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2对机械性能的影响铁碳合金中铁素体软而韧,渗碳体硬而脆,因此铁碳合金的机械性能主要取决于铁素体和渗碳体的配合情况。......
2025-09-29
1.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塑性变形时,金属内部的晶粒也由原来的等轴晶粒变为沿加工方向拉长的晶粒,当变形度增加时,晶粒被显著拉长成纤维状,这种组织称为纤维组织。
2. 加工硬化
金属由于塑性变形,滑移面的晶格产生强烈的晶格畸变和晶粒变形甚至破碎,增大了滑移阻力,使得滑移难以继续进行下去,在力学性能上表现为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这种随变形程度增大,变形金属的强度、硬度上升,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加工硬化是金属能用塑性变形方法成形的重要原因。因为凡出现塑性变形的部位必然产生硬化,从而使变形分布到其他暂时没有变形的部位。
加工硬化现象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生产上常用加工硬化来强化金属,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尤其是纯金属、某些铜合金及镍铬不锈钢等难以用热处理强化的材料,加工硬化更是唯一有效的强化方法(如冷轧、冷拔、冷挤压等)。
加工硬化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在冷轧薄钢板、冷拔细钢丝及深拉工件时,由于产生加工硬化,金属的塑性降低,进一步冷塑性变形困难,故必须采用中间热处理工艺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
3. 回复与再结晶
加工硬化现象并不稳定,具有自发回复到稳定状态的倾向,但在室温下很难进行。对已经产生加工硬化的金属适当加热,使原子的扩散能力提高,不稳定的结晶构造可以逐步转变为正常的结晶组织,加工硬化随之消除,这个处理包含回复和再结晶两个过程。
当加热温度不高时,冷变形金属的纤维组织没有明显变化,其力学性能也变化不大,但残余应力显著降低,这一阶段称为回复,其回复温度为T回(T回=0.25-0.3T熔)。
实际生产中将这种回复处理称为低温退火(或去应力退火),它能降低或消除冷变形金属的残余应力,同时又保持了加工硬化性能。
当加热温度继续升高时,破碎拉长的晶粒通过重新结晶变成细而均匀的粒状晶粒,性能得以恢复,加工硬化与残余应力完全消除,塑性提高,此过程称为再结晶。此时的温度称为再结晶温度T再,其公式为(https://www.chuimin.cn)
式中,T再——以绝对温度表示的金属再结晶温度(K)。
实际生产中将这种再结晶处理称为再结晶退火,它常作为冷变形加工过程中的中间退火,用于恢复金属材料的塑性以便于继续加工。如果加热温度再升高,则晶粒迅速长大。
4. 金属热加工与冷加工
在金属学中,以再结晶温度作为冷热加工的界限。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而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例如,Fe的再结晶温度为451 °C,其在400 °C以下的加工变形仍属冷加工,而Pb的再结晶温度为-33 °C,则其在室温下的加工变形为热加工。
金属热加工时产生的加工硬化与回复、再结晶一起发生,这时的加工硬化很快被再结晶过程消除,使变形抗力下降,塑性提高。因而在高温下进行变形比在低温下容易得多。
式中,T再——以绝对温度表示的金属再结晶温度(K)。
实际生产中将这种再结晶处理称为再结晶退火,它常作为冷变形加工过程中的中间退火,用于恢复金属材料的塑性以便于继续加工。如果加热温度再升高,则晶粒迅速长大。
4. 金属热加工与冷加工
在金属学中,以再结晶温度作为冷热加工的界限。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而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例如,Fe的再结晶温度为451 °C,其在400 °C以下的加工变形仍属冷加工,而Pb的再结晶温度为-33 °C,则其在室温下的加工变形为热加工。
金属热加工时产生的加工硬化与回复、再结晶一起发生,这时的加工硬化很快被再结晶过程消除,使变形抗力下降,塑性提高。因而在高温下进行变形比在低温下容易得多。
相关文章
显然,快速加热时,钢种、原始组织对奥氏体成分的均匀性有很大影响。当用超快速加热时,可获得超细化晶粒。对于低碳钢,即使加热到910℃以上,在快速加热的条件下仍难以完成奥氏体的均匀化,有时甚至会在淬火钢中出现铁素体。......
2025-09-29
本小节进一步评估了不同网络规模下DAON网络的性能,因此分别建立了包含8个、32个和64个OFBS-ONU的3个仿真场景,对应的OFBS-WSS数量分别是2、4和8,对应的OFBS-AGR数量均为2。因此,时敏业务的QoS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且避免了网络规模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图4-13不同网络规模下CN与DAON的上行平均时延图4-14不同网络规模下CN与DAON的下行平均时延图4-15和图4-16对比了分别具有8个、32个和16个OFBS-ONU的DAON网络的标准化最大吞吐量与丢包率。......
2025-09-29
高温形变淬火、回火后,马氏体位错密度显著增加,位错结构也发生变化。形变淬火钢的高强度就是高位错密度的反映,而马氏体组织的细化主要表现在塑性方面的改善。从图6-16中可看出,在T12和50CrNi4Mo钢形变淬火后的残留奥氏体量与形变量的关系中存在一个极大值。这可以在T12钢形变淬火后残留奥氏体晶体点常数随形变量的增加而逐步减少的事实中得到证实。......
2025-09-29
金属材料大气腐蚀的机理主要是金属材料受到大气所含水分、氧气和腐蚀性介质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电化学破坏。对于潮大气腐蚀,腐蚀过程主要是阳极过程控制。当表面含NaCl的Q235钢暴露于含SO2的大气中时,由于NaCl和SO2各自的加速作用,其腐蚀速率将分别大于两者单独存在时的速率。......
2025-09-29
如图10.6所示,三个试验温度下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有几个相同的特点。由试验结果可知,180℃时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速度要大于150℃时的速度,而在120℃时的生长速度总是最小的,这表明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025-09-29
然而,在电迁移中应当考虑在阴极、阳极处的金属间化合物间跨越焊料接头的相互作用。为充分理解伴随有阴、阳极间金属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时电迁移对金属间化合物竞争性生长的影响,就不能忽略阴极处金属间化合物向焊料的溶解,且必须考虑阳极处金属间化合物的析出。我们有可能可利用这样的试样探究清楚电迁移对三层金属间化合物间竞争性生长的影响。......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