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12个两极传承架构》:学校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信息化应对

《12个两极传承架构》:学校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信息化应对

【摘要】:所谓“12个两极”,其中包括3个学习情境之议题、3种传承模式、5个师生相互影响之层面和1个通往文化多样性的路径。性别主义是另一个两极,指性别是学生能否参与某些音乐传统学习的关键因素。下图显示了12个两极传承架构。12个两极传承架构图世界上每个音乐文化均可以在以上每个两极中显示其倾向和本质,从而让我们对每个音乐传统有更深的理解。

(12 Continuum of Transmission Framework,Schippers,2010)

学者Schippers(2010)在研究了世界上多个不同的音乐文化和传承后,提出一个名为“12个两极传承架构”的理论,以解释所有音乐传统传承的本质和现象。所谓“12个两极”,其中包括3个学习情境之议题、3种传承模式、5个师生相互影响之层面和1个通往文化多样性的路径。

1.3个有关学习情境问题的两极

(1)静态传统与持续流动。

静态传统的音乐流派指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的一个相对保守的音乐传统,强调古老的实践方式;持续流动则指一些频繁更改的,在新旧传统之间进行谈判的音乐流派和传统。

(2)“重建”的真实性与“新身份”的典型性。

“重建”的真实性指当音乐传承是以继承和重现音乐权威的方式实行;而“新身份”的真实性则指在传承过程中采取不一样的音乐实践,在新世代中音乐的功能和角色已经渐渐改变。

(3)“原件”情境与情境重构。

原件情境指的是典型的文化氛围,而情境重构则意味着传统音乐已经被移植到了新的环境或时代。

2.3种传承模式

(1)分析性与整合性传承。

分析性传承是指一个以程序为本的教学法,教师主要使用分阶段的教材,有较多的口头解释、有意识的教学进展、正规课程和考试。整合性传承是指使用专业演出的曲目作为教材,教学过程中较多依靠示范、观察和模仿,而不是解释和直观。

(2)乐谱为本与口传心授。

顾名思义,某些音乐传统以乐谱为主要传承的工具;其他的音乐传统则以口传心授为传承的基本方式。

(3)有形的和无形的传承。

有形传承强调器乐技巧,有清晰定义的剧目和理论;无形传承侧重于表达、创造力和即兴性,以及抽象思维。

3.5个师生相互影响之层面

(1)师生间权力的差距。

某些音乐传统中,教师的权力较大而学生无权与教师抗衡;某些音乐传统中教师与学生的权力则颇接近,意味着学生可以采取较自主的学习态度。

(2)个人化与集体化。(https://www.chuimin.cn)

某些音乐传统较强调个人的发展;而某些音乐传统则强调整个音乐传统的发展,个别学生不能左右整个传统。

(3)与性别主义之关系。

性别主义是另一个两极,指性别是学生能否参与某些音乐传统学习的关键因素。

(4)不确定性之取舍。

所谓不确定性是指音乐的创作、表演和传播等活动可以在一种较宽松的情况下进行。某些音乐传统要接受或避免不确定性,这是对学习风格两种不同的态度。

(5)长期和短期方针。

这是学习是否朝向长期或短期的一个问题:长期方针倾向于强调长时间的实践以达成较小的进步,而短期方针倾向于强调在很短的时间达成明确的目标。

4.1个通往文化多样性的路径

这里所说的一个通往文化多样性的路径有4个关卡:从单一文化、多元文化、文化之间到跨文化。

(1)单一文化:音乐是在一个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演化,没有其他音乐文化和传统与之竞争。

(2)多元文化:在音乐传承中没有明确与其他音乐产生关联,但意识到在一个文化空间中有其他几个音乐文化。

(3)文化之间:音乐文化与其他音乐文化相关和比较,有可能导致多种文化之混合或融合。

(4)跨文化:音乐已存在于多个文化之中,有可能成为独立的一个流派,新的融合本质已被开发和应用(Schippers,2010,页123)。

下图显示了12个两极传承架构。

12个两极传承架构(Schippers,2010)图

世界上每个音乐文化均可以在以上每个两极中显示其倾向和本质,从而让我们对每个音乐传统有更深的理解。例如,欧洲艺术音乐传统到了今天,较倾向一个静态传统的传承模式,18世纪听到的古典音乐和今天听到的分别不大;它仍然保持传统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它在今天仍然拥有“原件”的音乐氛围;在传承模式方面,欧洲艺术音乐传统强调音乐分析,例如把学习乐器的过程分为不同的级别,特别是创作某些乐曲作为教材等,并有正式的考试和课程;它的传承以乐谱为本,强调乐曲是真实和准确的重现;它倾向有形的传承,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理论;在师生相互影响方面,欧洲艺术音乐传统中,师生之间的权力差异较小,学生可以不完全依据教师的指导,仍可达到某个水平;欧洲艺术音乐传统强调个人发展,师生多以一对一教学;性别主义方面,欧洲艺术音乐传统可说是中性的,在20世纪以前,欧洲艺术音乐以男性为中心,例如作曲家均以男性为主,但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女性渐渐获得较平等的地位;欧洲艺术音乐避免不确定性,强调准确把以往的作品以原来的风格复原;欧洲艺术音乐传统倾向较长期的传承方针,强调长时间的练习但不太多的演出,而练习与演出是分开的。最后,欧洲艺术音乐传统在欧洲倾向于单一文化,因为这是欧洲的固有文化传统,但它在现代的亚洲则倾向于跨文化,与其他亚洲传统文化抗衡和融合。

香港的粤剧传统是另一例子。粤剧是香港的本土艺术,自19世纪末开始盛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包括香港、澳门和广州。根据笔者的研究,粤剧传统是以师徒制作为主要传承方式,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改变,现在的传承在学校进行,所以是一个较流动的传承方式。它在传承过程中采取不一样的音乐实践,例如以往粤剧主要在酬神和节庆中以祭祀和娱乐作为主要功能,今天则渐渐变成一种精致艺术;它本来的典型演出场合从乡间的戏棚转移到现代化的剧场;它的传承模式倾向整合性,以专业的作品作为教材,并无仔细的分级的教学,多以模仿和观察而不是解释和分析,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教学而较少依赖乐谱和文献,它倾向无形的传承,强调表达、创造力和即兴性;师生关系方面,师傅有无上权威,徒弟只可以完全接受师傅的教导;个别演员不容易影响整个粤剧界;以往粤剧有强烈性别主义,以男性为主,女性几乎不可能参与演出,但后来受西方文化影响,渐渐有女性参与;另外,粤剧强调即兴,十分容纳不确定性,演员在演出相同曲目时可以有不同的演绎;粤剧传统相信学习是漫长的重复练习和发展,是长期的,进步是缓慢的。粤剧在今天的香港可说是在“文化之间”,艺术家面对西洋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竞争,渐渐与其他音乐融合,例如现在的粤剧音乐已吸收了一些流行音乐,由传统的七律渐渐趋向十二平均律,甚至把西方乐器如小提琴和萨克斯管加入粤剧伴奏之中。

下图展示了欧洲古典音乐传统和香港粤剧传统在“12个两极传承架构”中的假设现况和比较。

欧洲古典音乐传统和香港粤剧传统在“12个两极传承架构”中的假设现况和比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