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陈抟刘海蟾南宗丹功派及全真道北宗南派,图说中国道教史

陈抟刘海蟾南宗丹功派及全真道北宗南派,图说中国道教史

【摘要】:陈抟三大授学谱系中,只有刘海蟾这一支影响最大,成为宋代丹功的主要宗派。丹功祖经《悟真篇》陈楠金代王重阳创建的全真道,被称作北宗或北派;张伯端这一派,则被称作南宗或南派。因李道纯调和了南北两派,故后来丹功“中派”奉其为祖师。

8.丹功派及南宗五祖

丹功派号称是吕洞宾、陈抟的传人。 《宋史·陈抟传》记载,关西逸人吕洞宾多次到陈抟的住所。史书对吕洞宾记之不详,由于南宋后盛行钟吕信仰,流传了许多关于吕洞宾的神话。相传唐贞元十四年(798年)四月十四日巳时,一只白鹤从天而降,飞入吕洞宾母亲房中,这时她正在睡觉,也梦见了这情景,一下子惊醒后,吕洞宾就降生了。取名img79,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他曾过着“木雕泥塑静中身,心境休沾一点尘” 、 “逍遥碧嶂青松下,坐看残花逐水流”的隐士生活。据说吕洞宾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六十四岁时进士及第。后游长安,遇钟离权,经过“十试” ,被授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 。他“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捷,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 。

吕洞宾

吕洞宾以慈悲济世为修道途径,又一改道教传统的施法剑术为慧剑,即断除贪嗔、爱欲、烦恼的智慧。这种理论及实践,符合道教外丹屡试不验因而转向内修的发展大势。吕洞宾惩恶扬善,可亲可敬,富有人情味,是老百姓心目中正义善良的化身,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后世有些道派创建时,往往托言遇到了钟离权或吕洞宾,授以道法。这当然不足为信。

陈抟是五代至宋初著名的道教学者,既在道教有开宗的地位,又对理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周世宗柴荣曾召见陈抟,向他询问“神仙黄白修养之事、飞升之道” 。陈抟坦率地回答:陛下为天下君,当以苍生为念,岂宜留意于为金乎?”陈抟有三大授学谱系:一是传《先天图》于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周敦颐,周敦颐由此而作《太极图》 ,开理学之端绪;二是传学于张无梦,张无梦传陈景元,陈景元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学者,但他之后其派却不显于世;三是传道于刘海蟾,刘海蟾传张伯端,张伯端撰写的悟真篇》被奉为丹功祖经。陈抟三大授学谱系中,只有刘海蟾这一支影响最大,成为宋代丹功的主要宗派。(www.chuimin.cn)

丹功祖经《悟真篇》

陈楠(南宗五祖之一)

金代王重阳创建的全真道,被称作北宗或北派;张伯端这一派,则被称作南宗或南派。南北宗的谱系,明代都img83《三余赘笔》是这样分的: “其南宗者,谓自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img84、辽进士刘操,操授宋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陈楠,楠授白玉蟾,玉蟾授彭耜;其北宗者,谓吕img85授金王重阳,重阳授七弟子。 ”张伯端及其后的几代传人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被奉为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再传弟子、元初道士李道纯,与北宗合流,称道全真。因李道纯调和了南北两派,故后来丹功“中派”奉其为祖师。这一派炼养分为清修、阴阳两支。清修派就是与北宗合流者;阴阳派则因以男女双修解《悟真篇》 ,被李道纯痛斥为“下三品” 。

南宗五祖的金丹理论,开创了道教修炼的新思想、新体系,而又各有特点:张伯端认为儒、释、道同源,倡导“三教一理” ,主张以修炼金丹为主,奠定了道教南宗的理论基石。石泰、薛道光继承《悟真篇》的学说,强调以真铅真汞为药物,在理论上以先天一气为丹本。他们都是只谈金丹命术,有贬抑儒、释的倾向。陈楠承前启后,兼收并蓄前二类丹法,强调采先天真铅为药,炼精、炼气,循序渐进。而白玉蟾则继承、发展了张伯端的理论,并加以发扬光大,逐步建立、完善了南宗的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