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现代国际礼仪:选择与技巧

现代国际礼仪:选择与技巧

【摘要】: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中、西服饰的主要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服饰的穿戴技巧两个方面进行介绍。这在中国的服装史上是一大创举,更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服饰改革。在正式场合或参加外事活动时,对中山装的穿着是有严格要求的。

第二节 国际交往中的服饰选择与穿戴技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较过去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对服饰的需求已不仅仅只是为满足御寒保暖的需要。除了它的最基本的功能之外,服饰更多地发挥着美化人们生活、展示个性和风采、体现修养和品味、促进人际交往的作用。面对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的新潮服装以及争奇斗艳、各式各样的饰品,我们该如何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服饰呢?特别是在国际交往的场合,作为国际礼仪主体的个人,又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气质和身份的穿着打扮呢?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中、西服饰的主要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服饰的穿戴技巧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服装如果从穿着者的性别来划分,可分为男士服装与女士服装两大类型;若从穿着场合的角度进行分类,则可分为常服与礼服;若从地域的角度进行分类,服装可分为中式服装(民族服装)和西式服装(外国服装);从时尚的角度来看,服装又可分为流行服装与传统服装。在这里,我们将主要介绍适合国际交往场合穿着的正式服装。

一、中式礼服的主要类型及穿着规范

从前面我们对中国服饰起源与发展介绍中可以知道,中国服饰的历史悠久,服饰文化丰富多彩,服饰制度和服饰礼仪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然而,在现代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服饰,正受到西式服装的挑战和冲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式服装已不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相反,穿着以中山装、旗袍为代表的中式服装,即使在极其正式的外交场合,仍然能够显现着装者的独特魅力和风采。

1.中山装

中山装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倡导的中式礼服。这在中国的服装史上是一大创举,更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服饰改革。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前,中国男子都是按照清朝满族的式样梳理头发,穿衣戴帽,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尽管当时传统服饰开始受到外国服饰的一些影响,出现了一些改变,但基本式样仍保持着原有的状态,服饰仍沿用着传统的长袍、马褂、瓜皮帽等式样。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革,它象征着清王朝的彻底崩溃和一个时代的终结。辛亥革命不仅带来了社会的剧变,而且也促使服装的变革更为迅速而明显。中山装就是在这一变革中诞生的。

1923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不但式样繁琐,穿着不便,又不太适应当时中国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用要求;而中国原来的服装(对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长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现当时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在实用上也有类似西装的缺点。于是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设计出了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穿着简便、舒适、挺括的男式服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山装”。

最初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有带,前门襟钉9个纽扣。后来经过不断改良,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款式: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上衣前身4个口袋,前门襟正中钉5粒明纽扣,后背整块无缝。

上衣前身设4个口袋,寓意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前门襟5粒纽扣,表示国民党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袖口各有3粒扣子,代表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袖口可开衩、钉扣,也可开假衩、钉装饰扣,或不开衩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袋盖为倒山字形笔架式,称为“笔架盖”,象征中国民主革命要重用知识分子;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与上装配套的下装为同色、同面料的裤子,裤子有三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很显然,中山装在西装基本形式上又糅合了中国传统意识,整体轮廓呈垫肩收腰,均衡对称,穿着稳重大方。在民国十八年制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孙中山先生之法。当时的革命党人以身着“中山装”为荣,也正因为如此革命领袖和革命干部都穿中山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人民便以这种服装来表达对新时代的热爱。于是中山装成为一款标志性的服装,甚至曾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服”。中山装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毛泽东主席对“中山装”很欣赏,他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外国朋友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

中山装的色彩很丰富,除常见的蓝色、灰色外,还有驼色、黑色、白色、灰绿色、米黄色等。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偏爱浅色,而北方地区则偏爱深色。在不同场合穿用,对其颜色的选择也不一样,作礼服用的中山装色彩要庄重、沉着,而作便服用时色彩可以鲜明活泼些。对于面料的选用也有些不同,作为礼服用的中山装面料宜选用纯毛华达呢、驼丝锦、麦尔登、海军呢等。这些面料的特点是质地厚实,手感丰满,呢面平滑,光泽柔和,与中山装的款式风格相得益彰,使服装更显得沉稳庄重,而作为便服用的面料,选择可相对较灵活,可用棉布、卡其、华达呢、化纤织物以及混纺毛织物。

在正式场合或参加外事活动时,对中山装的穿着是有严格要求的。在颜色和面料方面,需穿着深色毛料套装,上衣和裤子的颜色、面料必须一致;在配饰方面,需内穿白衬衣、配黑皮鞋和深色袜子,不可穿布鞋、旅游鞋、凉鞋等皮鞋之外的其他样式和面料鞋子。所有衣、袋扣子,包括风紧扣必须扣好。衣裤口袋,特别是衣服最上面的两个口袋不可装太大、太多的物品,以不装东西为宜。另外,如需携带公文包,应选择牛皮或羊皮制作的公文包,并要注意包的颜色与皮鞋、服装的颜色相协调。

2.旗袍

旗袍最早出现在清朝,当初为满族旗人妇女的一种服装,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服饰艺术,为国际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妇女代表服装。几百年来,在保留传统的服饰工艺的基础上,经过服装设计师的不断改良,使旗袍形成以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结构为基本特点的式样,从而更加符合对人体曲线美的表现。现代旗袍以其合体、修长的式样显示出女性的柔美,传达出东方服饰的韵律美。同时,旗袍又以其柔软、舒适的质地展现出女性华贵、典雅的风度,一直为我国女性所推崇,成为正式社交场合女性首选的礼服。国外时装设计师甚至以中国的旗袍为模式设计时装,足见旗袍所具有的经典而时尚的魅力。

旗袍的式样从衣袖上看可分为无袖、短袖、长袖3种;从衣扣的扣向上看,又可分为侧扣和领扣两种。出席正式社交或涉外活动所穿用的旗袍,在式样、质地方面都应该是十分考究的。在式样方面,领扣式旗袍既保留了传统旗袍的优点,又吸收了现代服装的特点,融传统和时尚于一体,使穿着者更显得优雅合体、雍容华贵,是出席各种正式活动,特别是外事活动的首选服装。在质地方面,根据穿着季节的不同,面料也应该有所区别。如夏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择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该织品质地柔软、轻盈不粘身、舒适透凉。春秋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各种缎面和丝绒,如织锦缎、古香缎、金玉缎、绉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这些高级面料制作的旗袍能充分表现东方女性体型美、点线突出,丰韵而柔媚,华贵而高雅,如果在胸、领、襟稍加点缀装饰,更为光彩夺目。

在正式国际交往活动中,穿戴与旗袍相协调的鞋袜和饰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如穿旗袍,则必须穿肉色或浅色长筒丝袜或裤袜,不能穿短袜或将袜筒露在旗袍的外面,更不能内穿棉、毛裤或其他长筒内裤并将其露在旗袍外面。同时,鞋与旗袍的搭配也非常重要。穿旗袍时,必须要穿皮鞋,而且应该是高跟或半高跟皮鞋,而不能是布鞋或其他质地和样式的鞋子,如旅游鞋、塑料凉鞋、长筒靴等。除此之外,皮鞋的款式、颜色还应与旗袍的款式、面料、颜色以及携带的手包相协调。随身携带的手包也应选择较小的为宜,一般不宜肩挎大包,特别是布包。最后要注意的是,穿旗袍时佩戴必要的首饰是应该的,精心选择配饰,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佩戴的饰品不宜过多,最多不要超过3件。否则让人感到眼花缭乱或俗不可耐。

二、西式礼服的主要类型及穿着规范

西式服装,是与中式服装相对而言的另一种服饰类型。泛指一切从国外传入的服装品种、式样,但主要是指从欧美等西方国家传入的服装,如西装、茄克、猎装、连衣裙、职业女装等。西式服装是属立体型结构,衣服穿着起来贴体、合身,有高低起伏的立体感。从穿着的场合来看,西式服装可大致分为常服与礼服两大类型。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国际礼仪的角度,介绍适宜在国际交往场合穿着的西式服装。

(一)传统礼服

总的来看,在日常生活和一般场合中,欧美国家人士的服饰穿戴都是很随意的,讲求穿戴的方便、舒适。特别在美国,人们在穿着方面更是无拘无束,十分随便,他们崇尚自然,偏爱宽松的服装,讲究着装体现个性。走在美国的大街上,你会发现他们的服装形形色色,无奇不有;甚至有的故意标新立异,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但是,在正式、严肃、隆重的场合,欧美人士对服饰穿戴则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比如美国人在参加普通集会和宴会时,可以衣着自便;但如果接到请柬,请柬上注明了服装要求,就必须按照要求着装。若穿戴不合要求、贸然赴约,就会失礼,难免尴尬;如果自己一时没有礼服,大街上有出租礼服的商店可救一时之急。目前,可供男士在正式场合穿着的经典礼服主要有燕尾服、晚礼服和晨礼服等3种传统礼服。

1.燕尾服(Tailcoat)

(图为身着大礼服的男女青年在维也纳歌舞剧院表演交谊舞)

它又称大礼服,是欧美各国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国的男士在参加或出席重大庆典仪式、重要活动等最正式的场合时所穿的礼服。燕尾服的形式相对固定,其上装的颜色多为黑色或深蓝色,前摆齐腰剪平,后摆为燕尾状。衣服的翻领上镶着缎面。下装为黑色或蓝色配有缎带、裤腿外侧镶有黑丝带的长裤。穿着时不系扣,只在前身设双排六粒扣装饰。与其搭配的是:贴身穿白色双翼领礼服衬衣,胸前有“U”形胸衬;衬衣外边穿三粒扣或四粒扣的方领白色礼服背心;配白色领结;戴白色手套;脚穿黑色袜子及黑皮鞋。燕尾服是男士出席18:00时以后的正式场合穿着的服装。现在,除了国家级的典礼、婚礼、大型乐队指挥、古典交际舞比赛、豪华宾馆指定的公关先生外,男士们已经很少有机会穿着燕尾服了。

2.晚礼服(Tuxedo,Smoking dinner jacket,Black tie)

它又称小礼服、晚餐礼服或便礼服,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礼服。为全白色或全黑色的上装,形式类似普通西服,前门襟只镶一粒扣,圆摆。领型采用与燕尾服相同的形式,衣领也镶有缎面,质地为面料同色的缎面布料;口袋为双开线无兜盖式。背心为与外衣同料的“U”形四粒扣礼服背心,衬衫则应为白色双翼领,胸前带褶皱的礼服衬衣,一般配黑领结。下装为配有缎带或丝腰带的黑色长裤,脚穿黑色袜子及黑色皮鞋。它是用于参加18:00以后的正式宴会、舞会戏剧、授奖仪式、鸡尾酒会的正式服装。

3.晨礼服(Morning coat,Cutaway)

它又称常礼服,其实是燕尾服的衍生产物,从它的另一个名字cutaway上就可以看出。所谓cutaway,就是指上装前下摆斜切的tailcoat。其特征是:上装为前面裁成大幅后斜圆摆的黑色或灰色长外套,前身腰部只有一颗扣。与其搭配的有:双排六粒扣夹领礼服背心,或一般形式的背心;白色双翼式或普通礼服衬衣;黑底灰条纹礼服裤,打黑白相间斜纹领带,或银灰织纹领带,手套是白色或灰色。胸袋装饰巾为白色;袜子和皮鞋为黑色,可戴黑色礼帽。由于燕尾服和晚礼服都是属于晚间礼服,不适合在18:00之前穿着,所以在白天要出席一些正式、隆重的活动,如国家级的就职典礼,授勋仪式,晨礼服就是最佳的选择了。

(图为日本福田康夫内阁成员身着晨礼服参加就职典礼的照片)

相对于男士,女士的服装可谓种类、样式花色繁多,日常均穿着便服。女式礼服也可分为常礼服、小礼服和大礼服等。常礼服为质料、颜色相同的上衣与裙子,可戴帽子与手套。小礼服为长至脚背而不拖地的露背式单色连衣裙式服装。大礼服则为一种袒胸露背的单色拖地或不拖地的连衣裙式服装,并配带颜色相同的帽子,长纱手套及各种头饰、耳环、项链等首饰。

(二)西服套装

所谓西服套装,指的是上衣与裤子成套,其面料、色彩、款式一致,风格上相互呼应的多件西装。它起源于欧洲,目前是全世界最流行的一种服装,也是男士在国际交往场合着装的优先选择。西装的造型典雅高贵,穿在男士的身上,显得风度翩翩,魅力十足。从款式上看,西服套装有两件套与三件套两大基本类型。两件套西装套装包括一衣和一裤。三件套西装套装则包括一衣、一裤和一件背心。按照西装上衣的纽扣数量来划分,西装有着单排扣与双排扣之别。一般认为,单排扣的西装上衣比较传统,而双排扣的西装上衣则较为时尚。具体而言,单排扣西装上衣与双排扣西装上衣的纽扣的数目各自有所不同,因而又使其各自呈现不同的风格。单排扣的西装上衣,最常见的有两粒纽扣、三粒纽扣等两种。三粒纽扣的单排扣西装上衣穿起来比较时髦,而两粒纽扣的单排扣西装上衣则显得更为正统一些。双排扣的西装上衣,最常见的有两粒纽扣、四粒纽扣、六粒纽扣等三种。两粒纽扣、六粒纽扣等两种款式的双排扣西装上衣属于流行的款式,而四粒纽扣的双排扣西装上衣则明显地具有传统风格。按照人们的传统看法,三件套单排扣西装比起两件套西装来,要显得更加正规一些,最正宗,最经典的套装。所以,男士在正式场合或出席外事活动时,穿三件套单排扣的西服套装更显得正式、庄重。

在正式场合中,适合女士穿着的西服套装,西装套裙是首选。它最早是由男式西装演变而来的,前者只不过是后者的一个“变种”而已。然而一旦将潇洒、刚健的西装上衣与柔美、雅致的代表女性化服装的裙子组合到一起,便使二者显得刚柔相济、相得益彰、大放异彩,套裙也就因此而脱颖而出了。套裙上身是女式西装,下身是半截式裙子。也有三件套的套裙,即女式西装上衣、半截裙外加背心。套裙之中的上衣分为紧身式与松身式两种。紧身式上衣的肩部平直、挺拔,腰部收紧或束腰,其长多不过臀,整体上呈倒梯形造型,线条硬朗而鲜明。松身式上衣的肩部则大都任其自然,或稍许垫高一些;腰部概不收缩,衣长往往直至大腿,线条上讲究自然而流畅。一般认为紧身式上衣显得较为正统,松身式上衣则看起来更加时髦一些。

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国际交往的正式场合,将套裙穿在任何一位职业女性的身上,都无一例外地会使着装者看起来精明、干练、成熟、洒脱,而且还能烘托出其所独具的神秘韵味,使之显得优雅、文静、娇柔和妩媚。所以有人曾说:“穿着套裙,可以马上让一位职业妇女显得与众不同,并且能够恰如其分地展示她的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温婉的女性美”。

传统的西方人士在着装方面,一向讲究男女有别。他们一直对穿裤装出现在正式场合的女性持以排斥态度。这种状况近年来虽稍有改变,但绝大多数西方人依旧认为,女士在正式场合的着装,惟独裙装为最佳,各种裤装都是不宜选择的。在所有适合于职业女性在正式场合所穿着的各式服装之中,套裙又是名列首位的选择。所以,在国际交往场合,女士穿着西服套裙不失为保险、明智和受欢迎的打扮。

三、西服的穿着规范与技巧

尽管西服套装穿在男士身上显得英武潇洒,风度翩翩,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国际交往中,男士可以自由随便地选择任何类型的西服,或随心所欲地穿着。在正式的涉外公务场合,男士必须要在西服的选择、穿着方法、服饰的搭配等三个主要方面严守相关的礼仪规范。

(一)西服的选择

选择适宜于国际交往活动穿着的西服,主要应注意其面料与做工、色彩与图案、造型与尺寸等三个方面的细节问题:

第一,面料与做工。鉴于西装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往往充当正装或礼服之用,所以其面料的选择应力求高档。在一般情况下,毛料应为西装首选的面料。如纯毛、纯羊绒的面料或者高比例含毛的毛涤混纺面料的西装套装都可以在涉外场合穿着。而不要穿着不透气、不散热、发光发亮的各类化纤面料的西装。同时,西服的做工也是不能忽视的。一套名牌西装与一套普通西装的显著区别,往往在于前者的做工无可挑剔,而后者的做工则较为一般。在选择出席涉外活动穿着的西装时,对其做工精细与否的问题,是绝对不可以马虎的。

第二,颜色与图案。国际交往活动,特别是涉外公务活动大多都比较正式和严肃的。所以,男士在参加这些活动时,西装的颜色必须显得庄重、正统,而不能过于轻浮和随便。因此,适合男士在对外交往活动所穿的西装的颜色,当首选藏蓝色。藏蓝色的西装应该是每一位政、学、商界男士必备的服装。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深灰色或棕色的西装。黑色的西装亦可予以考虑,不过它更适于庄严而肃穆的礼仪性活动穿着。一般场合穿着黑色的西装,则显得有些过于严肃和呆板。在正式场合,男士不宜穿色彩过于鲜艳或发光发亮的西装,朦胧色、过渡色的西装,通常也不宜选择。一般来说,越是正规的场合,越讲究穿单色的西装。另外,在正式场合穿着的西装一般应该没有任何无图案和标志。所以不要选择带有花、鸟、虫、鱼、字母、符号等图案的西装,唯一可以例外的是,“牙签呢”缝制的竖条纹的西装。其中,以深灰色的,条纹细密的竖条纹西装为佳。

第三,造型与尺寸。西装的造型,又称西装的版型,它所指的是西装的外观形状。目前,世界上的西装主要有欧式、英式、美式、日式等四种主要的版型。这四种版型的西装,各有自己的特点:欧式西装洒脱大气,英式西装剪裁得体,美式西装宽大飘逸,日式西装则贴身凝重。不过一般来说,欧式西服要求穿着者高大魁梧、四肢修长,美式西装穿起来稍显散漫随意。比较而言,英式西装与日式西装似乎更适合中国人穿着。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服装的尺寸。穿着西装,务必要令其大小合身,宽松适度。一套西装,无论其式样和面料再好、品牌名气有多大,只要尺寸不适合自己,就坚决不能穿它。在涉外活动中,男士所穿的西装不管是过大还是过小,是过肥还是过瘦,都会损害其个人形象。因此,在选择西服的具体尺寸和款式时,必须要按照男士本人的身材特点进行挑选。

在女士西服套裙的选择上,除了和男士西服套装一样有严格的要求外,在面料与做工、色彩与图案、造型与尺寸等方面,还有一些和男式西服套装不同的要求。

如在正式场合穿着的套裙,应该由高档面料缝制,上衣和裙子要采用同一质地、同一色彩的素色面料。在造型和尺寸上讲究为着装者量体裁衣、扬长避短,做工精细。上衣应注重平整、挺括、贴身,较少使用饰物和花边进行点缀。色彩方面以冷色调为主,应当清新、雅气而凝重,以体现着装者的典雅、端庄和稳重。藏青、炭黑、茶褐、土黄、紫红等稍冷一些的色彩都可以。最好不选鲜亮抢眼的颜色。

有时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两件套套裙的上衣和裙子可以是一色,也可以是上浅下深或上深下浅等两种不同的色彩,这样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强化它留给别人的印象。正式场合穿着的套裙,应不带任何图案,要讲究朴素而简洁。一般社交场合可穿着以方格为主体图案的套裙,可以使人静中有动,充满活力。一些以圆点、条纹图案为主的套裙,也可以穿着,但不能用花卉、宠物、人物等符号为主体图案。套裙上不要添加过多的点缀,否则会显得杂乱而小气。如果喜欢可以选择少而且制作精美、简单的点缀。

另外,套裙应当大小适度,过大或过小、过肥或过瘦的套裙,通常都不宜贸然穿着。套裙上衣的袖长以恰恰盖住着装者的手腕为好。衣袖如果过长,甚至在垂手而立时挡住着装者的大半个手掌,往往会使其看上去矮小而无神;衣袖如果过短,动不动就使着装者“捉襟见肘”甚至将其手腕完全暴露,则会显得滑稽而随便。裙子要以窄裙为主,并且裙长要到膝或者过膝。套裙的上衣和裙子的长短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一般认为,裙短不雅,裙长无神。最理想的裙长,是裙子的下摆恰好抵达小腿肚子最丰满的地方。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女士在出席各种正式活动时,一般以穿着套裙为好,尤其是涉外公务活动中,西服套裙更是最佳选择。其他情况就没必要一定穿套裙。如出席宴会、舞会、音乐会时,可以选择和这类场面相协调的礼服或时装。

(二)西服的穿着规范与技巧

男士在穿着西装时,不遵守西装的穿着规范、随心所欲,是有违礼仪的无知的表现。根据西装礼仪的基本要求,男士在穿正装西服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商标。新买的西服上衣左边袖子上的袖口处,通常会缝有一块商标或纯羊毛标志。在正式穿着之前,必须要先行拆除这些标志。即使是西服上标有世界名牌的商标,也要毫不犹豫地拆除掉。若穿着带商标的西服招摇过市,难免会贻笑大方。

第二,平整。欲使一套穿在自己身上的西装看上去美观而大方,首先就要使其显得平整而挺括,线条笔直。要做到此点,除了要定期对西装进行干洗外,还要在每次正式穿着之前,对其进行认真的熨烫。

第三,纽扣。穿西装时,上衣、背心的纽扣,都有一定的系法。其中上衣纽扣的系法讲究最多。一般而言,站立之时,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前起身而立之后,西装上衣的纽扣应当系上,以示郑重其事。就座之后,两粒单排扣的西装上衣的纽扣则大多要解开,以防其“扭曲”走样。惟独在内穿背心或羊毛衫,外穿单排扣上衣时,才允许站立之际不系上衣的纽扣。系西装上衣的纽扣时,单排扣上衣与双排扣上衣又有各不相同的具体做法。单排两粒扣式的西装上衣的纽扣,讲穿“扣上不扣下”,即只系上边那粒纽扣。系单排三粒扣式的西装上衣的纽扣时,正确的做法则有二:要么只系中间那粒纽扣,要么扣上面的那两粒纽扣。而系双排扣式的西装上衣的纽扣时,则要系上所有纽扣。

穿西装背心,不论是将其单独穿着,还是穿着它同西装上衣配套,都要认真地扣上纽扣,而不许可听任其自由自在地敞开。在一般情况下,西装背心只能与单排扣西装上衣配套。它的纽扣数目有多有少,但大体上可被分作单排扣式与双排扣式两种。根据西装的着装惯例,单排扣式西装背心的最下面的那粒纽扣应当不系,而双排式西装背心的全部纽扣则必须无一例外地统统系上。

目前,在西裤的裤门上“把关”的,有的是纽扣,有的则是拉链。一般认为,前者较为正统,后者则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不管穿以何种方式“关门”西裤,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将纽扣全部系上,或是将拉链认真拉好。参加重要的活动时,还须随时悄悄地对其进行检查,西裤上的挂钩,亦应挂好。

第四,裤袖不卷不挽。穿西装在公共场所时,千万不要当众随便脱下西装上衣,也不能把它当做披风一样披在肩上。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将西装上衣的衣袖挽上去。否则,极易给人以粗俗之感。在一般情况之下,随意卷起西裤的裤管,也是一种不符合礼仪的表现,应该绝对禁止。

第五,慎穿毛衫。要将一套西装穿得有“型”有“味”,那么除了衬衫与背心之外,在西装上衣之内,最好就不要再穿其他任何衣物。在冬季寒冷难忍时,只宜暂作变通,穿上一件薄型“V”领的单色羊毛衫或羊绒衫。这样既不会显得过于花哨,也不会妨碍自己打领带。不要穿色彩、图案十分繁杂的羊毛衫或羊绒衫,也不要穿扣式的开领羊毛衫或羊绒衫。后者的纽扣不少,与西装上衣搭配时,令人眼花缭乱。千万不要同时穿上多件羊毛、羊绒的毛衫、背心,甚至再加上一件手工编织的毛衣。

第六,巧配内衣。西装的标准穿法,是衬衫之内不穿背心、内衣。至于不穿衬衫,而以T恤衫直接与西装配套的穿法,则更是不符合规范的。因特殊原因,而需要在衬衫之内再穿背心、内衣时,有三点注意事项:一是数量上以一件为限。要是一下子穿上多件,则必然会使自己显得十分臃肿。二是色彩上宜与衬衫的色彩相仿,至少也不应使之较衬衫的色彩为深,免得令二者“反差”鲜明。在浅色或透明的衬衫里面穿深色、艳色的背心、内衣,则更易于招人笑话。三是款式上应短于衬衫。穿在衬衫之内的背心或内衣,其领型以“U”领或“V”领为宜,在衬衫之内最好别穿高领的背心或内衣,不然在衬衫的领口之外很可能会露出一截,有碍观瞻。此外,还须留心,别使内衣的袖管暴露在别人的视野之内。

第七,少装东西。为保证西装在外观上不走样,就应当在西装的口袋里少装东西,或者不装东西。穿着上衣、背心和裤子均应如此。在西装上衣,左侧的外胸袋除可以插入一块用以装饰的真丝毛帕,不准再放其他任何东西,尤其不应当别钢笔、挂眼镜。内侧的胸袋,可用来别钢笔、放钱夹或名片夹,但不要放过大过厚的东西或无用之物。外侧下方的两只口袋,则原则上以不放任何东西为佳。在西装背心上,口袋多具装饰之功能,除可以放置怀表之外,不宜再放别的东西。在西装的裤子上,两只侧面的口袋只能够放纸巾、钥匙包或者碎银包。其后侧的两只口袋,则大多不放任何东西。

女式西服套裙,虽然不像穿着男式西服套装那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规范,但是也必须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

首先,套裙上衣的领子要完全翻好,衣袋的盖子要拉出来盖住衣袋;和男式西服不同的是,套裙上装的衣扣一律全部系上。不允许部分或全部解开,更不允许当着别人的面随便脱下上衣。

其次,穿套裙的时候一定要穿衬裙。特别是穿丝、棉、麻等薄型面料或浅色面料的套裙时,假如不穿衬裙,就很有可能使内衣裤“活灵活现”。再就是穿衬裙的时候裙腰不能高于套裙的裙腰,不然就暴露在外了。要把衬衫下摆掖到衬裙裙腰和套裙裙腰之间,不可以掖到衬裙裙腰内。

再次,女士在正式场合露面之前,一定要抽出一点时间仔细地检查一下自己所穿衣裙的纽扣是否系好、拉链是否拉好。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上衣的衣扣系得有所遗漏,或者裙子的拉链忘记拉上、稍稍滑开一些,都会令着装者一时无地自容。

最后,注意举止。套裙最能够体现女性的柔美曲线,这就要求穿着者注意个人的仪态。当穿上套裙后,要站就得站得又稳又正,不可以双腿叉开,站得东倒西歪。就座以后,务必注意姿态,不要双腿分开过大,或是翘起一条腿来,抖动脚尖;更不可以用脚尖挑着鞋抖晃,甚至当众脱下鞋来。走路时不能大步地奔跑,而只能小碎步走,步子要轻而稳。拿自己够不着的东西,可以请他人帮忙,千万不要逞强,尤其是不要踮起脚尖、伸直胳膊费力地去够,或是俯身、探头去拿,以防裙子忽然洞开。

四、西服饰品的选择及其与服装搭配的技巧(www.chuimin.cn)

(一)男式西服饰品的选择及其与服装搭配的技巧

西装与其他衣饰的完美搭配,对于成功地穿着西装,展现男士的气质风度和风采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有句话讲,西装的韵味不是单靠西装本身穿出来的,而是用西装与其他衣饰一道精心组合搭配出来的。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服进入中国初期一直到现在,由于西服穿着的礼仪知识不普及,很多男士不懂西服穿着的基本规范,在穿西装时常常闹笑话、出洋相。如有的人穿一套名贵西服,却内穿一件中式对襟衬衣、配上一双中式布鞋;有的人冬天穿西服但又怕冷,就在西服的里面加上一件厚厚的圆领手工编织的毛衣,将领带系在毛衣的外面;还有的外出旅游,穿着一套名牌西服,却脚蹬一双旅游鞋或布鞋等一些滑稽可笑的现象,可谓是随处可见。这样穿着西服,不仅不能展现穿着者应有的风采,而且会使其形象大打折扣。所以,男士在正式的国际交往场合穿着西服,必须注意西装与其他衣饰搭配的基本规范和技巧。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衬衫、领带、鞋袜和公文包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服饰搭配的基本常识和技巧。

1.衬衣

与西服套装相配的衬衫,应当是正装衬衣。正装衬衣从面料上看,主要以高织精纺的纯棉、纯毛制品为主。以棉、毛为主要成分的混纺衬衫,亦可酌情选择。但不要选择过于厚实、易于起皱、起球起毛的条绒布、水洗布、化纤布制作的衬衫。颜色和图案方面,必须为单一色彩、无任何图案。在正式的场合,白色衬衣为最佳选择。除此之外,蓝色、灰色、棕色、黑色,有时亦可加以考虑。有失庄重之感的红色、粉色、紫色以及其他杂色衬衣,以及印花衬衫,格子衬衫,以及带有人物、动物、植物、文字、建筑物等图案的衬衫,是不适合在庄重的正式场合穿着的。可以的例外是,在一般性的交际或公务活动中较细的竖条衬衫可以与西服套装搭配。但是,绝对不能与竖条纹的西装同时穿着。

另外,从衣领与衣袖上看,正装衬衫的领型多为方领、短领和长领。具体进行选择时,须兼顾本人的脸形、脖长以及领带结的大小,千万不要使它们相互之间反差过大。扣领的衬衫,有时亦可选用。此外,立领、翼领和异色领的衬衫,大多不适合于同正装西装相配套。正装衬衣必须为长袖衬衫,短袖衬衣是不能与西服套装搭配的。同时,正装衬衫以无胸袋者为佳,即便穿有胸袋的衬衫,也尽量不要往胸袋里塞东西。

穿着与西装相配套的正装衬衣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衣扣要系好。穿西服套装时,衬衣的所有纽扣,不管是衣扣、领扣还是袖扣必须一一扣好。

第二,袖长要适度。穿西服套装时,衬衣的袖长不应过长或过短,而应长短适度。标准的做法是,将衬衣的袖子露在西服袖口外1厘米左右。

第三,下摆要放好。穿长袖衬衫时,不论是否穿外衣,均须将其下摆均匀而认真地掖进裤腰之内。不要让它在与裤腰的交界之处皱皱巴巴,或者上下错位、左右扭曲。尤其是不应使之部分或全部露在裤腰之外。

第四,大小要合身。除休闲衬衫之外,衬衫既不宜过于短小紧身,也不应当过分地宽松肥大、松松垮垮,其下摆不宜过短。衬衫的衣领或胸围要松紧适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自己的脖围来选择衬衫的衣领,衣领过紧或过松都不雅观。

最后,需要提醒男士的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可以不穿西装上衣,只穿着长袖衬衫、打着领带是没什么不妥的。但是,如果不穿西装上衣,而直接穿着长袖衬衫、打着领带外出办事或参加正式活动,就不合乎礼仪规范了。

2.领带

领带,作为西装的灵魂,可以说是男士穿西装时最重要的饰物。所以,巧妙地选择与西服正装搭配的领带,对于一个人的整体打扮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男士在挑选领带时,主要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面料与质量。最好的领带,应当是用真丝或者精细羊毛制作而成的,而且必须具有外形美观、平整、无挑丝、无疵点、无线头等良好的质量。在正式场合或外事活动中,不宜佩戴用棉、麻、绒、皮、革、塑料、珍珠等物制成和做工粗糙、质次价廉的领带。

第二,色彩与图案。领带的颜色有单色与多色之分。在正式场合和公务活动中,蓝色、灰色、棕色、黑色、紫红色等单色和无图案的领带,以及以条纹、圆点、方格等规则的几何形状为主要图案的领带,可以说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不要佩戴多于三种颜色以及带有人物、动物、植物、景观、徽记、文字或电脑绘画等图案的领带在正式场合中出现。由三种以上色彩和带有各种动植物图案的领带,仅适用于社交或休闲活动。

第三,款式与配饰。领带的款式有箭头与平头之分。下端为箭头的领带,显得比较传统、正规;下端为平头的领带,则显得时髦、随意一些。另外,领带还有宽窄之别。除了要尽量与流行保持同步以外,领带的宽窄最好与本人脸形、胸围以及西装上衣的衣领形成正比。再就是简易式的领带的问题,如“一拉得”领带、“一挂得”领带,均不适合在正式活动中使用。还要注意的是,领结最好同传统的礼服、翼领衬衫搭配,并且主要适用社交场所。穿西服套装时,系领带是最佳的选择。有时领带与装饰性手帕会被组合在一起成套销售。与领带配套使用的装饰性手帕,最好与其面料、色彩、图案完全相同。二者同时“亮相”,大多见于社交活动场合。

领带是男人的第二张脸,一条漂亮的领带,一个完美的系法,配上笔挺合身的西服,才可以完全衬托出一位优秀男士的魅力和气质。然而,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花里胡哨的劣质领带,或者一种莫名其妙让人感到别扭的系法,足以摧毁这个男人的社会形象和个人魅力。所以,在选择好与西服相配套的领带之后,并不意味着就万事大吉了。一条漂亮的、与西服相配的领带,还必须要有正确、合乎礼仪规范的打(系)法,才能真正使领带发挥画龙点睛的效果。要打好领带,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注意结法。领带打得漂亮与否,关键在于领带结打得如何。打领带结的基本要求是,挺括、端正,并且在外观上呈倒三角形。目前,比较流行的领带几种打法有:

法式系法,这是最浪漫的一种打法。其要领是,领带绕在颈部,宽端长于窄端(以下系法,此步骤相同)。宽端从上往下绕过窄端,从颈圈上方穿过。宽端再绕一圈,从颈圈下方往上穿出。从结节处穿过,使宽端盖住窄端。系好的领结松弛有度、体贴,非常适合气氛轻松的场合,适合与半休闲式服装搭配。

单结温莎式,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系法。其要领是,拉住窄端,将宽端沿窄端绕到另一边,然后从颈圈上部向下穿过,拉紧成结。继续将宽沿打结处绕到另一边,从颈圈下方向上穿过。将宽端从正面穿过打结处。看似很多步骤,做起来却不难。

英式系法,这是比较严谨的一种系法。要领是,打半个普通的结,使两端交叉,宽端在上。拉住窄端,将宽端沿窄端绕过一圈至前方。将宽端从后往前穿过颈圈,再将宽端前端穿过打结处。这种系法看起来手法略繁复,但系好后的领结紧致而有弹性,适合正式的社交场合,与正统的礼服搭配。

双结温莎式,是最庄重的一种系法。其具体做法是,宽端从颈圈下部向上穿过,再从窄端下方穿过至另一边。再将宽端从颈圈上部向下穿过,拉紧成结。将宽端从窄端上方置于另一边,再从颈圈下方向上穿出。宽端一端从打结处穿过。双结叠加后使领带看上去更笔挺、大气。虽然手法繁复,但领结相当沉稳,适合在严肃的场合肩膀宽阔、身材魁梧者佩戴。

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打领带,领带结的具体大小,要与衬衣衣领的大小成正比。要想使之稍有变化,则可在它的下面压出一处小窝或一道小沟来,这是当今流行的领带结法之一。打领带时,最忌讳领带结不端不正、松松垮垮。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务必提前收紧领带结。千万不要为使自己爽快,而将其与衬衫的衣领“拉开距离”。

第二,要注意领带的长度和位置。领带打好后,必须长短适度。标准的长度,应该是在领带打好之后,下端的大箭头正好抵达皮带扣的上端。领带打好后,应置于适当的位置。特别在西装上衣与衬衫之间加穿西装背心或羊毛衫时,应将领带置于西装背心、羊毛衫与衬衫之间,切勿将领带夹在西装上衣与西装背心、羊毛衫之间。

第三,要注意配饰。系领带时可以不用任何领带的配饰,除了在有必要限制领带的“活动范围”或穿制服之外,一般情况下不必使用领带夹。如果使用领带夹,只宜将其夹在衬衫自上而下的第四粒至第五粒纽扣之间。需要强调的是,使用领带的配饰,数量上应以一件为限,不要同时使用多件,更不要滥用。

佩戴领带时的其他注意事项:严格地说在重要活动中,领带仅适合男士佩戴,领带是男士的基本标志之一,女士在正式活动中不宜打领带,除非身穿制服时。再就是打领带,必须注意与之配套的服装。一般而言,穿西装套装是非要打领带不可的。穿单件西装时,领带则可打可不打。在非正式活动中穿西装背心时,可以打领带。在休闲场合,通常可以不打领带。不穿西装的时候,例如穿夹克、猎装、毛衣、短袖衬衫时,也不宜打领带。

3.鞋袜

鞋袜在正式场合亦被视作“足部的正装”,穿西装时,男士所穿的鞋子与袜子均应符合既定的要求,认真与之配套。不遵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必定会令自己的形象黯然失色。

(1)鞋

选择西装配套的鞋子,只能选择皮鞋。与西装配套的皮鞋,应当是真皮制品而非仿皮。一般来说,黑色牛皮鞋与西装最为般配。至于羊皮、猪皮、磨砂皮、翻皮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休闲皮鞋,都不宜与西服套装相配。

与西装配套的皮鞋,应以深色、单色为佳。至于其他颜色和有图案的皮鞋,如浅色皮鞋、艳色皮鞋、多色皮鞋、拼色皮鞋以及打孔皮鞋、绣花皮鞋、拼图皮鞋、带有文字或金属扣的皮鞋等,都不宜与西装套装相配。另外,皮鞋的款式应当庄重而正统。因此,系带皮鞋是最佳之选。各类无带皮鞋,如船形皮鞋、盖式皮鞋、拉锁皮鞋、厚底皮鞋、高跟皮鞋、坡跟皮鞋、高帮皮鞋都不能与西服套装同时穿着。

(2)袜子

穿西装、皮鞋时所穿的袜子,最好是纯棉、纯毛制品。有些质量好的以棉、毛为主要成分的混纺袜子,也可以选用。不过,最好别选择尼龙袜、丝袜。与西装、皮鞋相配套的袜子,以深色、单色为宜,并且最好是黑色的。千万别穿与西装、皮鞋的色彩对比鲜明的白色袜子,也不要穿过分“扎眼”的彩袜、花袜或者其他浅色的袜子。发光、发亮的袜子则绝对不要穿。在袜子上,允许出现以几何图案为主的风格庄重的图案。穿没有任何图案的袜子,则更为合适。

4.公文包

公文包,对穿西装的男士而言,不仅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而且是其身份的标志,同时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装饰品。与男士配套的公文包,有许多特定的讲究:色彩和面料以深色、单色的真皮为宜,并以牛皮制品为最佳。一般来讲,棉、麻、丝、布、毛、革、塑料、尼龙为面料的多色甚至艳色的公文包,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均不适用于穿西服套装的男士。在公务场合,黑色、棕色的公文包,是最正统的选择。若是从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说,公文包的颜色若与皮鞋、皮带的颜色一致,则看上去十分完美而和谐。除商标之外,男士所用的公文包在外表上不宜再带有任何图案、文字,否则是有失自己的身份的。从款式上看,手提式的长方形公文包与西服套装相搭配最为协调,而箱式、挎式、背式等其他类型的皮包,则不可充当公文包之用。

(二)女式西服饰品的选择及其与服装搭配的技巧

相对于男士西服套装,与女式西服套裙搭配的饰品无论是在品种的数量、还是款式、色彩等方面都要丰富得多,可谓是千变万化、令人眼花缭乱。而自然、协调、恰到好处的配饰,无疑会使女性身着西服套裙时韵味十足,显得更加优雅、文静、端庄和妩媚。在涉及套裙的搭配问题时,主要应当考虑衬衫、内衣、衬裙、鞋袜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衬衫

与套裙配套穿着的衬衫从面料上讲,主要讲究轻薄而柔软,因此真丝、麻纱、府绸、罗布、花瑶、涤棉等,都可以用作其面料。从色彩上讲,它的要求则主要是雅致而端庄,并且不失女性的妩媚。除了作为“基本型”的白色之外,其他各式各样的色彩,包括流行色在内,只要不是过于鲜艳,并且与同时所穿的套裙的色彩不相互排斥,均可用作衬衫的色彩。不过,还是以单色为最佳之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衬衫的色彩应与同时所穿的套裙的色彩互相搭配,要么外深内浅,要么外浅内深,形成两者之间的深浅对比。出席正式活动时,与套裙配套穿着的衬衫,以无任何图案的衬衫为最稳妥的选择。在一般社交和工作场合,可选择带有条纹、方格、圆点、碎花或暗花的衬衫。假如在穿着带有图案的套裙时穿着带有图案的衬衫,应使二者或是外简内繁,或是外繁内简,以变化有致。女式衬衫的款式甚多。其变化多体现在领型、袖管、门襟、轮廓、点缀等方面。

穿衬衫时,须注意下述事项:一是衬衫的下摆必须掖入裙腰之内,不得任其悬垂于外,或是将其在腰间打结。二是衬衫的纽扣要一一系好。除最上端一粒纽扣按惯例允许不系外,其他纽扣均不得随意解开。以免在他人面前显示不雅之态。三是衬衫在公共场合不宜直接外穿。按照礼貌,不许可在外人面前脱下上衣,直接以衬衫面对对方。身穿紧身而透明的衬衫时,特别须牢记这一点。

2.内衣

在穿着套裙时,亦须对同时所穿的内衣认真加以选择,并注意其穿着之法。一套内衣往往由胸罩、内裤以及腹带、吊袜带、连体衣等构成。它应当柔软贴身,并且起着支撑和烘托女性线条的作用。有鉴于此,选择内衣时,最关键的是要使之大小适当,既不能过于宽大晃悠,也不能过于窄小夹人。内衣所用的面料,以纯棉、真丝等面料为佳。它的色彩可以是常规的白色、肉色,也可以是粉色、红色、紫色、棕色、蓝色、黑色。不过,一套内衣最好同为一色,而且其各个组成部分亦为单色。

在穿着与套裙相配的内衣时,必须注意4点:一是内衣一定要穿。无论如何,在工作岗位上不穿内衣的做法都是失礼的。二是内衣不宜外穿。在正式的社交或公务场合,不允许穿着套裙时不穿衬衫,而直接代之以连胸式衬裙、文胸。现在有人为了显示自己性感、新潮,而采取这种出格的穿法,但让人感到轻浮、放荡,这在涉外公务场合和正式社交活动中是必须禁止的。即使在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交活动中,这样的穿着,也有卖弄风骚、勾引他人之嫌。三是内衣不准外露。穿内衣之前,务必检查一下它与套裙是否大小相配套,以免给自身形象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四是内衣不准外透。选择与内衣一同穿着的套裙、衬衫时,应使三者厚薄有别。不能使三者色彩反差甚大,一律又薄又透。同时,内衣,特别是内裤,不应当使它的轮廓一目了然地在套裙之外展现出来。那样,内衣就会被别人从外面看得清清楚楚,是极为不雅的。

3.衬裙

衬裙指穿在裙子之内的裙子。一般而言,女士穿套裙时,是非穿衬裙不可的。穿套裙时,尤其是穿丝、棉、麻等薄型面料或浅色面料的套裙时,假如不穿衬裙,就很有可能会使自己的内裤动辄为外人所见,那样是很丢人的。选择衬裙时,可以考虑各种面料,但是以透气、吸湿、单薄、柔软者为佳。过于厚重或过于硬实的面料,通常不宜用来制作衬裙。在色彩与图案方面,衬裙的色彩,宜为单色,如白色、肉色等,但必须使之与外面套裙的色彩相互协调。二者要么彼此一致,要么外深内浅。不管怎么说,都不允许出现二者之间外浅内深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衬裙上不宜出现任何图案。从款式方面来看,衬裙亦须与套裙相配套。大体上来说,衬裙的款式应特别关注线条简单,穿着合身、大小适度等三点。它既不能长于外穿的套裙,也不能过于肥大,而将外穿的套裙撑得变形。

4.鞋袜

有位名人曾说“欲了解一位白领丽人的服饰品位,看一看她所穿的鞋袜即可。”此言说明了鞋袜之于女士的重要性。因此,每一位爱惜自身形象的人,切不可对鞋袜的选择马虎大意。女士所穿的用以与套裙配套的鞋子,宜为皮鞋,并且以牛皮鞋为上品。在正式场合,与套裙配套的女士的皮鞋和男士的一样,颜色以黑色最为正统。此外,与套裙色彩一致的色彩的皮鞋亦可选择。但是色彩过杂、过于鲜艳的鞋子,则不太适宜。在正式场合或国际交往中,穿套裙时所穿袜子的面料,可以是尼龙丝袜或羊毛袜,颜色宜为单色,可以有肉色、黑色、浅灰色、浅棕色等几种常规选择。多色袜、彩色袜,以及白色、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等色彩的袜子,都是不适宜的。要强调的是,穿套裙时,特别要注意鞋、袜、裙三者之间的色彩是否协调。一般认为,鞋、裙的色彩必须深于或略同于袜子的色彩。若是一位女士在穿白色套裙、白色皮鞋时穿上一双黑袜子,就显得极不协调、非常刺眼。所以,不论是鞋子还是袜子,其图案与装饰均不宜过多。如网眼、镂空、拼皮、珠饰、吊带、链扣、流苏、花穗的鞋袜,或印有时尚图案的鞋袜,只能给人以肤浅之感。相反,没有图案与装饰的鞋袜,有时穿起来反而给人以庄重、高雅、大方之感。鞋子在与套裙搭配穿着时,其款式宜为高跟、半高跟的船式皮鞋或盖式皮鞋。系带式皮鞋、丁字式皮鞋、皮靴、皮凉鞋等,都不宜采用。高统袜与连裤袜,则是与套裙的标准搭配。中统袜、低统袜,绝对不可与套裙同时穿着。因为袜口,即袜子的上端,暴露在外,是一种公认的既缺乏服饰品位又失礼的表现。

五、佩饰的选择及其与服装搭配的技巧

这里所说的佩饰是指人们在着装的同时,所佩戴的装饰性物品。佩饰的实用价值不是很强,有些佩饰甚至毫无实用价值。从总体上讲,它对于人们的穿着打扮,尤其是对于服装而言,只起着辅助、烘托、陪衬、美化的作用。与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服装所不同的是,佩饰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有时,它也叫饰物。然而,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它却与服装、化妆一道被列为人们用以装饰、美化自身的三大方法之一。较之于服装,它更具有装饰、美化人体的功能。所以有人不仅将它视为服装的一个有机组合部分,而且还将它当做人们的服饰之中集聚他人视觉的焦点,认为它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社交场合,佩饰尤为引人注目,并发挥着一定的交际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借以表达使用者的知识、阅历、教养和审美品位。第二,它是一种有意的暗示,可借以了解使用者的地位、身份、财富和婚恋现状。这两种功能,特别是第二种功能,是普通服装所难以替代的。广义上讲,与服装同时使用的、发挥装饰作用的一切物品,例如首饰、手表、领带、手帕、帽子、手套、包袋、眼镜、钢笔、鞋子、袜子等,皆可称做饰物。除衬衣、领带、鞋袜、包袋之外,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日常使用最多的佩饰就是首饰。

首饰,以往是指戴在头上的装饰品,现在则泛指各类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的饰物。由于其装饰作用十分明显,因而受到社会各界,尤其广大妇女的青睐。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首饰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在社交场合经常使用的“常备品”。首饰的种类很多,以其所使用的部位而论,便有头饰、颈饰、胸饰、手饰、足饰之分。在具体品种上,则有戒指、项链、挂件、耳环、手镯、手链、脚链、胸针、领针,等等。在佩戴方法上,不同品种的首饰,往往各自还有许多不同的要求。下面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下常见的首饰佩戴规范和方法。

1.戒指

佩戴于手指之上,男女老少皆宜。戴戒指时,一般讲究戴在左手上,而且最好仅戴一枚。如果想多戴,至多可戴两枚。只有新娘方可例外。戴两枚戒指时,可在一只手上戴在两个相连的手指上,也可以戴在两只手对应的手指上。拇指通常不戴戒指,一个指头上不应戴多枚戒指。戴薄纱手套时戴戒指,应戴于其内,只有新娘不受此限制。戒指的粗细,宜与手指的粗细成正比。表示已婚的结婚戒指,一般戴在左手无名指上。钻戒是最正规的结婚戒指。从造型上讲,老年人戴的戒指应古朴庄重,年轻人戴的戒指则应小巧玲珑,注重艺术化。

2.项链与挂件

男女均可使用。但在正式场合,男士所戴的项链一般不应外露。通常所戴的项链不应多于一条,但可将一条长项链折成数圈佩戴。项链的粗细,应与脖子的粗细成正比。挂件,又叫项链坠,多与项链同时配套使用。其形状、大小各异,常见的有文字、动物、鸡心、锁片、元宝、花篮、十字、像盒、镶宝、吉祥图案、艺术造型等。选择挂件,要优先考虑它是否与项链般配,要力求二者在整体上协调一致。另外,在正式场合不要选用过分怪异或令人误解的图形、文字的挂件,也不要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挂件。

3.耳饰

具体又可分为耳环、耳链、耳钉、耳坠等。在一般情况下,它仅为女性所用,并且讲究成对使用,即每只耳朵均佩戴一只。不宜在一只耳朵上同时戴多只耳环。男性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外交外事人员在任何场合是不允许佩戴耳饰的。在国外,男子也有戴耳环的,但习惯做法是左耳上戴一只,右耳不戴;双耳皆戴者,会被人视为同性恋。佩戴耳环,应兼顾脸形。总的来说,不要选择与脸形相似形状的耳环,以防同型相斥,使脸型方面的短处被强调夸大。若无特殊要求,不要同时戴链形耳环、项链与胸针。三者皆集中于齐胸一线,若同时出现,容易显得过分张扬,且繁杂凌乱。

4.手镯与手链

佩戴手镯,所强调的是手腕与手臂的美丽。故二者不美者应慎戴。男人一般不戴手镯。女士手镯可以只戴一只,也可以同时戴上两只。戴一只时,通常应戴于左手。戴两只时,可一只手戴一个。也可以都戴在左手上。不要在一只手上戴多只手镯。与手镯不同的是,男女均可佩戴手链,但不适于男性国家公职人员佩戴。在普通情况下,手链应仅戴一条,并应戴在左手上。在一只手上戴多条手链,双手同时戴手链,手链与手镯同时佩戴,一般是不允许的。

5.胸针与领针

胸针是别在胸前的饰物,多为女士所用。其图案以花卉为多,故又称胸花。别胸针的部位多有讲究。穿西装时,应别在左侧领上。穿无领上衣时,则应别在左侧胸前。发型偏左时,胸针应当居右。发型偏右时,胸针应当偏左。其具体高度,应在从上往下数的第一粒、第二粒纽扣之间。

领针即专用于别在西式上装左侧领之上的饰物。它是胸针的一个分支,但男女皆可选用。佩戴领针,数量以一枚为限。而且不宜与胸针、纪念章、奖章、企业徽记等同时使用。在正式场合,不要佩戴有广告作用的别针。不要将其别在诸如右侧衣领、帽子、围巾、裙摆、腰带、裤腰等处不恰当的位置上。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首饰作为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装饰、美化人体的功能,对礼仪主体服饰的整体美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首饰都适合任何职业和性别的人在任何场合佩戴,尤其是国家工作人员,在正式的公务、交际场合尽量不佩戴或少佩戴首饰。如确有必要,选择配饰时也应十分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