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做父母的是应该再“做回孩子”,体会一下孩子的感受,了解一下孩子的需求。也许,为人父母者,只有让自己再“做一回孩子”,才能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吧!......
2025-09-30
当今有一些词似乎很“摩登”,诸如“后PC时代”、“后现代化时代”。我们或许可以借一借“摩登”的光,把挫折之后的时间称为“后挫折阶段”。
作为父母,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积极战胜挫折,然后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当然不是!如果孩子战胜了一个挫折就把它抛诸脑后,那他势必会遇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类似的挫折。挫折的意义并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挫折带来的教益。父母教孩子如何战胜挫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挫折中接受教训。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曾任明朝宰相的张居正,自幼勤奋好学,聪明过人,十三岁赴武昌乡试,湖北按察会事陈东看了他的试卷,拍案叫绝。这时,恰好湖广巡抚顾玉麟到武昌巡游,他也认为张居正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但他却说:“最好这次让张居正落第。”理由是,“居正是个将相之才,如过早发达易使他自满,断送了上进心。让他落第,能够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反而更能促其奋发图强。”
在他看来,挫折与教训对一个人的成长很有益处,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催人奋进、使人清醒,可以使人感悟到平常情况下难以得到的人生真谛。一个具有雄心壮志和远见卓识的人,应该能够接受教训,经受住失败与挫折的考验。张居正后来成为中兴明朝杰出的政治家,这同他少年“落第”、经受挫折和接受教训的磨炼不能说没有关系。
现如今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让孩子“接受教训”的意识。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遮风挡雨,从孩子的衣食住行到求学、就业,各方面都关怀备至,生怕孩子遇到半点麻烦和挫折。殊不知这样等于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挖了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遭遇失败和“接受教训”的机会,没有机会犯错误也不懂得改正错误,自然也得不到经验和教训,因而永远不会长大成人。
马克思说得好:“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如果当一个母亲看到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时打了个死结,以后便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当孩子第一次洗碗时打碎了碗或弄湿了衣服,以后便不再让他洗碗;当孩子第一次叠被子时花费了一个小时,便嫌他笨手笨脚,以后统统由母亲自己代劳——那孩子能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吗?
有一个男孩,学习成绩很好,也正是因此,父母放松了对他的教育,于是在男孩上二年级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上英语课时,男孩不遵守课堂纪律,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但是,他对于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也不认错;班主任老师为了改正他和全班同学不良风气,和他的父母商量可否停他一天课,为了给他一个教训,父母同意了老师的做法。(https://www.chuimin.cn)
晚上回到家,父亲问他为什么上课不遵守纪律,他说:“因为我是英语科代表,有同学上课讲话,我跑过去提醒他,可是英语老师却说我上课随便走动,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父亲说:“老师在上面讲课,你随便走动,影响老师的情绪,既然老师叫你去办公室,你为什么不向老师认错和解释呢?现在老师要把你除名了,你就在家自学吧。”
第二天,父母把他关在家里,到了上课时间,让他自己在家学习老师要教的课。
男孩反思了一整天,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父母保证,上课时绝不会再随意走动,而且一定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有人说:生活中最有用的东西是自己的经验,而经验是从教训和比较中产生的。由此说来,给孩子“接受教训”的机会,就是为孩子开掘幸福生活的源泉。笔者建议诸位家长,在现实生活中,给孩子们创造点“接受教训”的机会,让他们在挫折中健康成长。
历史上有许多教子有方的名人都十分重视给孩子创造“接受教训”的机会,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就是其中一位。平时,他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从不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当孩子蹒跚学步时,他就买一箱皮球给他们玩,孩子摔倒了,他不但不去扶,反而笑着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他还经常带孩子们到野外徒步旅行,遇上狂风暴雨,他就有意和孩子们在一起经受雨淋。有时,他还和孩子一起禁食,让他们学会忍饥挨饿。他要让孩子们学会自制、忍耐,培养孩子坚韧的品质,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这才是挫折教育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相关文章
有时候,做父母的是应该再“做回孩子”,体会一下孩子的感受,了解一下孩子的需求。也许,为人父母者,只有让自己再“做一回孩子”,才能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吧!......
2025-09-30
◎多鼓励、少表扬,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教会孩子敢于面对失败和困难,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别人的批评,培养阳光心态。的表示时,要及时肯定,保护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信态度,以后孩子不会遇到困难就退缩。◎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增强抗挫力。◎给他们创设独立解决小问题的机会,也可让孩子在实践的挫折中解决问题,增进孩子自信心和培养其抗挫折能力。......
2025-09-29
坦然面对,就是把犯错误看作是成长的必修课。勇敢认错,这是面对学生唯一正确的态度。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这里所说的“如何对待”,不仅仅是指想方设法弥补错误所造成的损失,更是指对错误的反思。如果达到了某种“教育效果”,那么我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尽量改正,是在反思基础上的行动变化。......
2025-09-30
于是,那个哭泣的孩子真的再走了一遍。“扔石头”、“打茶几”其实就是推卸责任,这种教育方法,不仅让孩子始终感觉不到自己有错,还误认为有错的是石头、茶几。这种不认错、不反省的惯性思维一旦养成,长大后被人生路上的“石头”绊倒后,不仅不主动寻找自身原因,自责自省,反而将责任全部归咎于他人,长此下去,孩子未来的人生肯定阴影重重。......
2025-09-30
家长要告诉孩子,挫折只是人生路上的一种考验,要坚强迎战,而不是退缩和放弃。挫折可分两种,一种是生存挫折,一种是发展挫折。在鼓励孩子接受挫折的考验时,父母应协助孩子做好以下工作:方法1:拥有战胜挫折的信心。挫折感的强弱,往往决定于挫折对象的知觉判断。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孩子最容易因一点点挫折而改变志向,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挫折。......
2025-09-30
例如,先挑选出最近6个月排名前25%的基金,再看这些基金最近1个月、1周的报酬率排名,缩小样本后,再进一步研究其他“3P”。否则,基金业绩可能由此急转直下,所以投资者也需要留意基金公司的股权变更。明确公司所属的类型从整体来看,优秀的基金公司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大象型的,另一类是猎豹型的。另外,优秀的基金公......
2025-09-29
相信天下的父母也都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估计有些父母看到这都会“抢答”了:因为“长者为尊”。既然知错认错改错是“善莫大焉”的事,那这个“长者为尊”的传统自然也该为它让路。身为父母,如果你对孩子犯了错,不认错,保全的是你的面子;认了错,保全的是孩子的是非观。所以说,为人父母的,不但可以向子女认错,而且这种认错是十分必要的。......
2025-09-30
与基金的平均回报率相近的另一个指标是回报率,它也是用来测试基金业绩的一个指标。例如,如果β为1,则市场上涨10%,基金上涨10%;市场下滑10%,基金相应下滑10%。但是该基金的实际汇报率为每年19%。一般而言,基金的R2值愈高,其两个系数的准确性便愈高。而且这些系数彼此得到的结论有时候是不统一的,甚至不同的基金评估公司算出来的数据都不大一样。通过这些统计指标投资者可以看出哪些基金业绩优秀,哪些基金表现平平,哪些基......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