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钢琴作品演奏风格与多元文化下的钢琴教育思路

我国钢琴作品演奏风格与多元文化下的钢琴教育思路

【摘要】:(一)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我国涉足钢琴的制造领域是19世纪末期,但是因其价格高昂和人们对艺术认知度较低,因此在20世纪末才广泛应用与普及。中国钢琴作品重视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的表现,将中国特色艺术审美融入演奏中,形成独特的表现技法,也让表现风格有了创新,重视中国音乐风格的表现和与民族乐器的配伍,形成明暗有序的演奏风格。

钢琴在中国数十年的发展中,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精神融合到演奏表现中,逐渐对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开发,我国钢琴的演奏风格让音乐演奏形式成了重要内容,作品具有独特的旋律线条,以五声性调式,并融合西方音乐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演奏风格,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进行探讨,对于促进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我国涉足钢琴的制造领域是19世纪末期,但是因其价格高昂和人们对艺术认知度较低,因此在20世纪末才广泛应用与普及。我国社会与民族文化的进步,各时期、各艺术流派对钢琴的演奏形式都造成了不同影响,演奏风格也呈现多样化。钢琴的演奏风格不只是音乐表现形式,更是音乐文化形态,演奏者的演奏表现,以各种形式对作品进行系统的表达,符合钢琴作品更多的艺术创作色彩。

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借鉴与学习各国演奏技巧与表现形式,吸取养分,将本民族文化元素结合到作品中,创造出中国民族特色的演奏几枚,实现了中国钢琴艺术的拓展,也让有中国文化特色和表现风格的作品被创作出来。中国钢琴作品重视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的表现,将中国特色艺术审美融入演奏中,形成独特的表现技法,也让表现风格有了创新,重视中国音乐风格的表现和与民族乐器的配伍,形成明暗有序的演奏风格。

(二)中国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体现形式

中国钢琴作品的独特演奏风格是经过几代演奏家和作曲家共同努力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是他们将钢琴艺术的种子根治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并辛勤耕耘、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风采的艺术表演风格,让世界能够感受到中国音乐文化果实的特殊魅力。钢琴演奏家将自身的中国文化底蕴以及民族文化基础,在钢琴演奏的实践过程中,进而无意识的应用和体现,将东方音乐形式赋予的艺术特质与西方乐器的演奏技巧进行融合,并将其艺术审美意识、音乐思想在无形之中进行表达,并且将钢琴自身具备的多声部优势进行充分的应用,充分展现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利用西方演奏乐器将中国文化艺术完美的诠释。中国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具体体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色表现

音色是中国传统音乐形式的重要特点,既有表现功能,也对演奏风格的形成有巨大的作用,我国音乐音色变化万千,有西方音乐学者认为我国是音乐艺术中音色及其丰富的国家。音色能对音乐旋律进行润饰,在表现中能体现出细微的思想感情的表达,进而让音乐更细腻,带给听者更深的听觉感受。我国传统音乐高度重视特有音色,音乐形式受民族和地域多元化的影响,进而在音色表现也体现出多元性色彩,并按各表现形式呈现个性化的表现特点。在钢琴的音乐作品演奏中,需借助音型特征、按键力度和音量强弱等的表现内容,来体现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发挥钢琴自身的演奏优势,实现理想的表现效果。在利用我国传统民族乐器演奏时,会形成各种音乐表现风格,利用钢琴对音色进行模拟就需要演奏手法的控制和演奏技巧的灵活应用,使具有中国特色的音色能够通过钢琴演奏进行展示。

2.气韵表现(www.chuimin.cn)

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体现了高度的融合性和互通性,因而在其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中,都能够发掘文化内涵互相交融的特点,宗教以及儒家的东方哲学思想都在各种文化形式中得以体现,传统艺术文化形式也是如此,讲究“气”与“韵”“神”与“意”的结合,体现音乐艺术形式的美感,和其文化形式的精神,有“气”是艺术生命的延续,有“韵”会让艺术生命富有灵魂,因而在我国传统音乐中气韵的结合是高度融合和统一的。我国钢琴作品演奏风格也需要表现出一致性,将气韵作为表现美的关键,重视整体性音乐演奏,将音乐之气贯穿旋律与韵律表现中,并按气韵的流转对音乐线条进行设计,使其能够呈现跌宕起伏之势,特别是一些中国古典文化气息较为浓重的钢琴曲目,如《平湖秋月》等,更重视其气韵上的融会贯通,使乐曲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艺术灵魂的表现。

3.节奏表现

我国传统文化钟情于节奏的变化,不管是书法绘画还是建筑装饰,只要有文化的表现就可以在表现中感受到节奏,有些通过艺术来表现节奏变化,有些通过表现技巧体现节奏,在钢琴作品是以音乐线条来体现传统音乐节奏的,音乐的变化就是节奏的表现,用节奏的处理表现我国音乐艺术形式的趣味性与多样性。

4.意境表现

所谓意境就是传神写意,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意境是文化的典型代表,利用艺术形象的塑造与表现营造艺术意境,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表达,也是审美情趣的体现。我国传统音乐意境讲求内在的祥和,我国艺术家把生活观察和自身思想高度融合,形成意境表现形式。我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体现的是情景交融和审美表现,这不只是艺术表现,也体现高情调的艺术审美追求,演奏者在演奏中,利用气韵的表现、意境的塑造,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将音乐形式中的画面、文化和情理之美呈现出来,钢琴演奏情境的描绘不仅追求形似,更要重视神似,形成演奏风格的融会贯通。

(三)现代风格中国钢琴作品的表现

现代风格的中国钢琴作品表现需要通过钢琴的演奏节奏、装饰音的处理、踏板的应用以及演奏方法的变换来进行不同程度的把握,钢琴演奏节奏的变化也是演奏者的自由表现和对艺术作品的再创作过程,比如《夕阳箫鼓》一曲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便要重视利用钢琴节奏的快慢、渐快以及慢起来表现曲调的自由,通过连环式的弹性演奏方法使演奏者对演奏风格进行自由地发挥。在装饰音的处理方面,西方的钢琴演奏形式会具有量化的技术处理标准,而中国钢琴作品则缺少量化的规定,更多是通过演奏者自身对于音乐曲调的感悟和理解,进而将其进行自我装饰和润色,使演奏过程呈现风格迥异的表现特点,往往还会使演奏呈现画龙点睛的演奏效果,比如:《百鸟朝凤》的演奏需要对各种的民族乐器进行模拟演奏,而不同音色的表现则更多地需要考验演奏者的即兴演奏能力,需要凭借演奏者丰富的演奏经验以及装饰音的处理方法,使音乐旋律能够呈现异彩纷呈的表现风格,为听者营造丰富的音乐画面的同时,更是对演奏者演奏技巧的考验。而在踏板的应用方面,西方应用踏板主要是应用其进行音量的调节,保证音量能够满足音乐表现需求,而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过程中,很多作品的演奏表现则需要应用踏板来体现特殊的演奏效果,比如:在《二泉映月》的演奏时,二胡演奏该乐曲能够使其韵律中变现泣诉的情绪特点,而利用钢琴演奏时,演奏者则可以利用踏板来表现音色的多变、音域的宽广,通过演奏旋律的变化以及不同的演奏表现手法,体现钢琴演奏独有的民族演奏风格。演奏方法的变化也是中国钢琴演奏中的重要组成,不同技法、触键以及手法的变换,使得多样的音色在钢琴演奏之中流淌出来,进而形成变幻无穷的表现效果,比如:在进行《梅花三弄》的演奏表现时,便需要演奏者能够通过自身对于乐曲和韵律的理解,将自身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将多样的演奏色彩表现出来,即要表现不同的声部特点,同时还需要在其演奏风格中体现整体性和一致性,给听者营造整体的音乐节奏流畅感。演奏者通过对这些演奏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以及控制,实现对中国钢琴演奏风格的综合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