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青春永恒-南航附属高中校友风采录

青春永恒-南航附属高中校友风采录

【摘要】:艺术道路上的探求者——记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王庆生教授董克信王庆生王庆生:1961届校友。上世纪90年代调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王庆生同志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爱好美术。王庆生无辜受牵连,被迫离开部队,在杭州农村一间仓库里栖身。20世纪90年代初,他奉调出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作为负责文学艺术的第一副厂长,他主要负责剧本的组织。目前他虽然从领导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却仍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懈地追求。

艺术道路上的探求者——记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王庆生教授

董克信

王庆生

王庆生:1961届校友。高中毕业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大学期间参军。“文革”后调至解放军总政治部。由干事升至文艺局副局长。建军60周年,主持全军美展及大型文艺晚会。上世纪90年代调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负责组织《大转折》、《进军大西北》等大片生产。

王庆生同志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爱好美术。还在读小学时,他参加少年绘画比赛,就获得过一等奖。

1955年,王庆生考上南京七中。那时的学习环境比较宽松。上午上课,下午大都是自习。因此,他有很多时间上图书馆、阅览室去看书。图书馆的藏书还不能使他满足,于是每天四点半放学以后,他又到新华书店去看书,直到七点多才回家。他看了很多世界名著,当读到普希金、海涅等诗人的作品以后,他也模仿着写些诗。虽然写的诗很幼稚,但却从中受到美学的熏陶,培养了兴趣与灵感。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他还参加了南京市少年之家的美术班学习。那时少年之家设在玄武湖的翠洲。每逢星期天,吃过午饭,他就开始从家中出发,步行两个小时,来到风景如画的玄武湖。少年之家的熊老师看他很有绘画的天分,对他重点辅导。在这里,他接触到前苏俄的一些名家画作,大大开阔了眼界。这时,他对于绘画已达到痴迷的地步。学校放暑假,他爬窗子到美术室画素描。当美术老师王胜武发现后,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对他的绘画热情大加鼓励,并把美术室的钥匙交给了他,让他可以自由地进入美术室学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绘画水平大大提高。其中一幅工地素描,参加南京市中学生绘画比赛,荣获一等奖。颁奖典礼十分隆重,给他颁奖的是著名画家陈之佛。

王庆生回忆那时的物质生活十分艰苦,即使是买最便宜的铅笔、白纸也要省下吃早饭的钱。而在冬天到中山陵写生,手脚都被冻得麻木。然而精神生活却是十分丰富的。他从当时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他要向那些美术大师学习,将来做个人民的艺术家

在七中读书的六年,培养了他从事艺术工作的志向。1961年高中毕业,王庆生考上了他理想的浙江美术学院(当时报考的人很多,而在南京只录取了两人)。

进人美院后,他学习十分用功,十几门功课全都是5分(当时学习前苏联实行5级分制,5分为最高分)。赵延年老师还将他的画作给四年级的学生观摩。

怀着热血青年的爱国思想,1960年王庆生从学校参军,来到东南海防前线守卫海岛。(www.chuimin.cn)

海岛的军营生活很艰苦。有一次挖坑道,差一点被山石砸死;还有一次,他背着100公斤米,在山崖上受伤几乎掉下大海。但他经受住了困难的考验,被评为五好战士、特等射手。1964年,他患阑尾炎还坚持站岗,后被领导发现,被送回大陆医治。病愈后,他复员回到浙江美术学院继续求学

这时给他授课的舒老师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他善于将西洋文化融入民族文化之中。王庆生不仅跟他合作画油画,而且还跟他合作画了一本连环图画。

然而,当他再次进入美院后,只学习了一年多时间,“十年动乱”就开始了。他再也无法继续学画,于是又回到了部队。这次,他被调到师部当新闻干事,为报刊写些报道文章。

1970年,他在济南军区当政委的岳父,被当成“军内一小撮”遭批斗。王庆生无辜受牵连,被迫离开部队,在杭州农村一间仓库里栖身。这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文革”结束,岳父复出担任北京军区政委。1979年落实政策,王庆生被调到解放军总政治部。他先在总政文艺局当干事,后被提拔担任文艺局副局长。

1987年,建军60周年,由王庆生主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全军美术展览,并编辑出版了大型《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作品选集》。在文艺演出方面,先后组织了九台大型文艺晚会,特别是1990年由总政歌舞团杨洪基、彭丽媛等主演的《党的女儿》(该剧由严肃、张卓亚等作曲),在中国剧院演出后,获得巨大的成功。江泽民在接见演出人员时称赞该剧的演出可以告慰前辈,李瑞环则称该剧为精品。此后,该剧的全国巡回演出一百多场,获“五个一”工程奖。四个主要演员均获得“梅花奖”。

王庆生除了领导全军的文艺工作之外,还潜心研究美学。1980年发表《绘画欣赏》、《绘画美学》。1987年发表《新时期绘画美学思潮初探》、《战争题材绘画漫议》。

20世纪90年代初,他奉调出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作为负责文学艺术的第一副厂长,他主要负责剧本的组织。其间,由他负责组织的大片有:《大转折》、《进军大西北》、《进军中南》、《进军大西南》、《渡江战役》等。

除了负责组织电影生产,他还参加了国家“八五”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艺术学》的编纂工作。

由于他在艺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北京大学聘请他担任客座教授。目前他虽然从领导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却仍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懈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