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柱色谱实验-了解原理及应用

柱色谱实验-了解原理及应用

【摘要】:实验四柱色谱(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色谱的原理及应用。(二)实验原理吸附柱色谱通常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当洗脱剂流下时,由于不同的化合物吸附能力也不同,洗脱速度也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色带,分别按色带收集各组分。

实验四 柱色谱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柱色谱的原理及应用。

2.初步掌握柱层析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吸附柱色谱通常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当待分离的混合物流过吸附柱时,各种成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当洗脱剂流下时,由于不同的化合物吸附能力也不同,洗脱速度也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色带,分别按色带收集各组分。

1.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碳酸钙等。通常应根据实际分离需要选择吸附剂。

2.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他们的极性成正比,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极性大的基团时,吸附性也较强,氧化铝对各种化合物的吸附性按以下次序递减:

酸和碱>醇、胺、硫醇>酯、醛、酮>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物、醚>烯>饱和烃

3.常用洗脱剂的极性按如下顺序递增:

己烷和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甲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1-丙醇<乙醇甲醇<水

(三)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

中性氧化铝,溶有1mg荧光黄和1mg碱性湖蓝BB的95%乙醇溶液,石英砂,酸式滴定管漏斗锥形瓶

(四)操作步骤

1.装柱:如图2-7,取少许脱脂棉轻轻放于色谱柱底部,再盖一层0.5cm厚的石英砂,关闭活塞,向柱中倒入95%乙醇10mL,打开活塞,使流速为1滴/秒,再将调成糊状的8g氧化铝与10mL乙醇的混合物倒入柱中,使氧化铝自然沉降。再在上面加0.5cm厚的石英砂。操作时一直保持一定流速,不能使液面低于石英砂上层。

2.装样:当溶剂液面刚好流至石英砂面时,立即滴加入5~8滴已配好的含有1mg荧光黄和碱性湖蓝BB的95%的乙醇溶液,用少量乙醇溶液洗净管壁上的有色物质。当此溶液流至石英砂面时,继续用95%的乙醇溶液进行洗脱。(www.chuimin.cn)

3.极性小的湖蓝BB首先被洗脱,洗脱至无色。再换一接受瓶,用3%Na2CO3继续洗脱极性大的荧光黄。

4.分别得到两种染料,并回收。

注意事项:

1.棉花不要塞的太紧,否则影响洗脱速度;

2.色谱柱要填装紧密,表面平整;

3.固定相要始终浸于溶液中,防止柱身干裂;

4.色谱柱的活塞不涂凡士林

图2-7 色谱柱

1.石英砂2.谱带3.吸附剂4.玻璃棉

(五)思考与讨论

1.色谱柱中若留有空气或填装不均匀,对分离效果有何影响?如何避免?

2.物质的极性与吸附性有什么关系?

3.当分离的物质为无色时,有哪些显色方法?

4.点样时,样点太靠近薄板的边缘;展开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