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创新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实,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和归宿。课程发展过程中的继承,首先是课程思想的继承。当然,关于相关课程内容的删减需要科学的审查与评估,以确保创新的科学性,这也将是未来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课题之一。......
2025-09-29
1.发展的观念及其昭示的必然性分析。关于教育、教育科学、教师研究教育科学的观念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其受人类认识活动发展的层级性影响的两方面事实:其一,物质领域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一段从经验劳动向科学劳动转换的历程。从以延长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为主要观念的物质增长策略到确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人类在获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获得了减少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的必然结果,休闲与享受生活则成为创造生活的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利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依照重视科学技术进步、重视科技人才培养、重视教育发展的思维路向,很自然地就可以作出教育是经济振兴的战略重点的判断。然而,如果依照同样的思维路向来看教育发展,教育的经验劳动如何向科学劳动发展?教育中依然显赫的以“加大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教育质量的观念如何转变?治标不治本的“减负”策略,只盯着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的限制、禁止、惩罚来治理,导致要么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的“减负”,要么以传统的教师伦理为支持以另类办法为策略抵制“减负”的结果,岂不正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即教育科学落后的极好佐证吗?如果说近20年来教育科学在我国的发展的确空前繁荣,那么,学生课业负担屡减不轻的事实,至少证明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真正沟通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二,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也有个创造物质文明的科学向创造精神文明的科学的发展层级问题。某报载有关社会职业地位调查数据中,竟把科学家、大学教授明确列为两种职业。这可能是因为在观念层次上,教授有教育和教学的职业责任,而科学家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还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家”。这种认识导致首先是研究“物”的科学家、其次是研究人的生理(如小儿科医生)的科学家、最后才是研究人的心理(精神世界、教育等)的科学家的思维路向。当然,从观念的建构来看,真正明确地指出教师与教育科学关系的是皮亚杰,他在2025年提出的两个基本问题在今天依然发人深省:“要确定使一个七岁至九岁的儿童能够掌握算术或语言中的一个基本结构,事实上是否真的比使一个青年能够吸收一个更加复杂的结构还要容易”、“就学生以后的智力发展而论,要确定:满意地吸收结构(而不是接近于吸收或口头上的吸收)是在较高的阶段比较重要,还是在较低的阶段比较重要。”[2]应当承认,这两个问题已经深刻地揭示了教师与教育科学的关系问题,指出了教师研究教育科学的必然性。
2.选择的观念及其昭示的必要性分析。发展的必然性,并不就是现实性,但是以教育超前理念策动,或以外部发展条件逐步成熟策动,研究教育科学,迟早都将成为教师成长的选择。其一,教师必将因为自己肩负责任的改变而选择。当今,教师不再只是传授规定性课程的专门家,而是教育和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专门家,教师不再是教书匠,不再仅凭熟练掌握的有限知识和肤浅的教学操作方法来工作,“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3]其二,教师必将因为自己承担的任务的改变而选择。未来教师将越来越多地参与课程设计与建设,他要承担真正主人的而非工具性服务性的教育和教学创造者的任务,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把自己发展成为教育和教学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其三,教师必将因为未来教学角色的必然性转换而选择。在终身学习观念逐步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未来的学生,必然成为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学习者,必然选择自主建构性学习的思路,而教师将真正成为主导者、伴奏者、帮助发现者,这样的角色转换将使他逐步发展成为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的专门家。其四,教师还必将为提升自己的主体精神、追寻自己的主体价值而选择。未来的教师职业将不再只是由外部的责任义务养育的一种奉献的职业,而是一种充满科学与艺术创造的、可以充分激励并释放创造者主体潜能的、引导创造者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职业的丰碑只能由教师自己来建造,教师劳动会因此逐步同科学家的职业、艺术家的职业一致起来。(https://www.chuimin.cn)
相关文章
继承与创新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实,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和归宿。课程发展过程中的继承,首先是课程思想的继承。当然,关于相关课程内容的删减需要科学的审查与评估,以确保创新的科学性,这也将是未来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课题之一。......
2025-09-29
在此基础上,中央电化教育馆从2007年开始选派教师参加“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是基于微软全球“携手助学”项目的重要内容,参与面和影响力很大,堪称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一大盛会。经过专家评比,中央电化教育馆最终确定《蚂蚁行为探究》和《鸡宝宝孵出来啦》两个作品参加2009年“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这是我国参加全球创新教师大赛以来首次在专业领域获奖,而且评委都是外方代表。......
2025-09-30
为进一步推动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研究,项目组成立了基于网络的新教育教师读书会,其中共读活动每周一次,命名为“相约星期五”。首先,提前一周发出讨论通知: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之“相约星期五”讨论通知各位实验者以及关注专业发展的朋友:本周五群讨论的内容为“《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兵器库》之‘《教育人类学》谈信任’”,请大家从论坛下载这一章节进行阅读,并做好批注。......
2025-09-30
虽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为教师教育机构设置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都应设计千篇一律、千校一面的课程方案,相反,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在标准的规范发展和学校的自主创新之间实现适度的均衡,换言之,即如何实现教师教育机构共性课程和个性课程之间的平衡,这也是课程编制的选择性问题。......
2025-09-29
学生随年龄而动、随社会而动、随环境而动,但主要还是随“导师”作用而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多表现为“心育”,改变自己的心态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新时期我校“导师”的重要职责。“导师”要尊重、鼓励、欣赏学生的各种积极情感,以自身的激情来唤起学生的激情。(三)由“限制型”走向“发展型”“导师制”管理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要善于拓展学生的潜能。......
2025-09-30
创新型教师就是具备了各种创新性素质并能够胜任创新教育任务的教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超前性和新颖性。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
2025-09-29
新的教学改革大纲出台之后,学校教育更加强调素质教育,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肩负着无比重大的责任。在选择与确定体育教学内容时,同样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在身心方面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师要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创新教学教法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