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 主任、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1]近些年来,我国的各级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今年8月,教育部又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发了14号文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前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不容乐观。此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咨询,轻视心理辅导;重视调适性心理,轻视发展性心理;偏重学生个体,忽视学生群体。......
2025-09-30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序
本书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主编的“应用心理学书系”中的专著型教材之一,主要供大专院校心理学专业和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经济管理、公共关系等专业学生学习人际关系心理学使用,也可作为其他对人际关系问题感兴趣的大学生、研究生及广大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参考用书。
《人际关系心理学》
郑全全、俞国良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5年出版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一生,从婴儿到老年,都生活在人际关系中。背着书包上学的儿童、商店的营业员、站岗放哨的士兵、企业的管理者、刻苦钻研的科技人员、为生活奔波的个体劳动者、安享晚年的离退休人员等都不可避免地要和他人交往。在加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增长,外来文化涌入,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在如何处理目前人际关系方面,人们往往感到困惑,于是便出现了许多有关人际关系的讲座、专题报告乃至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课程。人们已不满足于具体的一时一事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点点滴滴的片段知识。编写一本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能反映人际关系的心理学规律和最新知识的教材,是作者多年来的夙愿,恰逢此时作者承担了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而人民教育出版社把《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书系”中的一本,为实现作者的这个夙愿提供了良好的机会。(https://www.chuimin.cn)
本书共分15章,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2章),阐述有关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方法,作为以后具体内容的铺垫。第二部分(3~8章),阐述人际关系在个体心理上的反映,包括行为与态度之间的联系及区别,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在人际关系的框架中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和自我导向,对他人的认识及这种认识对个体的影响。第三部分(9~13章),阐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从总的人际影响谈起,然后分别从人际关系的各个侧面——人际吸引、人际冲突、人际侵犯,具体加以说明。第四部分(14~15章),阐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分别从群体行为与领导行为进行介绍。这四个部分构成了人际关系心理学各个侧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不可分割性,上述四个部分的划分是相对的。本书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阐述,介绍了基本实验,并辅以实际生活的例子,以便读者理解和能在实践中运用。每章后列出一些思考题,方便学习者对内容进行回顾。同时,在书后附有部分参考文献目录,有志于深入研究者可作为进阶之用。
本书的第1、2、3、8、9、11章由北京师范大学俞国良博士编撰,第4、5、6、7、10、12、13、14、15章由浙江大学郑全全教授撰著。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引用了部分资料,在此,谨向多年来致力于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专家学者表示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同时,由衷地感谢“应用心理学书系”的主编林崇德教授,他不但在百忙之中帮助作者确定了本书的大纲框架,而且认真严谨地审读了书稿,并提出了宝贵意见。本书的责任编辑魏运华博士无私奉献,给予了作者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人际关系心理学》以教材的形式出版尚属首次,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错误和不妥之处,尚祈广大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诊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 主任、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1]近些年来,我国的各级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今年8月,教育部又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发了14号文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前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不容乐观。此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咨询,轻视心理辅导;重视调适性心理,轻视发展性心理;偏重学生个体,忽视学生群体。......
2025-09-30
《差生教育》后记江南四月,时值踏春佳节。《差生教育》俞国良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无奈我已年届而立之年,深感学识浅陋,见闻狭窄,不免忧心忡忡,本该在去年完成《校园文化导论》后即行搁笔,投师深造,终因无“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加上伙伴们的感情债时时压迫,挣扎中有了这部书稿的最初构架。然而,当我站在巨人肩膀上开始大量阅读差生问题的研究文献时,深感自己的渺小、无知。......
2025-09-3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访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俞国良教授[1]编者按:《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颁布以后,我们陆续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但读者们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经过汇总,我们以书面的形式对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进行了采访。......
2025-09-30
温馨短信连亲情[1]今年“三八”节,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军军的妈妈,收到了儿子发来的一条短信:“妈妈,今天是妇女节,是您的节日。时光荏苒,岁月的痕迹无情地爬上了您的双鬓,但它不是衰老的标志。感谢您为全家人尤其是对我无私的付出。祝您节日快乐!”“三八”妇女节,一条温馨的短信息本是寻常事,却让含辛茹苦的父母们唏嘘良久!......
2025-09-30
必须把这些话详细告诉孩子——就引进美国版“幸福教科书”《健康与幸福》专访 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1]问:俞教授,据我观察,现在的孩子非常不快乐,更难说幸福。确实,健康与幸福是一对孪生兄弟。此外,事故、意外伤害、传染病、环境健康和烟草使用也是威胁青少年健康与幸福的严重问题。后来细细一想,这可能是美国人把受教育者的健康与幸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难道“健康与幸福”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吗?......
2025-09-30
《死亡心理奥秘》译后记几千年来,死亡之谜一直笼罩着整个人类,困扰着人们的心灵。《死亡心理奥秘》俞国良、杨福康编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出版本书作者埃莉斯·库布勒·罗斯博士在西方是颇负盛名的学者,她对死亡和濒死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被称为这个研究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先驱者。另外,为了使读者对“死亡心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译了伊斯特伍德·阿特沃特撰写的《死亡和居丧》,作为本书的第十章,谨此说明。......
2025-09-30
《青年成才技能手册》前言青春,赋予每人一次开花的机会,但未必都会结果。《青年成才技能手册》俞国良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哦,谁能告诉你,这些技能是什么?在青年人的成才过程中,掌握一些成才的具体方法和技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我们正是怀着这种真诚的愿望,编著了这本《青年成才技能手册》。......
2025-09-30
《现代人成才技能优化》前言青春是一种境界人们如是说:青春是一种资本,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现代人成才技能优化》郑布英、俞国良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出版然而,青春绝不仅仅如此!诸如此类的冲动,便是现代青年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的具体表现。诗人当时的情感,可以说是寻找“精神家园”的最好写照。而通往青春“精神家园”的道路,只能由青春的脚印来回答!......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