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一个新的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最大的难题,华南师范大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立足于参加电化教育实践与实验研究”的三种途径。其中,余也鲁教授与南国农教授对本学科建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如1982年派出叶力汉、刘瑞然到西北师范学院参加进修班学习。......
2025-09-30
◎李克东
2025年8月,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我见到时任日本教育工学会会长赤崛侃司教授和副会长近藤勋教授,他们向我转达坂元昂教授有一个愿望,为了加强中日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提议中日定期共同主办一个关于教育技术的论坛,并建议第一届论坛由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筹办,希望我能促成这一愿望的实现。在这以后,日本教育工学会又多次写信给徐晓东教授,希望华南师范大学能承办这个论坛。我当时作为教育技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表示支持这个提议并积极进行论坛筹备。通过双方的沟通,确定第一届论坛在2025年11月举行。
确定论坛日期后,筹备时间很短,我和徐晓东教授分工合作。他是留学日本的博士,精通日语,负责联系日方,邀请日方主题演讲者。我负责联系中方,邀请主题演讲者,邀请分组论坛主持人,编印会议手册及其他会务准备工作等。
2025年11月20—22日,第一届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在中国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了。当时日方有坂元昂教授领队共18位专家和博士生参加论坛活动。中方有100多位专家、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在论坛上,两国的著名学者分别做了10个大会主题演讲,其中重要的有日方专家坂元昂教授的《重构网络社会的德教育工学理论》、西之园晴夫教授的《学习环境设计与协调自律学习及远程学习》、赤崛侃司教授的《学科学习中教育媒体的应用》,中方专家南国农教授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何克抗教授的《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和理论体系》、王珠珠馆长的《中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进展与思考》等。还举办多场专题讨论会,与会代表十分活跃。
论坛期间,我们邀请中日专家共进晚餐,餐席间中日专家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气氛良好。餐后,坂元昂对我说:“这个论坛确实很好,希望以后我们能继续定期举行,希望你在中国发挥作用,确保这个论坛能够得到延续。”我们还约定,以后每隔两年,轮流在中国和日本两国定期举行,如果论坛在日本举行,中国选派代表参加,如果论坛在中国举行,日本选派代表参加。我坚守诺言,直到2025年,我和日本教育工学会密切合作,先后在广州、大阪、长春、奈良举办了四届论坛。
第二届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于2025年6月在日本大阪关西大学举行。中方选派15位代表出席,包括1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代表、12位大学教授、两位中学老师。论坛分两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大阪关西大学进行,重点内容是关于中日两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的介绍和研讨;第二阶段在东京工业大学进行,重点是高校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介绍和研讨。在大阪市期间,参观了日本教育软件New Education Expo展览会和研讨会,参加中国、日本、韩国三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实践和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这次活动内容丰富,收效显著。
回国后,我写了题为《日本IT新改革策略的启示——第二届中日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论坛的关注点》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2025年11期。论文中我介绍了日本IT新改革策略的目标和日本IT新改革策略的实施。
第三届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于2025年8月在中国长春东北师范大学举行。这次论坛是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同时召开的。会议主题为“信息技术教育与学校文化变革”。日方著名教育技术专家坂元昂、近藤勋、南部昌敏、山西润一、大久保昇、小柳和喜雄、远藤康俊和影户诚等8位代表参加了论坛活动并做了发言。论坛还设有专题研讨,研讨专题包括教育游戏研究进展、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国际比较、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实地研究等。
原定第四届论坛本应该在2025年举行,但由于当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我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委托,代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和以第四届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中方团长的名义于3月15日向日本教育工学会发去了慰问信。事后,日本工学会会长永野和男教授写了回信给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领导和第四届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中方团长,表示对中方发出慰问信的感谢,同时也表达想把第四届论坛推迟一年的意愿。回信全文(译文)如下: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会长 常务副会长 秘书长
第四届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中方团长
各位大家好!
在新春来临之际,谨此高兴地祝愿贵协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本会于3月15日接到贵协会发来的对3月11日发生在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慰问信,我代表日本教育工学会,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正如您通过国内外新闻媒体所看到的那样,日本关东的岩手、宫城、福岛、茨城四县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和海啸灾害,现在日本举国上下正在投入紧张的救援和重建工作。目前事态已经发展到有将近50万人正奔赴日本各地进行避难。
另外,在大中小学,现在教职员工正忙于确认学生的受灾情况,并已经投入到灾区支援和繁忙的重建工作当中。特别是,在发生了核电站事故后,由于供电不足等所招致的混乱,致使大学公务不能正常运转,并大幅缩减了正常活动,到恢复正常可能需要数月。
鉴于以上情况,是否能够如期举办定于今年6月份召开的中日第四届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我会也进行了审慎的研究,最终做出了推迟一年举办的决定。(https://www.chuimin.cn)
对此,我们要对正在进行准备中的各位表示歉意,期望能够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坚信,明年将会在一个安心、快适的环境里召开两国的研究交流大会。
此致敬礼,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日本教育工学会 会 长 永野和男
副会长 山西润一
本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长赤崛侃司
接到回信后,我们决定把第四届论坛推迟到2025年举行。
第四届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于2025年6月在日本奈良县奈良教育大学举行。
中国选派了15位学者参加,包括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教授,全国高校网络培训中心两位专家和12位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在本次大会上,日本教育工学会会长永野和男致辞,回顾了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的发展历程,我把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日中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会起初是由已故的坂元昂老师在2025年6月根据其他成员的志愿,以研究交流为目的的计划,同年11月,中国华南师范大学作为会场进行举办实施。能实现此论坛会的召开,是与已故坂元昂老师的长年知己,中国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的全力协助分不开的。第一届论坛,坂元昂老师作为团长与18位成员一起参加了。之后,本学会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每隔两年轮回在日本与中国定期召开。第二届是2025年6月在关西大学举行。第三届是在中国东北师范大学举行。第四届,本计划2025年6月在日本奈良教育大学举行,由于发生了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延期了一年。中国方面不仅对日本国情表示理解,同时,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的名义给本学会会长发来了震灾慰问信。今年,6月9日、10日我们在奈良教育大学迎来了中国15位参加者,并在6月11日考察大阪府下的“未来学校”研究指定的学校,充实了本次研究交流。
本次论坛除了论坛研讨外,还到大阪参观两所日本“未来学校” 和到东京参观日本大型教育技术企业内田洋行,了解“未来教室”的设计和功能。
通过论坛,中日双方代表就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研究问题相互介绍了情况,加深了中日两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的互相了解。日方向中国代表介绍了有关日本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今后的发展、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日本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探究课题、日本教育工学的现状与展望、远程教育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教师使用ICT指导学习能力标准、日本未来学校计划与数字化教材的开发。日本信息教育课程的目标及其评价方法,有效应用e-Learning培养教师的ICT教学能力,重构网络社会的教育工学理论,学习环境设计与协调自律学习,学科学习中教育媒体的应用,支持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等。
我们也向日方介绍了有关中国教育技术学组织管理和推进机制、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和理论体系和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中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进展、中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项目的实施、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及成效、中国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变革与发展、信息化环境下中国高校教师培训机制与模式、推动高校混合学习改革课程教学模式、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等专题。
我是全部参与了四次论坛的活动,这四次论坛十分成功,每次论坛都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通过论坛,中日双方代表就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研究问题相互介绍了情况,加深了中日两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的互相了解,找到了很多共同研究的课题,比如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的制定、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校的信息化环境的建设等问题,互相学习有关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每次论坛的交流讨论都十分活跃,活跃的互动为后来中日之间建立起一个公共交流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论坛,重逢了旧朋友,认识了新朋友,友谊更加深了。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不仅是一个教育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一个人文文化交流的平台,更是发展中日人民友谊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它使我们了解了很多日本的人文生活习惯,日本朋友也了解到许多中国的历史文化。
作者单位
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相关文章
创办一个新的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最大的难题,华南师范大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立足于参加电化教育实践与实验研究”的三种途径。其中,余也鲁教授与南国农教授对本学科建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如1982年派出叶力汉、刘瑞然到西北师范学院参加进修班学习。......
2025-09-30
◎李克东1997年5月21-24日,第一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但第一次会议使用什么名称,以什么为主题,由谁来操办,经我们认真的讨论,建议起名为“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简称GCCCE,大家一致倡议委托我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组织首届会议。论文反映了当时各地华人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2025-09-30
华南师范大学对教育部的通知高度重视,尤其关注《通知》中所提到的“将突出考虑与信息、生命、材料和能源等高新技术紧密相关的学科发展,并重视对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学科”。就这样,两所学校的教育技术学学科都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将教育技术学学科纳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整体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我国教育信息化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
2025-09-30
在举行庆祝仪式之前,主办单位应对本单位的全体员工进行必要的礼仪培训。对本单位出席庆典的人员,还须规定好有关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大家严格遵守。按照仪式礼仪规范,作为东道主的各界人士在出席庆典时,应当高度重视的礼仪问题。无制服的单位,应规定届时出席庆典的本单位人员必须穿着礼仪性服装。对来宾提出的问题,要予以友善的答复。......
2025-09-29
会议的目的是要使军机大臣深知皇帝批准和约之必要。他说,关于此事,可能发生严重的纠葛,芝罘交换批准条约尚未举行。规定批准条约的时间,仅余5天了;为了这个目的,我必须即去芝罘,不能迟延。中国政府方面指定由总督的两位秘书去交换条约批准书。中国换约大臣依据训令把换约延迟到最后一天的晚上,但是5月8日晚11时30分他们完成了最后的一个行为,于是条约成为一个完全的文件。......
2025-09-29
日本老爷爷表演纸戏剧,中国老爷爷率领妈妈团表演正宗宫廷皮影戏。有为5年来在三门建立的一点点信任感,可能遭受挑战。三门县有为图书馆这18000元,是15人的演出团队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必要支出。这回通知一出,24小时内就有200个人参与众筹,直接完成了筹款目标。每人90元一张票,即可观赏中日两国的传统戏剧表演同台演出。这回两位老先生同台,......
2025-09-29
正德新令只规定了赴日唐船的船数和贸易总额,自然无法对清朝商人贩卖何种货物及货物的质量作出规定。谕文首先指责清朝赴日商人失信,谕令强调,正德新令采用信牌,分别港门,是为了便于贸易,而各地赴日的清商,所带货物雷同,未有各地特产之别。而正德新例使商船如期赴日也有一定难度。实行信牌制度后,唐船来年赴日,空闲一年,只好转往别处贸易,以致延误前往长崎的时日。......
2025-09-30
清帝于统一中国之后,诏命沿海督抚严防日本。后中国太平军起,国中大乱,外则英法联军进攻津京,咸丰逃往热河,其事报于日本。一八六七年,将军上奏归政,明治天皇于是亲政,日本与中国之关系为之剧变。明年,李请许之,并派员驻日,保护侨民。八月四日,柳原致函应宝时等,陈说二国照西人成例定约,免生嫌疑。日商乃处于不利之地位。......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