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强化教师的“思政意识”。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旗手,不仅要强化“思政意识”,更要加强“思政能力”的建设,唯其如此,才能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发展,托付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2025-09-30
从劳动育人的功能来看,具有形塑精神品格、磨砺坚强意志、锤炼品德修为的重要育人功能。劳动教育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劳动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正确的劳动技能,历练劳动能力,形成优秀的品德修养,培育大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对于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新时代高职劳动育人有助于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专业理论的学习与专业实践,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纯理论的学习往往容易陷入纸上谈兵,实践的开展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学生在认真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修养的同时,通过劳动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锤炼过硬的专业本领。通过劳动教育有利于拓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个人劳动素养。(https://www.chuimin.cn)
第二,新时代高职劳动育人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高职加强劳动教育,就是以劳动实践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相互转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转化为大学生自身行动,使学生在行动中强化对劳动教育的认同。通过教师开展的劳动教育言传身教,传递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深厚的劳动情怀,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伟大时代需要劳动模范、劳动精神、劳动教育需要榜样引领,精神的力量是崇高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使劳动模范成为大学生的精神指引,引导大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价值观。
相关文章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强化教师的“思政意识”。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旗手,不仅要强化“思政意识”,更要加强“思政能力”的建设,唯其如此,才能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发展,托付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2025-09-30
目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2]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各项改革正是契合这一要求,力求探索新路径的结果。首先,中央政策的支持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先导力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并相继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意见。......
2025-09-30
(三)分闱乡试左宗棠以“兴教劝学”为己任,在对传统教育的改革中,奏请陕甘乡试分闱,可以算是其振兴甘肃教育的一项重大的举措。甘肃自1663年从陕西划出建省以后,在二百一十多年内与陕西合闱举行乡试,闱所设在西安。左宗棠分闱乡试的改革,在当时科举制度的没落阶段,已不符合整个时代的潮流,但在人才缺乏、经济文化落后的甘肃和西北仍不失为一项有积极意义的开发措施。......
2025-09-29
从课堂教学环节来看,目前较多高校对于思政课主要采取的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课堂讲授模式,较多采用大班授课。“慕课”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思政实践教学的不足,利用“慕课”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将电子教案、PPT等相关视频资料发布到网上供学生课前预习。“慕课”在线下的实践课堂教学中可采取“集中探讨”的模式。......
2025-09-30
实际上,判断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状态,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同的实践标志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坚持,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同的实践标志。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权利与责任的统一,是大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实践标志。......
2025-09-30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生产方式及其现实状态是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社会存在因素。这显示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也促使国际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在一个稳定的社会形态内部,调整生产关系是通过改革完成的。......
2025-09-30
以上是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中介因素的一些特殊性。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形成态度和价值观的不可或缺的中介因素,自然也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中介因素。有些事情可能会引起大学生的困惑,甚至引起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