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初唐宫廷围棋活动与唐初妇女下围棋的真实写照

初唐宫廷围棋活动与唐初妇女下围棋的真实写照

【摘要】:初唐时期,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对围棋颇有兴趣,经常参与对弈,因而宫廷围棋活动非常活跃。李世民受到父亲李渊的影响,也喜好围棋,即位以后,常和朝臣弈棋。初唐时期,女性弈棋已很普遍。我国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了唐初的一幅《弈棋仕女图》,图中描绘了11位妇女的逼真形象,其中心是两位贵族妇女正在聚精会神地下围棋。这应是唐初妇女下围棋的真实写照。

初唐时期,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对围棋颇有兴趣,经常参与对弈,因而宫廷围棋活动非常活跃。李渊在隋朝任太原留守时,就常和晋阳宫副监裴寂弈棋,以至于到了“通宵连日,情忘厌倦”的程度。唐朝立国以后,唐高祖李渊为了满足宫廷弈棋的需要,于武德元年(618)下诏敦煌郡进献棋子二十副,此后,敦煌郡进贡棋具成为惯例。李世民受到父亲李渊的影响,也喜好围棋,即位以后,常和朝臣弈棋。他还写有《五言咏棋》二首,表现对围棋的喜爱以及弈棋的乐趣,“舍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玩此孙吴意,怡神静俗氛”,认为下围棋要遇到死和活的问题,但跟人身的伤害、生死无关;戏玩围棋,有春秋孙武战国吴起的兵家意味,还能怡悦心神,祛除尘俗之气。李世民写了《五言咏棋》后,弘文馆学士许敬宗、刘子翼、上官仪等还奉诏和作。这应是宫廷弈棋风气在诗歌创作上的反映。

宫廷弈棋风气盛行,必然会影响民间,所谓上行下效。初唐时,有不少士大夫好弈,有名的如王绩、王勃、卢藏用等。王绩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著名诗人,作有五言长诗《围棋》,诗中认为围棋“唐尧犹不弃,孔父尚称贤”“分阴虽可重,小道讵宜捐”。意思是说:尧制作围棋用以教育儿子,孔子认为下棋胜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寸阴虽然要珍惜,但是围棋这种礼乐政教以外的技艺也不应该舍弃。王绩的侄孙王勃,为著名的“初唐四杰”之一。他才思敏捷,能一边下围棋,一边作诗,“率下四子,成一首诗”。卢藏用,早年举进士不第,隐居终南山,武则天长安年间召授左拾遗。他多才多艺,酷爱围棋,史称“弈思精远”,在士大夫中棋艺颇高。初唐时期,女性弈棋已很普遍。我国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了唐初的一幅《弈棋仕女图》,图中描绘了11位妇女的逼真形象,其中心是两位贵族妇女正在聚精会神地下围棋。这应是唐初妇女下围棋的真实写照。(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