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电化教育首次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在北京举办

中国电化教育首次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在北京举办

【摘要】:电脑制作活动的连续举办,也一直得到各级教育部门、国内外著名企业和社会机构的大力扶持。全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热情参与并积极组织各地中小学生踊跃参与活动,其中凝聚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才智和心血。目前,电脑制作活动面向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

◎陈 莉

2000年前后,教育部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要求在我国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建设”。为此,各级教育部门为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软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00年教育部决定有组织地开展一次“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与设计作品制作活动”(第三届起更名为“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以下简称“电脑制作活动”),全面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鼓励广大中小学教师利用计算机开展教学活动以加快教育手段现代化发展进程,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信息技术行业关注基础教育领域计算机应用和教育软件开发。2000年10月25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当天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与设计优秀作品暨教育软件展示会”(以下简称“首届活动优秀作品暨教育软件展示会”),同期举办了“‘物理大视野科学教育巡回展”,全面检阅和展示我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实践成果,以此大力推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纪念邓小平同志“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重要指示发表16周年。时任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吕福源、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春华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徐锡安等领导同志出席了“首届活动优秀作品暨教育软件展示会”颁奖仪式,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2000年,首届电脑制作活动以“探索与创新”为主题,按照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和教师四个类别,分别设置了绘画、动画、校报校刊、网页及应用性软件、教学课件(教学素材)和数字化产品(作品)等项目,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是使用计算机设备开发、创作、设计、制作的数字化产品(作品)。

电脑制作活动通知发布后,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活动指导思想“丰富中小学生学习生活;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组织本省广大中小学学生和教师参赛。各级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和课余活动的安排,组织广大师生创作作品;参赛学生则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作品参赛,在创作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届电脑制作活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承办,人民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赞助并分别冠名为“人教杯”(小学组)、“清华出版杯”(初中组)和“上海科教杯”(高中组)。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部署、安排本地的活动,遴选并限额推荐20件优秀作品参加全国评比。

全国28个省份、3500所学校、15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首届电脑制作活动,各省级推荐了606件参评作品,主办单位(活动组委会)通过组织“作品技术测试、网上公示、专家评选和作者面试(包括现场技术测试及学生答辩)”等步骤产生并确定了107件获奖作品。

首届电脑制作活动获奖作品充分反映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坚持育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成果,体现出广大中小学生和教师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作品内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作品技术应用设计思路先进,创意较好,技术水准较高(见图1)。

图1 首届电脑制作活动高中网页获奖作品《化学在线》

首届电脑制作活动中丰富多彩的评比类项目,极大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使之迅速成为一项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并踊跃参与的、具有品牌效应的创新实践活动。通过获奖作品,我深深地感受到参赛学生将自己的精神风貌和聪明才智以及研究性学习成果、社会实践记录、参加电脑制作活动的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均以作品形式尽情释放;以“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地球”的大无畏精神去追逐梦想,体现个性。真可谓,“一件小作品,反映大社会”。这些都使得电脑制作活动延续至今并连续举办了二十届,在不知不觉中陪伴广大中小学生走过了20年的成长历程。(www.chuimin.cn)

电脑制作活动的起步、成长和健康发展,始终得到教育部领导和主管司局的肯定和相关政策支持。2002年3月,教育部《关于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2〕6号)规定:“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经所在学校推荐,招生学校审核同意,可免于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进入高校学习。”2006年2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2〕2号)规定:“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最高增加分值为20分。” 其中,高中阶段参加首届电脑制作活动并获得一、二等奖的16名高中生中有6名学生享受国家政策被保送进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学习。

电脑制作活动的连续举办,也一直得到各级教育部门、国内外著名企业和社会机构的大力扶持。全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热情参与并积极组织各地中小学生踊跃参与活动,其中凝聚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才智和心血。电脑制作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促进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了新时代青少年的信息素养,积极推动和见证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电脑制作活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创新,逐渐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逐渐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从2003年第四届活动起,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置需要,活动内容增设了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机器人竞赛”项目,竞赛现场水准不断提高,竞争愈发激烈。2014年第十五届活动起,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团队意识、实践能力和丰富想象力的综合人才,增加了采用现场制作方式的“创客竞赛”项目,活动开展越来越成熟、规范。2015年第十六届活动起,参赛人员中增加了中职组。目前,电脑制作活动面向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设置了“数字创作评比”“创客竞赛”“机器人竞赛”三大类,共17个项目。

自首届电脑制作活动开始,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媒体都及时报道过活动有关情况,其中,中央电视台在第三届活动颁奖仪式的当天,还曾将该活动作为当天的重要社会新闻在《新闻联播》中予以报道;国内一些出版社也根据电脑制作活动的内容、形式编辑出版了许多相关内容的书籍、光盘和优秀作品资源库等出版物。

二十届电脑制作活动逐步树立了活动品牌,主要包括:2004年第五届电脑制作活动设计了“活动标识”(见图2)和“活动吉祥物”,开通了活动网站(www.huodong2000.com.cn);2005年第六届电脑制作活动创作了活动主题歌“活力绽放”;2006年第七届电脑制作活动制作了“活动队旗”等,有力助推电脑制作活动的持续发展,提升了社会认知度。

图2 活动标识

作为电脑制作活动组委会工作人员,我参加了第一届至第十二届电脑制作活动。参与十二届活动组织工作的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电脑制作活动,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提高信息素养;全程体验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培养实践能力;展示参赛作品既可以张扬学生独特的个性,又能突显当代中小学生的“崇尚科学、关注社会、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精神风貌。因此,衷心地祝愿电脑制作活动越办越好;衷心地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接过探索与创新的活动队旗,在电脑制作活动的舞台上施展才华、放飞梦想!就像活动主题歌《活力绽放》的主旋律一样:“活力绽放,天空才变得这样晴朗;活力绽放,大海才变得这样宽广;活动绽放,让智慧的雪橇滑向浪漫远方;活力绽放,让创新的步履抵达迷人的殿堂。”

作者单位

陈 莉,中央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