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地图》地名信息最丰富的县域,当属昌国县。《舆地图》是一张宋代全国地图,收录各个州、府、县的地名信息,以及名山江河和重要驿站,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诸多地名。由于地名信息丰富,而地图版面有限,一般的府县收录辖区地名不多,唯舟山群岛的昌国县,辖区内地名信息最为丰富。一张全国性的地图,一下子画上某一个县的20个地名,充分显示出舟山群岛“东控日本,北接登莱”的战略通道地位。......
2023-11-21
海岛地名根植于海岛人民群众的生产作业方式。水道,是渔民捕鱼作业、船舶航运的工作场所,因此对水道的命名,渔民、船员最具有发言权。由于海上风大浪高,在木帆船时代,在海上航行是极其危险的行为,水道、岛礁名称直接涉及渔民的航行定位,为便于查找和定位,多以最直观形象的方式命名,常常采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水道航行的危险性,提醒渔民、船员注意水道航行安全,口口相授,代代相传。水道名称,有时就是一种简便的航行指南。
如,肮脏门水道,介于定海鱼龙山与大菜花山之间,因该航门经常出事故,贬称为肮脏门。肮脏,在舟山当地的群众口语中读作“ao zao”,含有晦气之意。
航道中航行,最怕的是礁石,因此对影响通航的礁石的命名,常常比作“拦门虎”,以虎口来比喻水道航行的危险性,十分形象具体。
如,拦门虎礁,位于嵊泗县菜园镇西北6.7千米,前小山岛南侧,岸距100米,东有黄狼头大礁。适淹礁,其南侧浪大潮急,该礁对航行威胁甚大,渔民畏之似虎,故名。
挡门礁,位于普陀区元山岛铜锣甩小咀东约300米处,处在元山岛与青山岛的航门中,挡住航道之“门”,故习称挡门礁。
拦门礁,在普陀区虾峙岛东北,因处于小航门中间,当地称拦门虎,为避免重名,1984年命名为拦门礁。水深0.2米,对航行有影响。(www.chuimin.cn)
拦路礁,在普陀东极镇青浜岛大岙口嘴东约80米处,因位于当地船只进出的航道中间,故习称拦路礁。
路中礁,在普陀区东极东福山西南约120米处。因位处东福山与西大乌峙之间的航道中,习称拦路礁。为避免重名,1984年命名为路中礁。
在整个舟山群岛范围内,各地以拦门、挡门命名的岛礁比比皆是,重名现象比较多,说明岛礁、暗礁对水道航行构成的危险性。“小心驶得万年船”,不小心而导致船舶触礁的海难事故还是比较多的,船员务必保持航行的警惕性。
水道是港口开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是舟山群岛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近几年,随着宁波舟山港开发和舟山群岛新区国际物流岛的建设,舟山大型深水航道工程陆续开建,如虾峙门、条帚门、蛇移门、樱连门和双屿门等高等级航道建设,为确保航道安全,一些险礁已先后被爆破,当一个个“拦门虎”被消除,一些岛礁地名也将尘封于历史。
有关群岛探津: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的文章
《舆地图》地名信息最丰富的县域,当属昌国县。《舆地图》是一张宋代全国地图,收录各个州、府、县的地名信息,以及名山江河和重要驿站,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诸多地名。由于地名信息丰富,而地图版面有限,一般的府县收录辖区地名不多,唯舟山群岛的昌国县,辖区内地名信息最为丰富。一张全国性的地图,一下子画上某一个县的20个地名,充分显示出舟山群岛“东控日本,北接登莱”的战略通道地位。......
2023-11-21
《唐十道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测绘地图。《唐十道图》有三种版本,但多已失传,目前唯一存世的只有李吉甫十卷本《十道图》中的一幅。其中的“东霍山”,是舟山群岛中唯一被标注入册的舟山古地名。《唐十道图》(局部)中标注的东霍山从地图上看,东霍山的北面,有百济,这是古代国名,在今朝鲜半岛东南侧一带;武州,为新罗统一时期所设立的九州之一,即今韩国光州。......
2023-11-21
元朝的《昌国州图志》还讲述了古代灌门的一个通航习俗,这也就是渔民所相传的“老大好做,灌门难过”的由来。灌门惊涛,自古闻名。一些文人甚至将之与宁波的地名简称“甬”字关联起来,认为“甬”之得名,可能源于灌门惊涛。老大好做,灌门难过,往来船民期盼海中那一块“中流砥柱”石能够护佑航海平安。灌门龙王与桃花女龙、岑港白老龙一起成为古代舟山官方每年必祭的三大龙王。......
2023-11-21
舟山渡所在位置,是一座叫“舟山”的小山。宋元时期的舟山,指的是道隆观所在的观山,即今所谓的道隆山。先有舟山,后有观山,观山这个地名是在明代才出现,道隆山的概念则更晚些。查东岳山地名演变,宋元时期称为“大椎山”,明代称为“关山”。清代以后始称“东岳宫山”“东岳山”,是因山上建有东岳宫。由此可见,元代的“舟山”地名指向,已经由“观山”拓展到昌国州的州城南侧范围。......
2023-11-21
由于是口述史,《华夷变态》中所记载的舟山海岛地名,有一些是海商圈内约定俗成的地名,有一些是道听途说、口口相传的地名,同时由于受询问的海商方言口音重,方言、汉语变成日文记载,再转译成汉语,这些小地名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失真而被误读、误写,其写法并不符合中国史料中的记载,因此需要对这些海岛地名进行一些考证。......
2023-11-21
短姑道头在普陀山南侧海岸,为明代贡船、商船及朝山香船停泊之天然埠头。嫂与艄公上岸进香,中午未归,潮生路绝,小姑留置舟中,饥不得食。短姑古迹数百年来,短姑道头一直是普陀山最主要的航船埠头。清康熙二十八年,宝陀巡检司沈良锡挂灯于短姑道头,后改置灯桩,以指引航向。[12]万历三十年,张随太监奉诏敕建普陀禅寺,后又修复短姑道头。短姑道头成为普陀山香客朝山进香的第一站,时被载入史册。......
2023-11-21
[3]“短股”一词,引起我高度的注意——莫非,这就是普陀山古老的短姑道头的前身?虽然在《云麓漫钞》中未能找到“长股、短股”两个地名,不过,我认为这个“短股”应该和前面的几个地名一样,也是属于普陀山的,“短股”十有八九就是“短姑道头”的前身。民国时代的普陀山短姑道头后来“短股”无意间演变成“短姑”,并被创造出美妙的观音传说,真是民间有高手。......
2023-11-21
《舆地图》有四大特点,除了上文所说的图幅大、范围广、内容丰富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交通路线突出。《舆地图》是全国范围的交通图,不仅标绘了各个府、州之间的交通路线,还标注了海上交通路线。专门研究中国古代海洋地图的梁二平先生,称《舆地图》为“中国最早的绘有海上航线的地图”。从这一点来看,《舆地图》可谓是记载古代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好物证。南宋《舆地图》中的舟山群岛......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