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管用于感应器的冷却及连续淬火时提供淬火冷却介质。2)同时加热法的中频感应圈高度。有些内孔感应器和平面感应器还需加装导磁体。导磁体与有效圈之间应该绝缘,可以使用耐温200℃的树脂作为绝缘层,也可以用0.5mm厚度的云母片作为绝缘层。图2-56 导磁体、硅钢片的尺寸注:a=H+mm,H为感应器有效圈的宽度;c=a;b=(1~2)c。表2-46 常用中频感应加热感应器(续)...
2023-06-24 理论教育
冷却水管用于感应器的冷却及连续淬火时提供淬火冷却介质。2)同时加热法的中频感应圈高度。有些内孔感应器和平面感应器还需加装导磁体。导磁体与有效圈之间应该绝缘,可以使用耐温200℃的树脂作为绝缘层,也可以用0.5mm厚度的云母片作为绝缘层。图2-56 导磁体、硅钢片的尺寸注:a=H+mm,H为感应器有效圈的宽度;c=a;b=(1~2)c。表2-46 常用中频感应加热感应器(续)...
2023-06-24 理论教育
钢的淬透性与钢的实际淬透层深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使过冷奥氏体转变图右移的元素将提高钢的淬透性,使过冷奥氏体转变图左移的元素将降低钢的淬透性。因此,要用临界直径法来表示钢的淬透性,必须标明淬火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或淬冷烈度。...
2023-06-24 理论教育
工件表层同时渗入氮和碳,并以渗氮为主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氮碳共渗。根据渗剂不同,可以分为固体氮碳共渗、液体氮碳共渗、气体氮碳共渗。氮碳共渗温度 氮碳共渗温度一般为570℃。对于高速钢刀具,氮碳共渗时间一般不要超出1.5h,目的是减少脆性。渗后冷却 氮碳共渗后工件一般应快冷。图2-41 氨气分解率与白亮层厚度的关系注:渗剂为氨+酒精,氮碳共渗工艺为570℃×3h。表2-26 常用材料气体氮碳共渗后渗层深度和表面硬度(续)...
2023-06-24 理论教育
盐浴渗硼1)渗硼设备采用坩埚式盐浴炉,炉膛温度均匀性达到±15℃。渗硼后热处理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渗硼件的基体强度。②渗硼后淬火与回火。对心部强度要求较高的渗硼件,在渗硼后还需进行热处理。6)渗硼检测按照JB/T 7709—2007《渗硼层显微组织、硬度及层深检测方法》进行。2)固体渗硼应采用热装炉,避免700℃以下长时间加热。渗硼后的热处理及组织检测与盐浴渗硼工艺相同。...
2023-06-24 理论教育
对于过共析钢而言,退火后的组织为珠光体+碳化物,正火时网状碳化物的析出受到抑制,从而得到全部细珠光体,或仅仅沿晶界析出一部分条状碳化物。3)低合金工具钢和轴承钢球化退火后的正常组织应为均匀分布的球化体。一般规定退火与正火后的畸变量应小于其单面加工余量的1/3、1/2或2/3。...
2023-06-24 理论教育
淬火工件分类便于选择材料、制订热处理的工艺方法,考核热处理技术经济指标。以工件的尺寸分类 有效尺寸不大于100mm的零件为薄件,大于100mm的零件为厚件。中淬透性钢件 这类钢的热处理淬火临界尺寸在60mm以下,常选用油冷淬火,对于大于这个尺寸的工件需要采用水—油双液淬火来达到技术要求。...
2023-06-24 理论教育
导磁体的“驱流”作用 感应淬火时,环流效应使高频电流密集在感应器内侧,对工件外表面的加热有利。因此,导磁体的实质是改变磁感应线方向。...
2023-06-24 理论教育
化学热处理通常可分为分解、吸收和扩散三个基本过程,三个过程是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制约的。实际上化学热处理过程中,渗剂的分解过程往往不只是发生一种化学反应,而是几种化学反应连续或交叉发生。这种情况也说明了化学热处理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加热可使原子获得活力,如果温度低于某个限度,原子将失去活力而不能进入钢中。整个化学热处理过程的速度受扩散速度所控制。...
2023-06-24 理论教育
因此,化学热处理前,钢件表面的清理很重要。...
2023-06-24 理论教育
每个渗碳箱的容积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装炉、出炉困难。每层之间都填满一层25~30mm厚的渗碳剂。通常是在出炉前0.5h,从渗碳箱盖上抽出试棒,并直接淬火冷却,然后压断检测渗层深度。渗碳时按要求添加适量的甲烷或丙烷。表2-13 几种渗碳剂分解后的产气量与活性碳生成量(续)渗碳气氛...
2023-06-24 理论教育
淬火冷却介质是为实现淬火目的而使用的冷却介质。因为工件淬火时温度很高,高温工件放入低温液态介质中,不仅发生传热作用,还可能引起淬火冷却介质的物态变化。在水和水基淬火冷却介质中淬火的主要危险是淬裂,而降低水和水基淬火冷却介质的300℃时冷却速度则可以减小这种危险。...
2023-06-24 理论教育
具有二次硬化能力的合金模具钢、高速钢等一般是在二次硬化峰值温度附近回火,回火次数在两次以上。回火保温时间的确定 此处叙述的是针对结构钢适用的方法,对于不锈钢、耐热钢、合金模具钢、高速钢等在后面相应的章节论述。5)快速回火时间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2023-06-24 理论教育
感应加热工艺参数的确定步骤包括:淬火硬化深度与频率的确定、加热功率的确定、比功率的选择、加热时间或连续淬火移动速度的确定、感应加热温度的确定、冷却介质与冷却时间的确定、回火规范的确定。表2-33 相邻淬硬区域之间最小间距2.电流频率感应加热的电参数确定主要是频率和电流、电压的选择。当工件的淬火面积大于感应设备的同时加热淬火的最大面积时,应采用连续加热淬火法。...
2023-06-24 理论教育
金属在空气中或其他氧化性介质中加热时不可避免产生烧损或氧化。在不同的加热温度之下,铁在CO—CO2和H2—H2O混合气体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曲线见图2-45。工件在加热之前涂覆保护涂料,然后进行热处理,可以达到少无氧化热处理的效果。...
2023-06-24 理论教育
V阳一般控制在11~13kV,最高可达13.5kV,由电压调节电位器调节。I阳一般控制在1~3A,最高可达3.5A,由耦合手轮来调节。高频的最佳工作状态参数:I阳:I栅的比值在∶1之间。...
2023-06-24 理论教育
图2-34 铁氮相图图2-35 低于共析温度渗氮层组织和氮含量变化示意图a)渗氮温度下的组织 b)氮含量变化 c)缓冷到室温组织α相α相为氮在α-Fe中的间隙式固溶体。共析点w为2.35%,在650℃时溶解度最大,w为2.8%,γ相中氮原子分布在八面体的间隙,硬度约为650HV。在550℃时,当钢中的w由0.01%增至0.06%,氮的扩散系数由2.14×10-8cm2/s降到1.16×10-8 cm2/s。...
2023-06-24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