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人的寿命长短都是有定数的,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在这种思想的泛滥下,民间产生了借寿的习俗。旧时,人们不忍自己的亲人离世,就会将自己的寿命“借”给病人。通常家中会有多人到寺庙中为死者借寿,这样一来,你一岁、我一岁,大家都不用减太多,不会过分影响自己的寿命。民间传说,如果借寿之人不是出自自愿则借寿不会成功。......
2025-09-30
传说一千多年前,浙皖交界的白际岭下出了一个貌如天仙、琴棋书画皆通的村姑,后来被选进皇宫当了皇妃。此事一日传千里,名闻天下,尤其是白际岭两边附近的少女们非常羡慕这位美丽的皇妃。
一晃十年过去了,这位美丽的村姑再也不是皇帝身边的宠妃了,被闲置在冷宫打发日子,皇妃非常想念父母与亲人,在她的苦苦哀求下,皇上终于同意让她回老家看望父母和亲人。
这位善良的皇妃得到皇上的同意后,恨不得马上飞到父母的身边,于是急匆匆地带着轿夫和几名宫女上路了。皇妃一路走来一路欢笑,十年的宫廷生活她已感到非常厌倦,今天走出冷宫回归民间,好似笼中的鸟儿出了巢,一来可以享受大好河山自然风光,二来可以见到离别十年的父母和家乡,哪有不高兴之理?他们走啊走,走了将近两个月,终于踏进遂安汾口地界。
短冬的一天,太阳就要落山,老天又是阴森森地要下雪了,再加上大家都已经走得筋疲力尽,想找个客栈歇一夜再走,可是轿夫四处打听就是找不到客栈,大家站在开阔的汾口畈中间没了主意。这时偌远突然传来阵阵鞭炮声,聪明的皇妃娘娘灵机一动说道:“办法有了。”皇妃娘娘就带领轿夫和宫女们朝鞭炮响声的村舍走去。到了村头一打听,原来是村里有位富家主人做七旬大寿,皇妃娘娘马上发落宫女手拎宫中带来装满品礼的利市篮,给这位老寿星祝寿去了。这一下震动了所有村民,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手拎利市篮的宫女们踩着舞步轻悠悠地向老寿星家走去。老寿星喜出望外,大开中门欢迎皇妃和宫女、轿夫,并吩咐家人准备最好的膳食和房间让客人安顿过夜。(https://www.chuimin.cn)
汾口利市篮舞
说来也怪, 自从老寿星家有了皇妃送来的精致利市篮,他的后代个个都出人头地,前程无量,有着“祖孙进士,父子举人,兄弟登科”等无上荣耀,都说是皇宫的利市篮给他家带来利市头。于是,大家纷纷仿此篮的款式编利市篮图利市,凡是亲戚朋友家婚嫁娶亲、孕妇催生、生日祝寿、新房落成、喜迁新居、金榜题名、仕途升迁等喜事都要拎个利市篮前往祝贺。逢年过节,农妇们以利市篮为道具,编段利市篮舞在厅堂、晒坦里舞,以求财气与好运。这个习俗汾口一带一直沿袭至今。
相关文章
古人认为人的寿命长短都是有定数的,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在这种思想的泛滥下,民间产生了借寿的习俗。旧时,人们不忍自己的亲人离世,就会将自己的寿命“借”给病人。通常家中会有多人到寺庙中为死者借寿,这样一来,你一岁、我一岁,大家都不用减太多,不会过分影响自己的寿命。民间传说,如果借寿之人不是出自自愿则借寿不会成功。......
2025-09-30
大墅儒洪村过元宵节的习俗十分独特,即“十五元宵十八闹”,元宵当日视如常日,而到正月十八日却大庆大闹,大闹之中的重头戏是舞板凳龙。经灯会集体讨论,根据儒洪村现有条件及实际,对“十八闹”中的活动作了较大的调整,决定先恢复板凳龙舞,再配以竹马舞、腰鼓舞及新增传统美食小吃展示等。儒洪村板凳龙儒洪“十五元宵十八闹”活动的恢复,大大提高了儒洪村的知名度。......
2025-09-30
2004年,汾口草龙再度获得西湖博览会组委会的邀请,亮相狂欢节文化踩街,同时获道具制造和表演两项金奖。6月6日,是城市活动杭州馆日,一天三场演出,场场爆满,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评价。汾口草龙外请演出近百场,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与众多荣誉。......
2025-09-30
以前叶家村正月十三闹龙头花灯规模较大,热闹非凡。龙头、龙尾由甲子同庚老人亲自扎制或购置,花灯则由各家各户扎制。绕叶家村一圈后,龙头花灯队仍拐回叶氏宗祠,然后拆龙,舞龙头花灯结束。加之幸有叶家村民叶绿素家尚保存旧花灯等道具,于是许多老人和村民借机向村两委提出恢复闹龙头花灯的建议并得到采纳。新恢复后的叶家首届、第二届“龙头花灯会”,县电视台都作了现场录制并播放。......
2025-09-30
银峰人为了感恩坛神菩萨,尊它为“银峰飞龙”,在每年中秋飞龙升天的那日就地取材,用稻草扎起一条长龙,装上双翼,在村里跳起了飞龙舞,祭祀飞龙。银峰飞龙由龙头、龙尾、龙身三部分组成。因银峰飞龙中断了近八十年,留存在村里仅有几张老艺人方炳坤在世时画的草图。2017年春节,银峰村又舞起了飞龙,尽管舞技不那么娴熟,套路阵式也简单,但那气势、阵容已像模像样了。......
2025-09-30
每年正月十三,千岛湖镇东庄村都要举办游板凳龙活动,这一习俗始于元泰定二年,迄今已有690多年之久。东庄板凳龙又称东庄板龙灯。头一种说法为东庄游龙灯活动是祭祀方姓始祖方储的。东庄村方氏为大姓,在辉照山脚亦建有“仙翁庙”,并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举行庙会和游板凳龙活动。东庄板凳龙不仅道具制作别具一格,与别的板龙大有不同,而且该板凳龙只有龙身,没有龙头和龙尾。东庄板凳龙表演时由打击乐队伴奏,场面热烈、欢快。......
2025-09-30
毽子舞,俗称“踢毽子”,是一项民间传统原始舞蹈,它集强身健体、竞技比赛、艺术表演于一体,男女皆宜,特受妇女、儿童的偏爱。以前的农村,每逢农闲,尤其是在有月亮的夜晚,在空阔处或晒坦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妇女、儿童在踢毽子舞。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农村偶尔会有人扎个毽子踢着玩,但以前那种踢毽子盛行或毽子舞比赛很难看到了。......
2025-09-30
宋村拉狮原名叫“贺城拉狮”,因新安江移民而几近失传,后经宋村乡挖掘整理,制作道具,拜师求艺,才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重放光彩,故改称“宋村拉狮”。宋村拉狮这项传统民间舞蹈自被挖掘整理、包装编排、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后,即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惊,曾多次在县内重大节庆日亮相,也赢得了殊荣。......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