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评网络媒体与社交媒体可信度时,需要将主要的考量维度拆解为更加具体的题项,通过测量各个题项的等级程度来评价整体的可信度水平。在1959年,由Roper组织进行的一项关于美国公众对各种大众媒体可信度的评估调查中,首次引入了相对测量量表。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典型社交媒体的可信度评价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2025-09-30
笔者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了对20名高校学生和15名职场人士的面访,其中20名学生为笔者认识的学生,15名职场人士中有6人为笔者的朋友或同学,另外9人则由朋友或同学介绍基本情况后选定。在笔者早期的同类型研究中,多采用网络访谈的方法,优点是便捷迅速。但由于对话双方没有处在同一物理空间,使得笔者无法观察到更具体的表情语言、体态语言等,容易造成部分信息的缺失,导致追问的不全面和不透彻,故而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访谈地点包括笔者办公室、高校校园内、受访者所在公司、受访者居住的小区等。20名受访的高校学生所在专业涵盖文科、工科和理科,学习层次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二学位等。16名受访的职场人士具有以下特征:(1)既包括已工作十多年乃至二十多年的职场中高层管理人士,也包括初入职场者;(2)职业范围的分布比较广泛,包括IT行业、医药行业、教育行业、传媒行业、法律行业、政府部门以及自由职业者;(3)学历层次都在本科以上。总体来看,本次面访对象为18岁至55岁之间的中青年群体,是目前社交媒体的使用和消费主流。
每次面访时间为20分钟到30分钟。访谈没有制定非常严格的访谈条目,但确定了基本的访谈大纲,大致围绕如下问题展开:(1)“您平时用哪种社交媒体比较多?”(2)“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了解新闻信息的?”(3)“您信任社交媒体吗,哪种社交平台您更信任,为什么?”(4)“您信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吗,您信任您了解到的新闻信息吗,为什么?”(5)“有没有您觉得不可信赖的社交媒体,为什么?”访谈中会依据受访者的回答而随时变动提问细节,如有受访者回答“我喜欢B站”或“没有任何一个值得我信任的媒体,无论是电视还是微信”时,笔者需要及时追问原因。在此种原则下,笔者获取了大量真实可信的一手数据。(https://www.chuimin.cn)
相关文章
在测评网络媒体与社交媒体可信度时,需要将主要的考量维度拆解为更加具体的题项,通过测量各个题项的等级程度来评价整体的可信度水平。在1959年,由Roper组织进行的一项关于美国公众对各种大众媒体可信度的评估调查中,首次引入了相对测量量表。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典型社交媒体的可信度评价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2025-09-30
涉及媒体公信力的研究,目前我国学界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测评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蓝燕玲指出对信源公信力、渠道公信力和信息公信力等要素进行界定是很有必要的,明确公信力的具体内涵是进行媒体公信力实证研究的前提。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和不良广告是危害媒体公信力的“四大公害”,是损害媒体公信力的根源。......
2025-09-30
[68]“塔西佗陷阱”揭示的是传播中最不利的一种境地,一旦陷入则任何应对举措都将失灵。“塔西佗陷阱”不单是政府需要特别警惕的,社交媒体如果不加强自身公信力建设,同样有陷入“塔西佗陷阱”的危险。伴随传播格局的变化,一些无法回避的传播困境也日渐突显:议程设置主体的位移、新媒体用户的对抗式解码信息解读方式加剧、对“塔西佗陷阱”的防范等。......
2025-09-30
可信度的既有研究常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来进行重要概念的界定和测评框架的修正。Iris Rittenhofer通过对1995年到2010年期间国际同行评议的管理和商业期刊发表的文章进行概念审查来研究信任和可信度的使用以及它们与有机食品领域的关系。两项研究来自德国,两项来自韩国,其余11项来自美国。Gillian Moran & Laurent Muzellec在研究电子口碑可信度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查阅的文献包括在顶级期刊中被多次引用的有关口碑可信度的文章。......
2025-09-30
整体来看,我国媒体公信力的研究历程并不复杂。笔者将按照时序发展和研究进展情况,对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媒体公信力测评量表研究有较为清晰的呈现。第二项是巢乃鹏在2012年,以接近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比例的调查样本,在南京市进行的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研究,分别从网络媒体传播者、新闻报道、传播渠道三个维度,对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进行了分析与建构。......
2025-09-30
用户的政治倾向会对可信度的评估产生影响。政治知识和政治倾向有助于解释人们对有线新闻可信度的印象,例如保守的共和党人认为FOX更可信,而自由民主党认为CNN更可信。那些发现CNN和FOX之间的巨大差异的人在政治上更有见识,并持有更多的政治态度。那些信任CNN和FOX的人也信任政府,那些不信任政府的人更倾向于认为CNN比FOX更可信。......
2025-09-30
像这些信息体裁相互交织的现象,可以帮助公众调查关于新闻文本可信度评价的问题。[14]西方学者还针对特定的新闻媒体类型进行研究,考察其可信度。在一项对芬兰记者的社交媒体新闻可信度评估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芬兰的专业记者对专业网络新闻和社交媒体新闻的可信度存在分歧。[16]Jae Kook Lee研究了有线新闻的可信度,他通过分析CNN和FOX的可信度,发现政治知识和政治倾向有助于解释人们对有线新闻可信度的印象。......
2025-09-30
以眼动研究方法为例,眼动仪是认知科学、心理学和医学研究中的一项主要设备,它通过观察人的眼球的活动来对人的心理、认知状况等进行分析。而新闻传播活动很大程度上就是视觉信息的刺激与反应过程,这就为眼动仪应用于该领域研究提供了契机。......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