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天妃圣母祠与关港线

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天妃圣母祠与关港线

【摘要】:明代文人屠隆曾经写有《天妃圣母祠记》,介绍了翁洲天妃宫的来历。天妃圣母,即起源于福建的渔民信仰,天妃即天后妈祖。明代,福建渔船、商船在舟山海域活动增多,舟山各岛建起数座天妃宫,如沈家门圣母宫、岑港天妃宫等。明天启《舟山志》记载:“舟山关港,城南三里,官哨船只停泊于此。”妈祖是古代传说中的航海女神,屠隆在《天妃圣母祠记》中说:“东南恃舟师以宁,舟师恃圣母以济。”

明代文人屠隆曾经写有《天妃圣母祠记》,介绍了翁洲天妃宫的来历。他说:“州治南去里许,阻山下即南关津渡。处山之阳,天妃圣母宅焉。颓垣败宇,焚修久废,登览者凄然。”[1]东岳山,自古称为“关山”,因为是“南关津渡”,为翁洲古城的屏障之地,也是津渡之所在。就在关山的南侧,南宋末期建起“天妃宫”,但是历经昌国州县废弃,倭寇侵扰,到明代万历年间,“天妃圣母祠”已经败落多年,荒废失修。

天妃圣母,即起源于福建的渔民信仰,天妃即天后妈祖。明代,福建渔船、商船在舟山海域活动增多,舟山各岛建起数座天妃宫,如沈家门圣母宫、岑港天妃宫等。

天启《舟山志》记载:“天妃宫,在城外南三里,创于宋端平间(1234—1236)。隆庆三年(1569)参将梅魁重新之。”[2]这是舟山群岛上史料记载最早的两座南宋天妃宫之一,说明南宋时期妈祖传说已经由福建传播到舟山群岛,这一传播是通过福建商船实现的,古代的东岳山就是南北商船的祈福之地,是进入舟山港的门户。天妃宫遗址,也是宋代舟山“海丝”的重要文化地标。

东岳山,古代名大椎山,亦称关山,明代立有“东南第一关”的牌坊。明代的东岳山,附近又是兵船的停泊地,道头所在港口就是军港,古称“关港”,史载为“舟山关港”。明天启《舟山志》记载:“舟山关港,城南三里,官哨船只停泊于此。”[3]

明天启《舟山志》记载:舟山第一坊,题“东南第一关”。隆庆元年(1567),把总李诚立。坊,即牌坊。这位李诚,是一位抗倭将领,曾经受戚继光指挥,在台州取得抗倭大捷。(www.chuimin.cn)

民国《定海县志》则明确“东南第一关,有坊,在关山上,明隆庆元年把总李诚题建”[4]

明天启《舟山志》有《舟山境全图》,地图上,在舟山城南,道隆观南侧,画有山形,即东岳山,上标有“舟山堠”,其西侧即“天妃宫”。

明朝隆庆元年,把总李诚守卫于舟山堠所在地东岳山。此山,地处海防要冲,横截海流,颇有中流砥柱的气势,堪称“东南第一关”。

明代,浙江海防所需要的战船,大都拨款在福建制造。明严从简在《殊域周咨录》卷三《东夷·日本国》记载:“曰舟山关,旧制额设官军盘诘,今拨福苍兵船防守。”[5]文中明确说明镇守“舟山关”的兵船为“福苍兵船”,福,指“福船”,苍山船又叫苍船,同属福建船式,也是旧时浙江太平县(今温岭)的一种渔船。为了适应作战需要,戚继光曾将它改成艟艨船,又称大苍山船。妈祖是古代传说中的航海女神,屠隆在《天妃圣母祠记》中说:“东南恃舟师以宁,舟师恃圣母以济。”[6]因此,万历二十九年(1601)任舟山参将的袁世忠见东岳山上的天妃宫颓败不堪,为水师祈祷之需,便又重新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