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2将企业作为家业为之奋斗1971年出生的潘佩聪是温州挺宇集团的第二代负责人。......
2025-09-30
4.2.4 成功代际传承的标准
对于家族企业权杖移交的对象不外乎血缘关系的子女、亲戚,血缘关系外的企业内精英、职业经理人。实际上对国内家族企业来说,已经发生的继任主要集中在家族内部的权力转移,基本上不涉及职业经理人等的进入,如黄河变局(1999)。所以考虑到职业经理等对家族企业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子承父业的现实性,可以判断“子承父业”是适合当前中国家族企业的主流传承模式。实际上我们的问卷结果也显示对于企业主46.5%愿意自己的子女进入家族企业,很难说的占32.6%,不愿意自己子女接班的人占20.8%。总的来说近半的企业主还是愿意子女进入家族企业,体现了人间父子两代人的天性(见表28)。
表28 企业家对子女进入自己家族企业工作的意愿
企业主子女进入企业后,关于是否成为企业新一代领导人的问题,51.7%的温州企业主愿意由子女继承企业的控制权,28.3%尚未决定,20%不愿意子女接管自己的企业,总体而言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子承父业”是家族企业主流的传承模式(见表29)。
表29 企业家对子女接班成为自己家族企业的新一代领导人的意愿
(https://www.chuimin.cn)
续 表
关于如何识别成功代际传承的标准,在学术上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其中Handler(1989)提出家族企业成功继任的两个维度最具代表性,即继任过程的满意度和继任前后的绩效差异性。前者是指企业领导人变动过程中家族成员对继任决策以及过程的主观评介,而后者是针对继任决策后企业的整体业绩和绩效考核的客观指标(王国保等,2007)(36)。按照Handler的观点,结合中国实际的情况,我们对成功传承的标准设定了:(1)家庭成员满意,(2)企业主满意,(3)企业绩效明显提高,(4)企业员工认同,(5)其他,共五项。回收的结果如表30:
表30 企业成功传承的标准
总体而言选项“企业绩效明显提高”高达67.6%,“企业员工的认同”次之占20.6%,然后是“企业主满意”(7.4%)、“家族成员满意”(4.4%)。说明在判断家族企业成功权力继任的问题上,企业大都看中的是客观的指标,即继任前后企业绩效的差异变化数值。同时我们也发现“企业员工认同”大于企业主或者家族成员满意之和,说明家族企业在企业管理上努力淡化家族化的成分,而更倾向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制度化。
相关文章
因此,在家族财产继承方面,家族企业存在很大问题。三井家族对于家产的继承是日本家族企业解决继承问题的典型案例。相比之下,中国的家族财产继承制对财产集中极为不利。......
2025-09-30
借鉴以往研究,结合中国家族企业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国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创业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分化或演进阶段,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动力机制(图3)。......
2025-09-30
自从长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后,时至2000年6月温州市由股份合作企业联合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达到42家。从这一方面来看,温州民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化治理结构变革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025-09-30
中国的私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家族企业的产权界区清晰。再与现代公司制相比,家族企业产权结构简单、便于管理,可以迅速反应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更适合于中国大多数处于最小启动规模的私营企业成长。在另一方面,家族企业生成的制度因由也成为中国家族企业的一种路径依赖,决定了它的生命周期和扩展路径。......
2025-09-30
其中第4个案例《奥康:从“小家族”到“大家族”》,这个案例涉及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其中如何抉择家族式管理与现代公司制治理的真实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奥康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从家族式管理转变为现代管理的过程。......
2025-09-30
1993年10月,3名股东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它改组成有限责任公司。此后一个月,乐清市恒心电器厂也紧随其后实施了企业组织形式变换注册为有限公司。......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