71 三面共点原理
图3-72 求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辅助平面法)
例3-36 求△ABC与△DEF的交线,用上述三种方法解本题。
作图 方法一:辅助平面法,如图3-72所示。
方法二:三面共点法,如图3-73所示。
方法三:换面法,如图3-74所示。
图3-73 求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三面共点法)
图3-74 求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换面法)
相关文章
平面截切圆柱时,由于截平面与圆柱的轴线相对位置不同,其截交线有三种不同的形状,如图4-4所示。当截平面倾斜于圆柱轴线时,它与圆柱面的截交线为一椭圆,如图4-4 所示。图4-4截平面与圆柱相交求正圆柱与正垂面P的截交线,如图4-5所示。且椭圆的正面投影积聚在截平面的正面迹线上;圆柱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故截交线的水平投影也为已知。......
2025-09-29
图2-52平面上的直线的投影规律2.5.3.2平面内与投影面平行的直线凡在平面内平行于某一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的平行线,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平面上与投影面倾角最大的直线称为最大斜度线。......
2025-09-29
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在区域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选项,在区域单击按钮,在绘图区选取XY基准平面为参考平面,在文本框中输入值40,调整偏置方向如图13.2.3所示;其他参数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值;单击按钮,完成基准平面1的创建。Step3.创建图13.2.3所示的基准平面1。选择下拉菜单命令;选取基准平面2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绘制图13.2.8所示的草图2;单击按钮,退出草图环境。Step8.创建图13.2.11所示的直线特征2。......
2025-09-29
图2-9正投影的类似性2.2.1.4重合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线、面具有同一投影时,称为重合,这种投影性质称为正投影的重合性,如图2-10所示。......
2025-09-29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有以下三种:平行、相交、交叉。图2-43求相交两直线的投影已知图;作图解:根据相交直线的投影特点,可定出交点的V投影,利用交点可求出直线CD的V 投影。......
2025-09-29
本章的地位及特点本章介绍正投影图的基本知识,包括点的投影规律、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及不同相对位置两直线的投影特性、各种位置平面投影特性,以及点、线、面之间的从属关系,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和相交关系等。正投影是平行投影的特例,因此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是建立正投影的基础。第2章介绍了工程中表示物体的常用方法,本章从点的投影开始,逐步深入地讨论用于表达物体正投影的方法。......
2025-09-29
回到Workbench工作界面,双击G2进入CFX前处理界面,图5.2-14所示为轴流泵全流场。图5.2-16 基本设置图5.2-17 流体属性设置5)用步骤3)和步骤4)的参数对出口、导叶进行相同的设置。进口设置为质量流,出口设置为开放压力及方向,具体如图5.2-22、图5.2-23所示。图5.2-22 进口边界条件设置图5.2-23 出口边界条件设置图5.2-24 求解器控制11)求解。由于本章节主要介绍单向流固耦合,并不需要对流体域的结果进行后处理,所以当求解完毕之后关闭求解器,返回Workbench工作界面。......
2025-09-29
复功率的单位仍用。 如图4.15所示,把一个线圈接到f=50Hz的正弦电源上,分别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测得电压U=50V、电流I=1A、功率P=30W,试求R、L之值,并求线圈吸收的复功率。解:根据三个电表的读数,可先求线圈阻抗图4.15[例4.8]电路图功率表的读数为线圈吸收的有功功率,则图4.15[例4.8]电路图功率表的读数为线圈吸收的有功功率,则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即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即......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