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等教育课程实施,夯实从业基础

高等教育课程实施,夯实从业基础

【摘要】:课程实施是将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开发出来以后,只有付诸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二)高等教育课程实施应侧重专业理论高等教育课程实施应侧重专业理论,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占适当的比例。加强专业理论教学有利于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又不失应对当前工作岗位的能力。国际上不少国家课程实施非常重视专业理论教学。

课程实施是将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开发出来以后,只有付诸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加入WTO后,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而且是一个不断向高新技术趋近的动态系统,对高级人才的适应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等教育课程实施应注重基础(这里的基础是指专业基础,即本专业的可持续学习的基础),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奠定更新知识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和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专业理论为重点,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协同发展。

(一)高等教育课程中的知识内容

高等教育课程中的知识内容,一般有三种类型: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的内涵是普遍的客观规律,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大学里这些课程都可以作为公共课,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理论是基础理论在一定专业范围内,沿实际应用方向的综合和发展,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包括与本专业有关的社会科学基本理论、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本专业的技术基础理论。

三类知识是一个三元结构,三类知识的关系不像青铜鼎三足鼎立,而像金字塔三面一体。其中基础理论处于基础层次,专业理论处于中介层次,专业技术处于较高层次。从以上关系可以看到,前两者使高等教育课程具有高等性,后者使高等教育课程具有技术性,高等性和技术性的融合是高等教育课程适应性与针对性有效结合的体现。(www.chuimin.cn)

(二)高等教育课程实施应侧重专业理论

高等教育课程实施应侧重专业理论,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占适当的比例。理由有三点:一是专业理论是基础理论沿一定专业方向的综合和发展,是根据专业需要精选和提炼出的基础理论,因而,它是针对性要求和适应性要求的统一;二是专业理论是学习和发展同类专业技术的基础;三是专业理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加强专业理论教学有利于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又不失应对当前工作岗位的能力。国际上不少国家课程实施非常重视专业理论教学。

高等教育课程实施强化专业理论教学,具体有以下措施:第一,在学时上给予充分保证,专业理论教学所用学时应占高等教育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以上。第二,根据专业技术课教学需要制订和实施专业理论教学计划,确定专业理论课教学重点,提高校业理论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实际效益。第三,完善专业理论教学设施建设(特别是实验设备),促进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加强专业理论课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第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灵活的教学模式,注重师生的交流和对话,调动和提高高等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