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评网络媒体与社交媒体可信度时,需要将主要的考量维度拆解为更加具体的题项,通过测量各个题项的等级程度来评价整体的可信度水平。在1959年,由Roper组织进行的一项关于美国公众对各种大众媒体可信度的评估调查中,首次引入了相对测量量表。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典型社交媒体的可信度评价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2025-09-30
本次量表题项筛选依托于前述步骤筛选后剩下了题项,社交媒体平台公信力原始量表剩下18项,社交媒体信息公信力原始量表剩下10项。探索性因子分析致力于找出事物内在的本质结构,可将关系复杂的变量综合为少数因子,同时再现原始变量和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3]研究者将采用主成分法(principal components)和方差最大旋转法(varimax)来初步确定两个公信力量表的维度结构。
对于平台公信力量表,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前进行了共同度分析,删掉了共同度较低的题项“广告少”(见附录4,表附4-7);对于信息公信力量表,则删掉了共同度较低的两个题项“该信息有明确的立场和观点”和“自己已掌握与该信息相关的大量知识”(见附录4,表附4-8)。
平台公信力量表因子分析的结果见表4-4,依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抽取了2个公因子,它们的累计解释贡献率达到了56.9%,并且所有题项的最大因子负荷都高于0.500。通常选取的标准是大于0.5[4],笔者也依照这一标准来执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对原始量表进行因子分析的方向为:尽量使得题项的最大因子负荷比在其余因子上的因子负荷值要高出很多。部分研究者选定的标准是高出0.200[5],但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和不同的数据集,统计软件会产生不同的统计趋势,0.200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表4-4中除了两个题项外,其余的题项都满足此要求,故而无须删掉任何题项。
第一个因子包括9个题项(贡献率为31.04%),命名为“社交媒体平台管理良好”,涉及平台对用户的隐私保护、信息发布及时且全面、平台不发布虚假广告、具有社会责任感等。
第一个因子包括8个题项(贡献率为25.90%),命名为“社交媒体平台具有社会影响力”,涉及运营时间长、用户认同度高、能发布权威人士的信息解读、用户体验好等。
表4-4 平台公信力原始量表——17个题项的因子分析
(https://www.chuimin.cn)
续表
信息公信力量表因子分析的结果见表4-5,提取了一个因子,包括8个题项,累计解释贡献率达到了58.09%,将其命名为“信息的可信度高”,涉及信息的阅读量、转发量和评论量高,信息源自可信赖的朋友、信息源自喜欢的作者等。
表4-5 信息公信力测评量表——8个题项的因子分析
相关文章
在测评网络媒体与社交媒体可信度时,需要将主要的考量维度拆解为更加具体的题项,通过测量各个题项的等级程度来评价整体的可信度水平。在1959年,由Roper组织进行的一项关于美国公众对各种大众媒体可信度的评估调查中,首次引入了相对测量量表。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典型社交媒体的可信度评价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2025-09-30
涉及媒体公信力的研究,目前我国学界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测评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蓝燕玲指出对信源公信力、渠道公信力和信息公信力等要素进行界定是很有必要的,明确公信力的具体内涵是进行媒体公信力实证研究的前提。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和不良广告是危害媒体公信力的“四大公害”,是损害媒体公信力的根源。......
2025-09-30
[68]“塔西佗陷阱”揭示的是传播中最不利的一种境地,一旦陷入则任何应对举措都将失灵。“塔西佗陷阱”不单是政府需要特别警惕的,社交媒体如果不加强自身公信力建设,同样有陷入“塔西佗陷阱”的危险。伴随传播格局的变化,一些无法回避的传播困境也日渐突显:议程设置主体的位移、新媒体用户的对抗式解码信息解读方式加剧、对“塔西佗陷阱”的防范等。......
2025-09-30
可信度的既有研究常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来进行重要概念的界定和测评框架的修正。Iris Rittenhofer通过对1995年到2010年期间国际同行评议的管理和商业期刊发表的文章进行概念审查来研究信任和可信度的使用以及它们与有机食品领域的关系。两项研究来自德国,两项来自韩国,其余11项来自美国。Gillian Moran & Laurent Muzellec在研究电子口碑可信度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查阅的文献包括在顶级期刊中被多次引用的有关口碑可信度的文章。......
2025-09-30
整体来看,我国媒体公信力的研究历程并不复杂。笔者将按照时序发展和研究进展情况,对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媒体公信力测评量表研究有较为清晰的呈现。第二项是巢乃鹏在2012年,以接近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比例的调查样本,在南京市进行的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研究,分别从网络媒体传播者、新闻报道、传播渠道三个维度,对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进行了分析与建构。......
2025-09-30
用户的政治倾向会对可信度的评估产生影响。政治知识和政治倾向有助于解释人们对有线新闻可信度的印象,例如保守的共和党人认为FOX更可信,而自由民主党认为CNN更可信。那些发现CNN和FOX之间的巨大差异的人在政治上更有见识,并持有更多的政治态度。那些信任CNN和FOX的人也信任政府,那些不信任政府的人更倾向于认为CNN比FOX更可信。......
2025-09-30
像这些信息体裁相互交织的现象,可以帮助公众调查关于新闻文本可信度评价的问题。[14]西方学者还针对特定的新闻媒体类型进行研究,考察其可信度。在一项对芬兰记者的社交媒体新闻可信度评估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芬兰的专业记者对专业网络新闻和社交媒体新闻的可信度存在分歧。[16]Jae Kook Lee研究了有线新闻的可信度,他通过分析CNN和FOX的可信度,发现政治知识和政治倾向有助于解释人们对有线新闻可信度的印象。......
2025-09-30
因此任何网络评估教育都必须符合用户的期望,因为有动机用户才愿意评估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因此研究用户对社交网站上政治信息的可信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者调查了分别来自社交网站、带有政治导向的网站、候选人网站、政治博客、候选人博客、YouTube、在线广播电视新闻、在线有线新闻和在线报纸这9个渠道的信息后,发现SNS上的信息可信度最低。......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