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修道工夫只有总纲性的、原则性的提示,他并没有过多地讲具体的修炼工夫。......
2024-05-04
11.陈抟光大内丹修炼术
著名道士、易学大师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东)人,一说为普州崇龛(今属重庆)人,又有陕西人、西洛人、四川人等说法。根据道教徒的推算,他生于唐咸通十二年(871年) ,卒于宋端拱二年(989年) 。 《群谈采余》记载他的出生这样说:有渔人在河中拾得, “乃从渔人姓陈” 。据《东都事略·隐逸传》记载,陈抟“始四五岁,戏涡水” 。他从小熟读经史百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旁及医学、文史及三教之学,样样精通。后唐长兴中年间,没有考取进第,悟出世事浮华其实都是虚妄的,便不再寻求仕进,娱情山水,游历名岳,求访仙道,擅长服气、辟谷之术。自称遇到孙君仿、皮处士二人,说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因此入武当山,修道二十余年,与隐士吕洞宾、李琪等人有密切交往。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华山石室。
后晋天福年间,陈抟入蜀,从邛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学睡功“锁鼻术” 。魏泰谓其“或一睡三年” 。天福二年(937年)在蜀时,有诗云: “我谓浮荣真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因聆玄论冥冥理,转觉尘寰一梦中。 ”
陈抟对《周易》极感兴趣,经常手不释卷地进行研究。 《宋史·陈抟传》称他“能逆知人意” , “好读《易》 ” ,继承了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他所作的《无极图》 、 《先天图》 ,都刻在华山石壁上。他的思想融合儒、释、道三家学说,开宋代三教合一思潮的先河。陈抟的思想,对宋代理学有很大影响。陈抟《无极图》中的丹法思想,都源于《道德经》 。他将《道德经》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的“无极” ,用来表示世界最终的本源,也用来当作内丹修炼的归宿。据说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就是由陈抟的《无极图》衍化而来,邵雍的《象数》体系是由陈抟的《先天图》演化而成。他以传统的道家学说为核心,吸收儒、佛思想,形成一套独特的内丹理论,主张性命双修,养生内炼,澄思息虑,调气入静,顺应大道,奠定了宋元道教内丹派的基础。元明间张三丰门下形成的“隐仙”一派,也自称源于陈抟。
《太极图说》(www.chuimin.cn)
《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提出了一个宇宙万物生成的程序。陈抟则将宇宙生成模式具体运用到内丹修炼中,即:炼精化气,合三为二;炼气化神,合二为一;炼神返虚,一复归道(无极) 。这一程序与《道德经》相反,所谓“逆则成佛成仙” 。这种逆修返源的理论,是以《道德经》 “归根复命”的哲学为基础的。
陈抟认为,修道者只要能做到冥心太无,复归无极,就能达到虚极静笃的“大寂”境界。
“大寂”的境界是什么?他在《广慈禅院修瑞像记》中说: “大寂渊奥,云施雨行,大寂圆朗,电激雷惊,或出或处,万物含英,且易且简,万物生成。至极至变,非色非声,至感至应,不灭不生。我法非法,我名非名,谁畜谁泄,自枯自荣。 ”这就是把《道德经》中的“道” ,看作万物化生的本源。陈抟还把《道德经》中所说的“清静无为” ,视作修炼内丹的必须途径。他提出了“五空之秘”论。所谓“五空” ,就是五种境界,即修道的五个层次:一曰顽空,二曰性空,三曰法空,四曰真空,五曰不空。
陈抟著述甚丰,但大多已佚失。他在隐居武当山时,作诗八十一章,编为《九室指玄篇》 ,专论修养;还撰有《入室还丹诗》五十首,及其他诗作六百余首;又著《易龙图》 、 《赤松子诫》 、 《人伦风鉴》各一卷;另有《高阳集》 、 《钓潭集》 、 《三峰寓言》等著作。
有关图说中国道教史的文章
在强调一套具体的命功修炼程序的意义上,修道的无为坐忘与内丹修炼有所区别。这说明在无为坐忘的工夫中,并不仅仅是对精神起作用的性功,还包含有精气修炼的命功成分。......
2024-05-04
“神霄”一词,出自于北宋道士林灵素所编的神话,指天的最高层。于是,“神霄”便被用来作为道教一派的名称。神霄派逐渐盛传于世,流传于中原以及湖南、四川、温州一带。神霄派主要宗教活动,是符咒配以“五雷法” ,世称“神霄雷法” 。神霄雷法传至元代,为莫月鼎发扬光大。相传他曾奉诏进宫,施展法术,呼风唤雨,皆有应验。......
2023-12-06
道家老庄思想是道教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源头。它们通过对老子思想的解释,把《道德经》中万物本原的“道” ,解释为有意志、有情感、有权力、能发号施令的最高主宰。道教创立于东汉中叶,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包含有黄老道、方仙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但它主要崇奉“道” ,并以“道”为最高信仰。......
2023-12-06
净明道称何守澄为“何真公” 。净明道的“忠孝” ,以得道成真为目的。这个过程,自始至终以忠孝为本,才能达到得道的彼岸。因此,元代净明道有一大特色:上士立言论,宣唱忠孝;中士以志立忠孝,以行为天下先;下士以力致忠孝,以身为众人率。......
2023-12-06
合并入正一道的,主要有龙虎宗、阁皂宗和茅山宗。隋统一全国后,南北天师道合而为一。元代官方承认了张陵子孙的“天师”称号,元世祖忽必烈授予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管领江南道教的职权;元成宗铁穆耳于大德八年授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的职权,接着又加授其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 。于是,各符派形成了大正一道。......
2023-12-06
由重其道,故内丹非一般之养生方术,而为成仙之妙法;由重其术,故内丹非渺不可测之道,而有成仙之具体修炼法门。内丹之性功偏于“道”,而命功则偏于“术”,所以内丹学有“性可自悟,命待师传”之说。道通过人的生命以体现,人通过修道而达到生命的长存。......
2024-05-04
清廷从政治着眼,对道教采取了保护、开放的政策。在当时整个道教日趋势衰颓的情势下,龙门派呈复兴之象,并成为全真道中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支派。全真道士天师印清廷对道教采取严格的检约制度,后来又逐渐降低道教领袖人物的政治待遇,不让他们参加朝廷的有关活动。这是道教逐渐走向衰弱的另一原因。......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