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质阳极氧化又称仿釉氧化,是铝及铝合金精饰的一种方法。其处理工艺实际是一种特殊的铬酸或草酸阳极氧化法。瓷质阳极氧化一般采用较高的电解电压和较高的电解液温度。当铬酸含量在工艺控制的范围之内时,瓷质氧化膜的色泽最佳。......
2025-09-29
纯金属结晶后只能得到单相的固体,合金结晶后,既可获得单相的固溶体,也可获得单相的金属化合物,但更常见的是获得既有固溶体又有金属化合物的多相组织。组元不同,获得的固溶体和化合物的类型也不同,即使组元确定之后,结晶后所获得的相的性质、数目及其相对含量也随着合金成分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在不同的成分和温度时,合金将以不同的状态存在。为了研究不同合金系中的状态与合金成分和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就要利用相图这一工具。
相图是表示在平衡条件下合金系中合金的状态与温度、 成分间关系的图解,又称为状态图或平衡图。利用相图,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不同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状态,它存在哪些相,相的成分及相对含量如何,以及在加热或冷却时可能发生哪些转变等。显然,相图是研究金属材料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
2.2.3.1 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
1. 二元合金相图的表示方法
合金存在的状态通常由合金的成分、温度和压力三个因素确定,合金的化学成分变化时,则合金中所存在的相及相的相对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样,当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时,合金所存在的状态也要发生改变。由于合金的熔炼、加工处理等都是在常压下进行,所以合金的状态可由合金的成分和温度两个因素确定。对于二元系合金来说,通常用横坐标表示成分,纵坐标表示温度,如图2-18所示。横坐标上的任一点均表示一种合金的成分,如A、B两点表示组成合金的两个组元,C点的成分ωB=40%、ωA=60%,D点的成分ωB=60%、ωA=40%等。

图2-18 二元合金相图的坐标
在成分和温度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一点称为表象点,一个表象点的坐标值表示一个合金的成分和温度,如图2-18中的E点表示合金的成分为ωB=40%,ωA=60%,温度为500 °C。
2. 二元合金相图的测定方法
目前使用的相图一般都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的,现以Cu-Ni合金为例,说明用热分析实验法测定及绘制合金相图的过程。
(1)配置一系列不同成分的Cu-Ni合金,见表2-1。
表2-1 Cu-Ni二元合金的成分和实验结果

(2)用热分析实验法测出各成分Cu-Ni合金的冷却曲线,如图2-19(a)所示。
(3)找出各冷却曲线上的相变点。可以看出,纯铜和纯镍的冷却曲线都有一水平阶段,表示其结晶的临界点。其他四种合金的冷却曲线都没有水平阶段,但有两次转折,两个转折点对应的温度表示两个临界点,表明这四种合金都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结晶的,温度较高的临界点是结晶开始的温度,温度较低的临界点是结晶终了的温度,见表2-1。
(4)将各个合金的临界点分别标注在温度-成分坐标图中相应的合金线上。
(5)连接各意义相图的临界点,就可得到如图2-19(b)所示的Cu-Ni相图。其中上临界点的连线称为液相线,表示合金结晶的开始温度或加热过程中熔化终了的温度;下临界点的连线称为固相线,表示合金结晶的终了温度或加热过程中开始熔化的温度。

图2-19 Cu-Ni二元合金相图的测定
从上述测定合金相图的方法可知,配制的合金数目越多,所用金属纯度越高,热分析时冷却的速度越缓慢,则测得的合金相图越精确。目前,已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出了许多二元合金相图和三元合金相图,其形式一般都比较复杂,然而复杂的合金相图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个简单的基本相图组成的。(https://www.chuimin.cn)
2.2.3.2 匀晶相图
两组元不但在液态无限互溶,而且在固态也无限互溶的二元合金系所形成的相图,称为匀晶相图。具有这类相图的二元合金系主要有:Cu-Ni、Ag-Au、Cr-Mo、Cd-Mg、Fe-Ni、Mo-W等。现以Cu-Ni相图为例进行分析。

图2-20 Cu-Ni相图及典型合金平衡结晶过程分析
Cu-Ni二元合金相图如2-20所示,该相图十分简单,只有两条曲线,上面一条是液相线, 下面一条是固相线,液相线和固相线把相图分成三个区域:液相区L、固相区α以及液、固两相并存区L+α。
平衡结晶是指合金在极缓慢冷却条件下进行结晶的过程。下面以ωNi=30%的Cu-Ni合金为例进行分析。
从图2-20可以看出,当合金自高温缓慢冷却至t1温度时,开始从液相中结晶出α固溶体,此时液相成分为L1,固相成分α1的含量为零。说明在温度t1时,结晶刚刚开始,实际固相尚未形成。当缓慢冷却至t2温度时,便有一定数量的α固溶体结晶出来,此时固相成分为α2,液相成分为L2,当冷却至t3温度时,最后一滴液体结晶成固溶体,结晶终了,得到了与原合金成分相同的α固溶体。图2-21示意地说明了该合金平衡结晶时的组织变化过程。

图2-21 Cu-Ni合金平衡结晶过程示意图
2.2.3.3 共晶相图
两组元在液态时相互无限互溶,在固态时相互有限互溶,发生共晶转变,形成共晶组织的二元系相图,称为二元共晶相图。Pb-Sn、Pb-Sb、Ag-Cu、Pb-Bi等合金系的相图都属于共晶相图,在Fe-C、Al-Mg等相图中,也包含有共晶部分。下面以Pb-Sn相图为例,对共晶相图进行分析说明。
图2-22为Pb-Sn二元共晶相图,图中AEB为液相线,AMENB为固相线,MF为Sn在Pb中的溶解度曲线,也叫固溶度曲线,NG为Pb在Sn中的溶解度曲线。

图2-22 Pb-Sn合金相图
相图中有三个单相区:即液相L、固溶体α相和固溶体β相。α相是Sn溶于Pb中的固溶体,β相是Pb溶于Sn中的固溶体。各个单相区之间有三个两相区,即L+α、L+β和α+β。在L+α、L+β与α+β两相区之间的水平线MEN表示α+β+L三相共存区。
在三相共存水平线所对应的温度下,成分相当于E点液相LE同时结晶出与M点相对应的αM和N点对应的βN两个相,形成两个固溶体的混合物。这种转变的反应式是:
![]()
这一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而且三个相的成分是恒定值,在相图上的特征是三个单相区与水平线只有一个接触点,其中液相单相区在中间,位于水平线之上,两端是两个固相单相区。这种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成分一定的两个固相的转变过程,称为共晶转变或共晶反应。共晶转变的产物为两个固相的混合物,称为共晶组织。
相图中的MEN水平线称为共晶线,E点称为共晶点,E点对应的温度称为共晶温度,成分对应于共晶点的合金称为共晶合金,成分位于共晶点以左、M点以右的合金称为亚共晶合金,成分位于共晶点以右、N点以左的合金称为过共晶合金。
图2-22中的合金Ⅱ即为共晶合金,合金Ⅰ和合金Ⅲ为亚共晶合金,合金Ⅳ为过共晶合金,从相图中可以看出,在缓慢冷却时,与MEN共晶线相接触的合金都会发生共晶转变。
相关文章
瓷质阳极氧化又称仿釉氧化,是铝及铝合金精饰的一种方法。其处理工艺实际是一种特殊的铬酸或草酸阳极氧化法。瓷质阳极氧化一般采用较高的电解电压和较高的电解液温度。当铬酸含量在工艺控制的范围之内时,瓷质氧化膜的色泽最佳。......
2025-09-29
图2.21、所示为Sn-Pb-Cu在170℃和200℃时的三元相图。170℃的相图是为了研究固态老化,200℃的相图是为了分析共晶SnPb和Cu之间的润湿反应。在相图中,L、η和ε分别代表了SnPb的液相、Cu6 Sn5和Cu3 Sn。我们注意到85Pb15Sn并非固溶体,而是一种高Pb共晶相。正如相图所指出的,从形成金属化合物的角度来看,200℃的润湿反应和170℃的固态老化都应该有相同的金属间化合物产物,然而从相图中却无法得知金属间化合物的形貌以及它们的生长速率。......
2025-09-29
wSi小于11%的称为亚共晶Al-Si合金,wSi大于13%的称为过共晶Al-Si合金。有的Al-Si-Mg合金,为了提高强度,可加入适量的铜,同时加入适量的铬以抵消铜对耐蚀性的不利影响。在变形铝合金中,Fe在Al-Cu-Mg-Ni-Fe系锻铝合金中,Si在Al-Mg-Si系锻铝中和在Al-Si系焊条中均是作为合金元素加入的,在其他变形铝合金中,Si和Fe是常见的杂质元素,对合金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2025-09-29
本方法适用于不含铌、钽和铪元素的钛合金中锆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50%~5.00%。于瓷坩埚中加入4g焦硫酸钾,放入高温炉内,于700℃加热至得到清亮的熔融物,取出冷却,放入300mL烧杯中,加50mL水,加热浸取熔块。......
2025-09-29
图220 硬质氧化工件获得硬质阳极氧化膜的方法如下:1)降低电解液的温度。2)硬质阳极氧化的温度低。在纯铝上可达1500HV以上,在铝合金中,7A04合金最易获得硬质阳极氧化膜。表240列出了7A04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各种摩擦偶的摩擦性能。铝镁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的击穿电压见表242。如7A04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处理后,疲劳强度可下降50%左右。......
2025-09-29
S7-1200 PLC提供了运行中修改速度和位置的功能,可以使运动系统在停止的情况下,实时改变目标速度与位置。可以看出,S7-1200运动控制功能的实现包含以下4部分:图9-27 运动控制功能原理示意图①相关执行设备。执行设备主要包括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动机,CPU通过硬件输出,给出脉冲与方向信号,用于控制执行设备的运转。在“脉冲选项”中,脉冲发生器有两种类型:PTO与PWM,使用运动控制功能时需要选择PTO方式。......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