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太武帝所征聘的名士杜拴,据《魏书》本传说,他是“晋征南将军杜预五世孙”、“祖胃,苻坚太尉长史。父疑,慕容垂秘书监,仍侨居赵郡”。......
2024-09-06
西汉末年,王莽建新,绿林、赤眉起义,汉长安城遭到战火破坏。长安南郊的礼制建筑被毁,宫室被焚烧,闾里、市场也毁于一旦,长安附近的宗庙、陵园也大都被掘。长安城中“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一片惨状。
东汉时期,长安被称为西京。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安帝、顺帝等均到关中对西汉十一陵进行祭扫。因此,修复了部分宫殿,但长安毕竟不是都城,其规模无法与洛阳相提并论,班固《西都赋》有“徒观迹于废墟,闻之于父老”的说法,当汉献帝被迫迁都长安时,城中只有高庙和京兆府舍可居。汉献帝迁都为长安带来了短暂的繁荣,未央宫得到新的维修,城内人口也大增。到董卓被诛,局势混乱,“其子弟纵横,侵暴百姓”,长安城中“人相啖食,白骨委积,臭秽满路”,宫殿官府也被焚烧,因此,汉献帝兴平二年东归后,长安城中空四十多日,强者四散,弱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88]
西晋年间,长安残破的惨状仍无好转。晋惠帝元康二年(292),潘岳为长安令,当时的长安街里萧条,民居零散,营宇寺署、肆廛管库偏处城中一隅,官署建筑不及昔日百分之一,往日那些著名的街里,荡然无存,过去那些雄伟的宫殿,空有其名。人烟稀少,野鸡嘶鸣,狐兔出没。[89]到永嘉五年(311),晋愍帝在长安登基,当时“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林。朝廷无车马章服,唯桑版署号而已。众唯一旅,公私有车四乘,器械多阙,运馈不继”[90]。这种衰败之状,虽然号称国都,可能连两汉州郡治所都不如。(www.chuimin.cn)
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先后有前赵(12)、前秦(35)、后秦(32)、西魏(22)、北周(25)以长安为都。长安有了一定程度的维修和兴建。前赵刘曜在长安建起光世殿和紫光殿,重修未央宫,同时复兴教育,立太学于长乐宫东,立小学于未央宫西[91]。前秦苻坚在未央宫南设置听讼观[92]。后秦姚兴父子修筑东华门、平朔门、灵台、杜门、朝门、文武苑等。西魏时又重修未央宫,建有清晖室、凭云观、逍遥殿、延寿殿等,北周时建筑最多,有乾安殿、延寿殿、正武殿、紫极殿、重阳殿、麟趾殿、太武殿、大德殿、崇信殿、会义殿、含仁殿、云和殿、思齐殿、太极殿、连珠殿、天德殿等十多座殿阁。史念海先生认为,这一时期的典籍中,常见长安城内小城、子城、皇城的记载,而“小城、子城、皇城”均应指未央宫[93],未央宫在这一时期修筑规模最大,着力最多。
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长期分裂动乱之后,仍把都城设在长安。但汉长安城已经是九朝旧都,“多败亡之君”,对有统一大业、希望隋王朝能千秋万代继承的隋文帝来说,此都不祥。汉长安城历时已久,城中宫室朽蠹,一片残藉,城市残破,修复起来并不容易。供水、排水严重不畅,污水往往聚而不泻,以至于生活用水大多遭受污染,成为咸卤;况且龙首原北的汉长安城址又不够开阔,难以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所以客观上有必要另择新址重建皇都。《隋唐嘉话》记载:“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这次重建只是由于汉长安城本身的不足引起的,与它所处的整体地理环境没有任何关系,灞河以西、渭河以南这一区域在交通、军事、经济等方面,仍然是关中建都的最佳位置。
有关长安历史文化概论的文章
北魏时,太武帝所征聘的名士杜拴,据《魏书》本传说,他是“晋征南将军杜预五世孙”、“祖胃,苻坚太尉长史。父疑,慕容垂秘书监,仍侨居赵郡”。......
2024-09-06
(一)咸阳的初建时期商鞅监修了咸阳宫殿阙楼,并开始进行第二轮的改革。冀阙是秦咸阳一个高大的标志性建筑,修建于咸阳宫廷外侧,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同时还有宣传新法的功能。除了冀阙,咸阳的首批建筑还包括宫廷,后称“咸阳宫”,在渭河以北头道原上。咸阳宫可能就是这样建成的高台式建筑。上世纪80年代在咸阳原牛羊沟旁发掘了三处建筑遗址,从地层学、器物学以及C14等方面证实,这三处建筑初建于战国时期,秦定都咸阳的初期。......
2024-09-06
长安文化在不断传承中发展与演变,并且在发展与演变中获得新生。长安地区的先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与艺术活动,孕育了长安文化。经科学鉴定,公王岭猿人化石距今约有115万年的历史,陈家窝猿人化石距今约有95万年的历史。......
2024-09-06
第七节宋元明清及近代的西安从唐代末年长安失去首都地位之后,宋元明清及近代的长安地区就不再是全国性的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都会,但作为延续千年的重镇,在我国城市体系格局中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西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2024-09-06
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学发展的基础上,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诗歌、散文、小说、文艺理论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四)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被称为笔记小说,主要有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种。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现今共存30多种,比较著名的有《博物志》,为西晋张华所编,该小说分类记载了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记录人物逸闻逸事的志人小说,著名的有《世说新语》《魏晋世语》等。......
2023-08-30
第一节长安的节令习俗“节令”既不是“节气”也不是“节日”,“节令”是指春节、元宵、清明、端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八、除夕等而言。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这天被定为春节,以区别公历新年的元旦,民间则俗称“过年”、“过大年”。......
2024-09-07
(二)长安文化注重道德、崇尚气节遵守秩序、重道德尚气节的道德文化是长安文化中具有浓重色彩的绚丽风景。儒家学说以及宋明清之际产生于长安的关学,使得长安文化中尊礼敬德的观念绵延不绝。......
2024-09-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