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应该怎样喝牛奶是一种含蛋白质较高的营养品。同时,用牛奶服药还容易在药物表面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不要以炼乳代替牛奶。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
2023-12-04
暑天如何喝冷饮不伤身
夏季酷热难耐,一杯冷饮下肚,能快速降温,又可及时补充人体散失的水分。不过,喝冷饮有益也有弊,随意饮用也会伤身。那么,夏季如何健康地喝冷饮呢?
选择合适时间饭前空腹、刚吃完饭后都不宜喝冷饮,否则易伤胃。一般可选在饭后30分钟或午睡后喝为宜,带冰块冷饮宜下午3点左右喝为好,此时人体阳气最旺,不易伤害人体。
每次要吃得适量不要1次连续吃雪糕、冰棍超过2支;喝冷料每次以150毫升左右为宜,瓶装饮料1次别超过半瓶。
饮冷要“慢”喝 喝冷饮最好能细细品味,慢慢饮下,这样对胃肠刺激较小。吃固态冰块,入口后可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溶化、接近体温再慢慢吞下,这样才不会过猛刺激大脑血管、咽喉、呼吸道。
大汗后别马上喝冷饮 刚外出归家,或因活动出汗较多时,不要立即喝冷饮,否则易导致“汗闭”,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发中暑。(www.chuimin.cn)
冷饮在冰箱中贮存久了别喝冰箱不是保险箱,一般家庭冰箱无法有效起到杀灭某些病菌的效果。所以,冷饮买回最好尽快食用,在冰箱中放得过久,品质和安全性会降低。另外,融化的雪糕别再放回冰箱。
体质偏寒的少喝冷饮 有的人有四肢不温、唇色苍白、大便溏、排尿频繁等,为体质偏寒现象,应禁吃冷饮,尤其别直接从冰箱取冷冻品吃。
老人慎喝冷饮 老年人阳气减弱,胃肠功能较差,最好少吃冷饮,否则会影响胃肠消化,降低抗病能力。
某些慢性病者慎喝冷饮 比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等病人,突然的冷刺激可致血管痉挛、血压升高,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胃炎等突发或加重
有关科普知识——健康养生的文章
牛奶应该怎样喝牛奶是一种含蛋白质较高的营养品。同时,用牛奶服药还容易在药物表面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不要以炼乳代替牛奶。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
2023-12-04
多喝牛奶可保证有足量的蛋白质摄入。轻度肾功能损害的老人喝牛奶,肾脏的排泄功能可以得到提高。最后的研究成果显示,每天喝果汁或蔬菜汁能够延缓老年痴呆。研究者发现,每周喝3次以上果汁和蔬菜汁的人,与那些每周最多喝1次的人相比,患痴呆的概率要低76%。每周喝一到两次果汁和蔬菜汁,就能够将患痴呆的概率降低16%。2.避免牛奶与茶水同饮。4.不宜使用铜器加热牛奶。7.喝牛奶应选最佳时间,早晚喝比较好。......
2023-12-03
心脏是支撑各个器官的源动力,但由于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疾病等原因,不少废弃物进入体内,心脏被“垃圾”堵塞影响功能,了解正确的“清理”方法,对心脏健康很重要。此外,处于污染空气中超过3个月,人的血糖、“坏”胆固醇水平也会升高。垃圾睡眠导致睡眠不足也会损伤心脏健康。......
2024-01-19
“从地下自然涌出,泉口温度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5℃,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物水,才是温泉水。”而满足盖层和出流通道条件,却没有热源的则是普通泉水。所以真正的温泉,形成条件是非常苛刻的。“不过,对于有媒体报道国内温泉使用锅炉烧水的比例高达80%,因未掌握相关数据,不敢妄加判断。”匡吉峻建议,政府应对温泉行业进行规范整顿,温泉经营者应标明是温泉还是地热水、是否掺水勾兑等等。......
2024-01-19
辩证选择粥,合理使用食粥作为一种中医食治疗法,在使用过程中,也应做到“根据病性,辩证选粥”。因人食粥因人食粥就是根据人们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食何种粥。......
2023-12-01
局部的热疗也有助于“老寒腿”的康复,像泡澡、热敷、红外线理疗等。“老寒腿”患者一定要注意把膝关节也泡在澡盆里,才能更好地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加速损伤修复,有效缓解疼痛。到中、老年的时候,“老寒腿”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修复能力,但往往关节软骨的损速度大于修复的速度。此外,中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直接导致钙质、蛋白质丢失。“老寒腿”怎么运动合适?......
2024-01-19
园艺与养生当人们紧张的工作之余,节假日或清晨饭后,常乐于踱步园林,徘徊花木之间,尽情观赏花卉的色、香、韵、姿,以悦目调神,获得喜悦感、舒适感、宁静感。研究园艺养生的学者、专家认为:各种慢性病患能够从种植花草与照管、观赏盆栽花卉中获得不少益处。关于园艺与养生的密切关系,我国民间早就流传过许多民谚,诸如“花中自有健身药”,“养花乃雅事,悦心又增寿”,“养花种草,不急不恼,有动有静,不生杂病。”......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