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西方教育现代化的动力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比较典型的有:褚洪启认为推动西方教育现代化的较深层的动力有二: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里应外合,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朱旭东通过对西方早期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指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外部复杂动力系统应当是‘双元革命’引发下的政治民主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经济工业主义等构成的一个网络动力系统,而不是一维的工业革命引发的经济工业主义动力”。......
2025-09-30
教育现代化研究缺乏历史意识是显而易见的。虽然说教育现代化研究中提出了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命题,但实际研究并没有反映出来,因为有关教育现代化的具体的历史研究成果尚未见到。不言而喻的是,教育现代化之所以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因为它具有历史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体现在教育是人类的历史形态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如何走出传统而向现代转型是教育现代化研究所要关注的问题。教育现代化发生于何时、何地?如何解释教育现代化的起源是大工业生产或工业革命?但为什么有人提出教育现代化是起源于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注:美国教育史学者巴茨在总结了四种关于教育现代化起源的观点之后,提出了自己关于西方教育现代化的起源论。这四种观点是:第一种认为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是第一次现代性的行动,彼特拉克是第一位现代人,所以这种观点把教育现代化时间追溯到2025年;第二种观点以为,15世纪的》(11)质可以视为是现代的开启,时间可以推到大约2025年左右,因为不久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船员们跨越了所有的海域;第三种把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看作是思想的封建的和现代类型的主要分界线,其时间可以是2025年(哥白尼)、2025年(伽利略)或者2025年(牛顿);第四种把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视为真正的重要过程,它使现代文明与所有的前人类社会区别开来,现代性的开始时间是2025年(在棉纺织工业中使用动力机器)、2025年(瓦特的蒸汽机)或2025年(蒸汽机应用于交通和工商业)。但他自己认为标志着现代教育起始的最典型的时期是2025年左右,他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现代西方教育的历史起点可以从2025年到2025年三个世纪视为一个单位来理解。但是这个时期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化并存,2025年之后教育现代性才得以独占鳌头,真正的教育现代化才开始。(R.FreemanButts,The Education of the West:A Formative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55,p.184.)本文作者认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才是教育现代化的起动时间,因此各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时间各不相同,体现出了多起点论。)就教育现代化的动力而言,当前知识经济、科教兴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注:王铁军.教育现代化论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但这些动力并不是历时性的,它是即时性的,具体地说,历史的某一时候教育现代化的动力是多元性的,多元性中有主次之分。大工业生产所引发的工业革命在历史上是教育现代化的主导推动力,这是谁也不分否认的,但工业革命是否还仍然是当代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呢?这是一个会引起聚讼的问题。教育现代化就自身而言也具有历史规定性,教育现代化中最显性的特征是普及义务教育,普及义务教育是如何发生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如何以及何时与普及中等教育形成一体化的?至少可以肯定地说,初等义务教育与中等义务教育不是在同一历史时空下发生的。教育现代化研究中首要的一个命题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那么观念是如何现代化的呢?卢梭的教育观念是现代化的吗?杜威称赫尔巴特的教育观念是传统派的教育观念,那么杜威的教育观念肯定是教育现代化观念?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观念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是传统社会吗?中国的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否是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尽管其思想中明显带有外源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观念难道不是现代化教育思想吗?回答这些问题若没有历史意识是不可能的,教育现代化的许多问题也是无法解释的,现代化研究之所以在历史学领域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是与现代化的历史规定性决定的。同样,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历史意识对于认识教育现代化的起源、动力和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等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看来,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现代化进行个案的历史研究是一件紧迫的任务,因为它是揭示教育现代化的普遍和特殊规律的要求。(https://www.chuimin.cn)
相关文章
国内对西方教育现代化的动力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比较典型的有:褚洪启认为推动西方教育现代化的较深层的动力有二: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里应外合,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朱旭东通过对西方早期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指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外部复杂动力系统应当是‘双元革命’引发下的政治民主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经济工业主义等构成的一个网络动力系统,而不是一维的工业革命引发的经济工业主义动力”。......
2025-09-30
对西方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及其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在起点上的一致性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深化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现代化的认识。褚宏启认为教育现代化进程是多起点的,不仅早发型现代化国家间不尽相同,而且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也不相同,甚至教育现代化的不同方面的增长也不是齐头并进的。可以看到,国内对西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的划分比较宏观,缺乏对各个国家进行详细的个案分析,对各国的不同影响因素情况的分析也不够。......
2025-09-30
我国创新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创新教育是以创造教育的概念出现的。我们认为,创造教育也是以开发“人”的创新能力为首要目标的创新教育,所以,创造教育属于创新教育。目前,上述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创新教育已经发展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时代潮流。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的创新教育是全面关注全体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2025-09-29
关于教育、教育科学、教师研究教育科学的观念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其受人类认识活动发展的层级性影响的两方面事实:其一,物质领域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一段从经验劳动向科学劳动转换的历程。某报载有关社会职业地位调查数据中,竟把科学家、大学教授明确列为两种职业。这可能是因为在观念层次上,教授有教育和教学的职业责任,而科学家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还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家”。......
2025-09-30
朱旭东/王春华本文对大陆地区在西方教育现代化问题上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对西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角度、研究范围以及研究的内容等,并以西方教育现代化研究为个案,对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如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几种模式,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内外部知识资源利用、历史意识的缺乏和方法论等问题。......
2025-09-30
进入21世纪,新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学情组织限时检测,教师全批全改,给出分数和评语。学校教学成绩取得重大突破,高考连续三年本一、本二升学率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同年,学校获“河北省文明校园”“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几代学校人秉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大钊精神和“白眉初学术钻研精神”,拼搏开拓,如今又踏上争创省级质量名校的新征程,继续谱写又一个百年辉煌。......
2025-09-30
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并不等于标新。笔者认为,创新的基础是继承,继承的活力在于创新,创新教育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和扬弃的过程,它具有明显的改革特征。......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