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纠偏控制 为了使带钢开卷后能够准确地送入生产线,通常要安装对中或对边纠偏装置,以对带钢跑偏进行纠正。中间纠偏控制 为了控制带钢在许可的限定范围内行进,通常在生产线的中间位置安装对中纠偏装置,以使跑偏的带钢重新回到预定位置上。带钢纠偏装置一般由伺服液压缸、伺服比例阀、电子放大器、光电传感器和液压站等组成。......
2025-09-29
LED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两大部件组成。
(1)控制系统
控制器部分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最基本的功能是将每个控制单元的颜色数据发送给相应的控制单元,使所有单元相互配合,产生预想的效果;控制系统也决定了控制器的应用范围。LED控制系统内置高性能单片微型控制芯片,控制器通过内部控制程序向LED驱动芯片发送控制信号和数据,LED驱动芯片根据控制信号和数据的要求,产生相应的动作,从而对每一路红、绿、蓝LED实现单独的控制。若微控制器连续地向一串LED驱动芯片发送控制信号和数据,则可使各LED受到连续的协调控制,可将预想的变化效果转化成LED控制器可处理的数据格式及适当的控制指令,再连续发送给各个LED驱动芯片,使整体灯饰表现出想要的效果。
软件系统是控制系统和光效设计师的交互窗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软件系统的作用是让光效设计师通过简便的、人性化的操作编辑出预想的效果,并转化为控制系统可接收的数据格式和控制指令。这些效果包含常规的颜色跳变、渐变、彩虹滚动等,也可能包含文字、图片的显示,视频、动画的播放等。软件系统根据特定的效果,计算每个控制单元的颜色数据,最终生成用于控制器的光效文件。根据系统的联机或脱机特性,软件的使用略有不同。控制系统具有一套完善的配套软件,可极大地简化光效的编辑,甚至完成一些人工无法完成的效果。(https://www.chuimin.cn)
(2)驱动系统
驱动系统的功能是接收颜色数据并驱动LED按该数据所表示的亮度值显示。驱动方式通常分成恒压、恒流、先恒压再恒流三种。
LED控制系统承载着控制的总功能,在LED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今天,其功能也将越来越强大。
相关文章
开卷纠偏控制 为了使带钢开卷后能够准确地送入生产线,通常要安装对中或对边纠偏装置,以对带钢跑偏进行纠正。中间纠偏控制 为了控制带钢在许可的限定范围内行进,通常在生产线的中间位置安装对中纠偏装置,以使跑偏的带钢重新回到预定位置上。带钢纠偏装置一般由伺服液压缸、伺服比例阀、电子放大器、光电传感器和液压站等组成。......
2025-09-29
定宽压力机的机械结构由入口侧导卫、夹送辊单元、宽度调整液压缸、锤头模块和机架辊道等组成,如图9-11所示。宽度调整液压缸为单独控制,它可以对连铸过程中导致的板坯的锥度进行对中矫正。两个宽度调整液压缸可电动控制。压力锤头固定元件通过4个液压缸控制复位弹簧元件以夹紧侧压锤头。3个液压缸用来抬起或下落上夹送辊和出口的下夹送辊,其中2个用在上夹送辊,1个用在下夹送辊。液压缸上集成有一体化的位置传感器。......
2025-09-29
同步阀就用于解决两个(或多个)液压缸速度同步的问题。同步阀究竟处于哪一种工况决定于阀芯所处的位置。下面介绍几种同步阀的结构。此外,缩短阀芯的行程,可提高分流阀的灵敏性与分流精度。图4-41 活塞式分流-集流阀目前,我国已制订同步阀系列,公称压力为32MPa,公称流量为6~500L/min,压力损失约为1MPa,同步精度约2%。阀芯的轴线只宜处于水平位置,若垂直安放则影响同步精度。......
2025-09-29
电梯的门一般由门扇、门滑乾、门靴、门地坎、门导轨架等组成。出于安全性能考虑,这种门扇只能用于货梯轿厢的厢门。非全高式门扇的高度低于门口高,常用于汽车梯和货物不会有倒塌危险的专门用途货梯。电梯的门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不论是轿门还是层门,其机械强度均应满足:当门在锁住位置上,用300N的力垂直作用在门扇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分布在5cm2的圆形面上,其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当外力消失后,无永久变形,且启闭正常。......
2025-09-29
2)将LED路灯接口插入60mm灯杆,紧固内六角螺钉,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持LED路灯平衡。3)给LED路灯施加额定电压即可正常工作,工作过程中须保证电压在额定范围内,超出额定电压时会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
2025-09-29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2-5所示,它是分离三片式结构,三片是指泵盖4、8和泵体7。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这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025-09-29
梯级作为扶梯上直接运输乘客的承载部件,由梯级踏板、踢板、支撑架、梯级滚轮和梯级链连接件等组成,其基本结构如图3-1-1所示。梯级太高不方便乘用,因此GB 16899—2011对梯级的高度作了限制。梯级太浅不利于乘客的站立,因此GB 16899—2011规定了最小的梯级深度。......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