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进攻配合南下大军解放桂北阳雄飞1947年7月,桂北地下党根据中共广西省工委横县会议的决议,在灵川、全县、灌阳三县发动武装起义,揭开了桂北敌后游击战争的序幕。桂北地工委和桂北总队按照李殷丹同志的指示,组建了路东、路西两支队,相对集中使用兵力,向湘桂铁路东西两侧大举出击,最后配合南下野战军完成了解放桂北的光荣任务。根据总队的布置,各部队积极主动地互相配合,向敌人出击。......
2024-03-31
在美国对外战略态势由攻转守的同时,苏联则恰恰相反,由守势转为攻势。1964年上台执政的勃列日涅夫的主要战略目标,已不再是赫鲁晓夫所追求的美苏合作主宰世界,而是逐渐形成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勃列日涅夫在1976年2月召开的苏共25大政治报告中说:“现在我们在制定对外政策的时候,也许地球上没有哪一个角落的情况不是以某种方式加以考虑的”。
勃列日涅夫的积极进攻战略有两根支柱:一是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二是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
在军事战略方面,其指导思想是,既准备打核战争,也准备打常规战争。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也准备打局部常规战争。强调“进攻性”和“先发制人”,“突然打击”。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 402枚,超过美国40%。苏联还大大增强了坦克、火炮、装甲车等常规力量,并迅速建立起一支进攻性的远洋海军。苏联进一步加强全球性军事部署,强化华约组织。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亚、非、拉共攫取20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
在推行“缓和战略”方面,勃列日涅夫比赫鲁晓夫有过之无不及。1971年,他在苏共第24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以缓和为中心的六点“和平纲领”,宣称要把缓和放在70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首位。他大搞首脑外交,发动和平攻势,竭力以此麻痹西方,调动和扩大美国与西欧的矛盾,最后把美国势力排挤出西欧;同时通过缓和,争取西方对战后东欧现状的承认。此外,利用缓和,引进西方资金技术,获取经济实惠。但勃列日涅夫明确宣布,这种“缓和”不能妨碍苏联进行“国际阶级斗争”和推行“苏联模式”的世界革命。
70年代,苏联加快了向外扩张的步伐。由于西线欧洲处于一时难以有重大改变的对峙状态,东线押在越南身上的赌注一时也难以收效,苏联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南线,特别是以“欧洲的软腹部”中东和非洲地区作为主要扩张方向,同时进一步打入连接东西两个地区的中心环节——南亚次大陆,控制南下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先是重点经营埃及,1971年5月签订苏埃友好合作条约,①提供50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派遣军事专家顾问达18 000多人。继而又把叙利亚选作立足点。在南亚地区,把阿富汗和印度作为其亚太战略和南下战略的两根支柱。1979年入侵阿富汗。196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激化后,苏乘机加紧向印输出军火,至1980年,苏联提供的武器已占印进口武器的66%。在非洲地区,70年代中、后期,在安哥拉民族解放组织间制造分裂,支持“人运”以反对“安盟”和“解阵”,并把大量古巴军队运进安哥拉,扩大安哥拉内战。在非洲之角,大力支持埃塞俄比亚,1978年两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苏在埃的军事专家顾问达2000多人。及至70年代末,以苏联出兵阿富汗及支持越南侵柬为标志,苏联的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峰。而这恰恰成了苏联进一步陷入内外困境的标志。(www.chuimin.cn)
①1976年3月埃及宣布废约。
有关世界现代史的文章
积极进攻配合南下大军解放桂北阳雄飞1947年7月,桂北地下党根据中共广西省工委横县会议的决议,在灵川、全县、灌阳三县发动武装起义,揭开了桂北敌后游击战争的序幕。桂北地工委和桂北总队按照李殷丹同志的指示,组建了路东、路西两支队,相对集中使用兵力,向湘桂铁路东西两侧大举出击,最后配合南下野战军完成了解放桂北的光荣任务。根据总队的布置,各部队积极主动地互相配合,向敌人出击。......
2024-03-31
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确实对陕北、山东解放区造成巨大的压力。由于战争已深入解放区中心地区,严酷的战争耗竭了解放区的财力物力。加上敌人的破坏,使解放区受到很大摧残。豫北攻势结束后,6月10日,刘邓在安阳附近的石林镇召开各纵队首长会议,传达冶陶会议精神,讨论转入战略进攻的各项准备工作。......
2023-08-21
电机工业一马当先,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行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过10年努力,中国电机工业呈现出良好的“走出去”势头,开始全面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五是,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这不仅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和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也创造了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和全球电机工业发展史上电力及其装备建设增长速度的新纪录,而且这一增长态势还在继续。......
2023-06-21
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消息,苏联和平外交胜利的消息,都不断地从报纸上传出来。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消息,可以日德军事同盟的新闻,作为很好的例子。更因帝国主义势力关系的变动和矛盾的尖锐化,有些国家要借重苏联的力量来维持现状,使苏联在国际的地位越发提高了。苏联的和平外交,虽然获得很大的胜利;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如果仍然存在的话,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是不会停止的。......
2023-08-17
21世纪的人才竞争促进了印度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战略的谋划,印度历届政府均把落实、完善国家的教育政策,培养全球治理人才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旨在通过全球治理平台向世界表明愿望,提出诉求,利用参与全球治理活动和提供服务维护自身利益,提升国际地位和大国形象。[13]如今,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意识不断提升,并且逐渐将培养全球治理人才提升到增强区域性影响力和提高政治地位的国家战略的高度。......
2023-08-04
在马歇尔发表演说后,英法随即接触,商定召开欧洲会议的计划。根据马歇尔计划设计者的授意,英法决定联合邀请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参加6月在巴黎召开的欧洲国家准备接受马歇尔计划的预备会议。苏联代表认为,这将会要求各国泄露其本国的经济情报,导致“由某些国家实行干涉另一些国家内部事务”。7月2日,苏联退出巴黎会议,这正中美国的下怀。......
2023-11-27
以中国加入WTO为例,尽管我们与其他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利益格局之间尚存在诸多差别与冲突,但基于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形势要求,促使我们主动迎接挑战,深化体制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之中,变不利为有利,壮大和发展自己。顺应这一时代要求,推行法制改革,使我国法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由社会变革的后台走向前台,成为中国迎接并参与全球“化”的基本内容和标志。......
2023-11-28
第十六章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本书前面章节的研究表明,服务外包是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后起国家参与服务领域国际分工、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