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陕西葡萄产业的无核化处理和注意事项

陕西葡萄产业的无核化处理和注意事项

【摘要】:巨峰系葡萄无核化处理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肖耀东一、什么是葡萄无核化栽培葡萄无核化栽培是指将有单性结实倾向的有核品种采用赤霉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结合氨基酸营养剂对花果穗浸渍处理,并结合标准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栽培成商品性能高的无公害、绿色精品无籽葡萄。

巨峰系葡萄无核化处理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肖耀东

一、什么是葡萄无核化栽培

葡萄无核化栽培是指将有单性结实倾向的有核品种采用赤霉酸(GA3)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结合氨基酸营养剂对花果穗浸渍处理,并结合标准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栽培成商品性能高的无公害、绿色精品无籽葡萄。

二、为什么要对巨峰系葡萄采用无核化栽培

欧美杂交种有些品种(如巨峰、户太8号、先锋等)由于雌雄器官发育不同步,花器成熟不吻合,易形成受精期过长。在开花过程中若再受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将会阻碍子房的正常受精,易出现严重的落花、落果现象,极易形成大小粒、稀串串,难以保证产量的稳定,更难生产出穗形美观、粒大均匀、商品率高的优质精品葡萄。使种植这些品种的果农经济效益低下,失去继续种植这些品种的信心,从而改种其他葡萄品种或其他作物,影响了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解决巨峰系品种存在的这些缺点,只有采用氨基酸无核试验剂对这些品种实行无核化栽培,变产量扩张型种植为质量品牌型种植,让果农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才能保证葡萄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是巨峰系葡萄种植的出路。

三、无核化栽培有哪些好处

1.由于无核化栽培,采用赤霉酸(GA3)等植物生产调节和氨基酸营养混合液对葡萄的花、果穗分两次进行浸蘸处理,让其单性结实,不受环境湿度、温度的影响,只要及时规范用药,坐果率极高,可彻底解决坐果难,产量不稳定的问题。

2.能把有核葡萄诱导、栽培成无核葡萄,由于生长期营养充足,使果粒干物质增加,能提早成熟和延迟采收,货架期延长而且耐贮耐运。

3.在调节剂和氨基酸的作用下,能有效防止大小粒的发生,而且粒大,着色均匀。

4.由于营养充足,果皮增厚,如能及时疏果和土壤水分调节得当,可有效防止或减轻裂果等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5.因用药后坐果率极高,可人为控制产量高低,保证产量的稳定,并能按栽培者的意愿,确定穗形穗重,能极大地提高果品的商品性。

四、哪些品种可以采用无核化栽培

凡巨峰系落花落果重、坐果差、大小粒严重的品种可进行无核化栽培,如巨峰、户太8号、京亚、先锋、红蜜、高妻、高墨、伊豆锦、藤稔、8611、8612等籽粒少、易诱导的品种。

五、无核化栽培怎样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采用无核化栽培必须做到:树体强壮、水肥充足、叶面积大、产量适中、用药时间恰当,才能保证栽培成功。如要做好以下几点,必须要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方法才可万无一失。

1.冬季修剪

冬季的最佳修剪时间是田间最低气温为零度以下,在陕西关中地区可在每年的12月中下旬到次年的1月上中旬修剪,其方法可采用短枝和超短枝修剪(也就是单芽修剪及1~3芽修剪)。如若树形稳定,可采用超短枝修剪。总之,冬季修剪要以稳定树形,减少树体营养消耗,保证来年发芽整齐,以控产提质为目标。一般每亩(667平方米)剪留结果枝组2000枝,留芽数在3500个以内为宜。

2.疏芽定枝

在4月上旬芽苞初露后,要及时取掉双芽、副芽和多余的萌芽,尽量留苞满芽,每亩留芽可在3200个左右。当新枝长到20厘米左右时,就得观察新梢生长强弱状态。因为无核化栽培时新枝生长越强旺,药剂处理后效果才能越好。这时若观察新梢基部粗壮,新枝绿中带黄、有透明状晶体物,梢尖呈镰刀状弯曲,就说明营养充足,树枝强旺,否则是中庸或偏弱,就必须得补充水肥。可采取追施以氮素为主的复合化肥及补足土壤水分的方法,来保证树体生长需要。

3.绑缚定枝

在新枝生长期,为了减少营养消耗,要及时取掉卷须,不论任何架形都要及时绑缚新枝,促进新枝正常生长,无核化处理后果穗较大,枝间距在18~20厘米为好,以利于花果穗的处理和套袋时操作方便,更利于花期枝条间空气流通,促进开花整齐和果实成熟期着色均匀。

4.花穗管理(www.chuimin.cn)

当新枝长到25~30厘米就得决定结果枝和营养枝,营养枝要留在枝组的下部(可做来年结果母枝),在营养枝上着生的花穗要及时取掉;结果枝每枝留一穗,取掉副穗和多余的花穗。总之每亩留花穗在2500~2800个左右,营养枝留20%以上。当花穗进入分离期,也就是开花前几天,要进行整花穗,其目的是为保证开花整齐,穗形紧凑美观。要取掉上部的分枝穗,只留穗尖3~5厘米(可着生60~80个花蕾,疏果后到成熟期每穗果重500~700克左右),注意不要取穗尖,若取掉穗尖,就破不了果穗的生长点,不利于幼果期穗轴的拉长,使果粒着生过度紧密,会增加疏果难度,穗形会朝横向发展,影响穗形美观,并且影响果粒膨大,还会出现穗形过紧,果粒挤压、裂果现象。

5.主副梢管理(夏剪)

我们在常规栽培中,一般新枝摘芯都是花穗以上留5~6片叶子摘芯,对生长过强枝而且还是强摘芯,目的是为了提高坐果率,而采用无核化栽培后,就不必考虑坐果的问题,就不需强调摘芯时间,只要花穗以上叶片数达到8片以上可随时摘芯,而且摘芯越早、越轻,越利于营养损失减轻,如果架面允许,结果枝还可多留2~3片叶子,对新枝上所着生的夏芽副梢(即杈)要结合绑枝、摘芯和花果穗的管理及时取掉,一个不留,等新枝节顶端憋出1~2个冬芽副稍后,留1~3片叶子反复摘芯。当果粒开始着色,糖分逐渐增加时,如若进入梅雨季节且降雨量不断加大,若土壤水分管理不当,这个时期极易裂果,这时就不能取副梢和继续摘芯,应让其自由生长(因这个时期成熟叶片营养合成功能强,水分蒸腾功能较差,幼嫩副梢对氮素营养和水分消耗能力较强,故能降低果粒内水分膨压),以减轻裂果和促进果粒糖分积累,可促进着色与成熟,等到葡萄采收结束时再将其取掉,进一步促进树体的养分积累和花芽分化,保证来年发芽整齐。

6.药剂的使用与方法

根据药剂的特点对花果穗进行两次浸穗处理,时间要求严格,药液配兑浓度要精确,浸药处理最好是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以后(阴天可全天进行)。第一次浸1号药时,先用左手向下轻轻抹去花帽,将穗尖朝下,用广口杯盛的药液瓶口朝上,全穗浸药后立即取出;注意花穗进入药液瓶后穗轴不得弯曲,取出后要在瓶边抖尽水珠,一是防止个别果粒沾药过多,颗粒生长不平衡,二是可节省药液。如若开花不整齐,可分批进行,特别要注意第一次用药时间,不能浸药过早或过晚,用的早了坐果不均匀,用得晚了会产生有核果,成熟不一致。第二次用2号药,可在每一次用药后相隔8~12天进行,那时果粒已是黄豆粒大小,方法同第一次,用得早了果粒膨大不理想,用得过晚易形成僵果多。

7.疏果与定穗

根据多年来的反复试验,只要规范化管理到位,无核化处理后的果穗一般可以不疏果,只需整平穗面和取掉不标准的穗尖果粒即可,如果穗轴拉长差、果粒着生过密、穗形过紧,就得疏果。疏果的最佳时间为第一次用药后10天内,疏过的果粒间隙要均匀,穗面要平整,穗底穗尖要齐整,穗形要呈倒垂形穗形,大小适中。每穗可留60个左右果粒,每亩留穗2700个为好。

8.水肥管理

采用无核化栽培后,坐果率很高,产量比较稳定。由于药效的作用,幼果期果粒生长很快,土壤水分的供应又成了栽培成败的关键。因此,从发芽到果粒着色,一直要保持土壤水分充足(要特别抓好两次用药后关键时期的土壤水分供应),确保树体和果粒生长的需要。对土壤养分的供应可分三部分进行:一是施足基肥。在每年秋季葡萄采摘后到落叶前要施足有机肥(充分熟化的家畜和人类粪尿),有机肥要深施于主干外50~60厘米的地下40~50厘米处,亩施量可在2000~5000公斤左右,因有机肥肥效释放速度慢,加之深施,开沟短根多,必须早施,这样即可深翻土壤,又利于短根后的伤口愈合,让冬前能生长新根,不影响来年的正常生长。二是追施化肥。在葡萄采摘即将结束时,及时补施“月子肥”,一般亩施尿素15~20公斤(或氮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在来年葡萄树发芽后到开花前(最好在新枝长到20厘米)增施“花前肥”,可亩施尿素20~30公斤和配以钾肥为主的复合肥20~30公斤,在第二次用药后的一周内要追施“膨大肥”,可每亩施以钾为主的复合肥50~100公斤,在葡萄果粒开始软化到着色初期前根据产量的轻重加施“着色肥”,一般每2000公斤果量可施50%硫酸钾50~100公斤左右。三是叶面喷肥。在叶面肥的使用上要根据树体生长的营养状况,并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一般花前期(发芽后到开花前后)以喷施尿素和铁、硼、镁、锰等微肥;中期(花后到成熟前)喷施磷、钾、钙、硒等肥;后期(采摘后)喷施尿素和氨基酸类全元素微肥。在叶面肥的施用上要注意使用量的轻重,才能保证树体和果粒的正常生长。

9.果实套袋与树干环剥

近几年来,食品事故不断发生,国家对食品安全要求愈加严格,制定了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果实套袋是保证果品安全和提高果品质量的最佳途径,套袋后可降低农药残留量,又能预防鸟类侵害,保证果品的质量,还可提高果品的干物质指数。随着套袋果品的价格不断提高,大家对葡萄套袋已普遍接受。葡萄套袋必须选择透光性好、防水性能强、质地好的产品,根据品种和穗形选择合理的规格。在疏果整穗后立即进行套袋,套袋前对果穗喷洒防止果粒易感病(炭疽病、灰霉病、白腐病)的农药,待药水稍干后,采用伞状套法进行套袋。对树干环剥要根据用途来确定环剥时间,如欲促进果实膨大可在第二次用药后进行,如要促进着色和提前成熟可在果粒软化期进行。环剥的部位可从主干的下部逐年向上推移,环剥的深度以不伤害木质部为好,宽度为3毫米一圈。在环剥的用途上每年只能选择一种,不能在一个生长期内多次环剥,而且只能环剥强旺树和产量适中树,对单株产量过高的生长偏弱树不得环剥,否则会削弱树势和造成死株,影响来年生产。

10.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坚持一条原则:必须树立重防轻治的观点,重点抓好采果后和开花前的防治时段。把降低病虫害基数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特别注意到:芽前清园要彻底,用药时间要准确,药品选择要严格对路,使用浓度精确合理,药液喷洒要周到细致。只有做到精、准、细、严,才能保证树体的健康成长和果品的安全性。在农药的使用上要用保护性药品,要重视生物性制剂和铜制剂等杀菌剂和生物性杀虫剂及残留期短的杀虫剂。防止滥用各种治疗性杀菌剂和毒性强、高残留杀虫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抑制果粒生长,产生抗药性及影响果实品质等问题。为此,我建议芽前清园要彻底,气候干燥可使用石硫合剂,潮湿有雨必须使用铜制剂。芽后使用杀虫剂时要交替使用,不能同一杀虫剂多次用(如有机磷类、菊酯类和甲维盐、呲虫啉、定虫咪、阿维菌素)。不论哪种药剂,哪怕效果再好,如若连续使用都会产生抗药性。在保护性杀菌剂使用上多采用铜制剂,如波尔多液、王铜、科博及苯塞酮(百霜脲),保倍福美双可在前后两期用,代森锰锌类如喷富露、易保、大生、必备及保倍可在果实生长期用。在治疗性(即内吸传导型)杀菌剂使用上要注意针对性,如灰霉病用嘧霉胺、抑霉唑、速克灵等,白腐病、黑痘病用烯唑醇、戊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等;炭疽病可先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如若炭疽病较重可用咪鲜胺或溴菌清(这两种药会影响果品质量)治疗;霜霉病可用烯酰吧琳、甲霜灵等。褐枯穗轴病的防治主要在花穗分离期,可结合防治灰霉、炭疽、黑痘病一起防治,可选用多抗霉素,甲基硫菌灵,抑霉唑、苯醚甲环等戊唑醇类药剂效果都较好。使用药剂时要根据葡萄生长不同的周期确定使用倍数,预防用量要轻些,治疗用量要稍重些,但不能超过使用限度(如40%氟硅唑在果实生长期不得低于8000倍),否则会造成药害,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而且影响果品的安全和品质。

六、葡萄无核化栽培应该注意的问题

虽然无核化栽培克服了葡萄坐果差、易形成大小粒等问题,但又要注意到无核化栽培如若沿用常规的栽培方式又会形成产量过高、穗形过大、树体衰弱、品质下降,成熟期反而推迟的问题,因此,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

1.要知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会迅速改变葡萄的生理生长性状,产生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争养分的问题,如果树势偏弱,水分管理跟不上,储存营养又不足,就会形成果穗的穗轴弯曲,又会出现大小粒、小僵粒及穗形拉长差的问题,并不是只要在花果穗浸药就会万事大吉,而必须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方法进行栽培,注重培育强树强枝及水肥的合理供应。

2.要注意短期思想严重而盲目地追求高产,采取掠夺式经营理念,用产量求经济效益的问题,而成熟期由于产量过高,出现果实不上色,着色的没果粉,糖酸比不协调,口感有酸涩味,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品种的风味。

3.用药时间要严格,使用浓度不得随意降低。有的人在用药时间上急于求成,提前用药的现象较为普遍,不等花开完就给花穗用药,随意降低药液的配制浓度,最后出现了幼果期落果现象、果粒生长不均匀和穗轴弯曲、穗形过紧、成熟期裂果的现象;有的不做小区试验,就大面积应用而造成损失

4.盲目追求成熟期,缺少优质品牌意识,抢市场,争价格,大量使用乙烯剂、果彤红、一喷红等催红催熟剂,有的反复多次使用,造成果品的内在品质下降,出现成熟期落果掉粒、不耐运输等问题,并且导致水罐子病及叶片褐斑病、霜霉病的发生。

5.在病虫防治上要有重防轻治保果品安全的思想理念,抓住清园和花前花后的重点防治时段,严格控制果粒生长期农药的使用。要特别注意能够抑制果粒生长,且容易污染果面、破坏果粉、影响果品味的农药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时期,并注意保护性杀菌剂及治疗性杀菌剂在防治各时段的不同效果,以防止病虫害防治不理想、生产成本加大、果品的品质不高等问题的出现。

总之,对巨峰系葡萄采用无核化栽培是一套综合性的技术革新,使用“氨基酸无核试验剂”必须结合这个标准化的栽培方式,才能栽培成功,只有这样才会给种植巨峰系葡萄的果农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也是未来巨峰系葡萄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宝鸡市陈仓区桑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