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反映的不同时期资料来源

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反映的不同时期资料来源

【摘要】:表2-2不同时期学习文化的反映资料来源:胡小勇,祝智庭.技术进化与学习文化——信息化视野中的学习文化研究[J].中国电化研究,2004.

基于以上关于文化基本结构的分析,文化由实物、行为、信仰和态度所组成,文化结构一般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分为观念意识、制度行为和技术手段等基本要素。在批判性地借鉴新进化论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关于文化结构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相应地还可以将其分为技术系统、社会学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三个亚系统。其中,技术系统是决定其余两者的基础,是学习文化的关键性因素,其序列为技术层是基础,观念层最高,社会层居其中[15]。为此,本研究将学习文化分为学习的观念意识、学习的制度行为以及学习的技术手段组成的观念和规则系统等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如表2-1所示)。其中,技术手段是基础,是观念意识、制度行为的关键性因素,学习的观念意识最高,学习的制度行为则居其中。

表2-1 学习文化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

资料来源: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学习文化,作为人类整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学习生命活动中产生与凝结成的稳定的特殊生存与发展方式。它既呈现出一定的历时演进形态,也涵摄着多重的共时结构成分,还内蕴着无形的价值诉求[16]。在分析特定学习活动或者教育机构的学习文化演进发展时,也可以分别考察前面所述的学习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如图2-2所示)。

(www.chuimin.cn)

图2-2 学习文化的三层结构和演进发展

对于每一个层面,可以从一个或几个维度勾勒出一个连续统一体,或者确定若干非连续的“散点”[17]。比如,在技术手段及其使用方式方面,胡小勇和祝智庭就从学习时空、组织方式与组织结构、学/教方式、学习目标和学习观念等多个维度勾勒对不同时期的学习文化进行比较的框架(如表2-2所示),这一框架可以用来分析学习文化。

表2-2 不同时期学习文化的反映

资料来源:胡小勇,祝智庭.技术进化与学习文化——信息化视野中的学习文化研究[J].中国电化研究,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