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陈抟光大内丹修炼术-《图说中国道教史》

陈抟光大内丹修炼术-《图说中国道教史》

【摘要】:陈抟的思想,对宋代理学有很大影响。陈抟则将宇宙生成模式具体运用到内丹修炼中,即:炼精化气,合三为二;炼气化神,合二为一;炼神返虚,一复归道(无极) 。陈抟还把《道德经》中所说的“清静无为” ,视作修炼内丹的必须途径。陈抟著述甚丰,但大多已佚失。

11.陈抟光大内丹修炼术

著名道士、易学大师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东)人,一说为普州崇龛(今属重庆)人,又有陕西人、西洛人、四川人等说法。根据道教徒的推算,他生于唐咸通十二年(871年) ,卒于宋端拱二年(989年) 。 《群谈采余》记载他的出生这样说:有渔人在河中拾得, “乃从渔人姓陈” 。据《东都事略·隐逸传》记载,陈抟“始四五岁,戏涡水” 。他从小熟读经史百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旁及医学、文史及三教之学,样样精通。后唐长兴中年间,没有考取进第,悟出世事浮华其实都是虚妄的,便不再寻求仕进,娱情山水,游历名岳,求访仙道,擅长服气、辟谷之术。自称遇到孙君仿、img145皮处士二人,说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因此入武当山,修道二十余年,与隐士吕洞宾、李琪等人有密切交往。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华山石室。

后晋天福年间,陈抟入蜀,从邛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学睡功“锁鼻术” 。魏泰谓其“或一睡三年” 。天福二年(937年)在蜀时,有诗云: “我谓浮荣真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因聆玄论冥冥理,转觉尘寰一梦中。 ”

陈抟对《周易》极感兴趣,经常手不释卷地进行研究。 《宋史·陈抟传》称他“能逆知人意” , “好读《易》 ” ,继承了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他所作的《无极图》 、 《先天图》 ,都刻在华山石壁上。他的思想融合儒、释、道三家学说,开宋代三教合一思潮的先河。陈抟的思想,对宋代理学有很大影响。陈抟《无极图》中的丹法思想,都源于《道德经》 。他将《道德经》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的“无极” ,用来表示世界最终的本源,也用来当作内丹修炼的归宿。据说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就是由陈抟的《无极图》衍化而来,邵雍的《象数》体系是由陈抟的《先天图》演化而成。他以传统的道家学说为核心,吸收儒、佛思想,形成一套独特的内丹理论,主张性命双修,养生内炼,澄思息虑,调气入静,顺应大道,奠定了宋元道教内丹派的基础。元明间张三丰门下形成的“隐仙”一派,也自称源于陈抟。

《太极图说》(www.chuimin.cn)

《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提出了一个宇宙万物生成的程序。陈抟则将宇宙生成模式具体运用到内丹修炼中,即:炼精化气,合三为二;炼气化神,合二为一;炼神返虚,一复归道(无极) 。这一程序与《道德经》相反,所谓“逆则成佛成仙” 。这种逆修返源的理论,是以《道德经》 “归根复命”的哲学为基础的。

陈抟认为,修道者只要能做到冥心太无,复归无极,就能达到虚极静笃的“大寂”境界。

“大寂”的境界是什么?他在《广慈禅院修瑞像记》中说: “大寂渊奥,云施雨行,大寂圆朗,电激雷惊,或出或处,万物含英,且易且简,万物生成。至极至变,非色非声,至感至应,不灭不生。我法非法,我名非名,谁畜谁泄,自枯自荣。 ”这就是把《道德经》中的“道” ,看作万物化生的本源。陈抟还把《道德经》中所说的“清静无为” ,视作修炼内丹的必须途径。他提出了“五空之秘”论。所谓“五空” ,就是五种境界,即修道的五个层次:一曰顽空,二曰性空,三曰法空,四曰真空,五曰不空。

陈抟著述甚丰,但大多已佚失。他在隐居武当山时,作诗八十一章,编为《九室指玄篇》 ,专论修养;还撰有《入室还丹诗》五十首,及其他诗作六百余首;又著《易龙图》 、 《赤松子诫》 、 《人伦风鉴》各一卷;另有《高阳集》 、 《钓潭集》 、 《三峰寓言》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