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从小培养人伦基础:国际化与信息化音乐教育的应对

从小培养人伦基础:国际化与信息化音乐教育的应对

【摘要】: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建立一套文化,教育后代子孙怎样才能懂得“人伦”的基本道理。柯达伊还强调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本民族的音乐基础上。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音乐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分科教育所左右的。这一切,我想,都和这个分科教育的观念有关。

分科教育,顾名思义,是和整体教育相对应的,指分科而学之教育。所谓“科学”,其本意,即是指分科而学,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来研究。在现代教育中,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分科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吗?其实无论中外,头脑清晰的教育家都不是这么认为的。比如,20世纪70年代北美就出现整体教育(holism education)概念,整体主义的思考方式即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隆·米勒(Ron Miller,整体教育的核心倡导者)甚至认为由于整体教育革命的逼近,当代文化正经历着“范式转换”(paradigrn shift)。

整体教育认为,教育必须遵从人性优先的原则。学习,必须加深同自身、家庭、身边的人们之间的沟通;必须丰富自己同世界各地的人们、地球乃至宇宙之间的沟通。这种理念是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教育先驱者们所努力和躬行实践的。我国的教育理念更是自古如此。南怀瑾说过:“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建立一套文化,教育后代子孙怎样才能懂得“人伦”的基本道理。在音乐教育领域,对于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柯达伊与奥尔夫也都是惊人地一致,认为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柯达伊还强调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本民族的音乐基础上。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音乐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分科教育所左右的。这种教育观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掌握知识技能,音乐教育如果包含人的教育,那也是自然而然地包含在教音乐的过程中。鲍曼所批判的“掌握美好音乐的人自然是好人”的观点,其错误在我们的音乐教育领域里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问题。以至于出现了像药家鑫这样的钢琴神童,因缺乏基本的人伦和天良而成为杀人犯的案例,但这仍没有引起音乐教育界充分地检讨。(https://www.chuimin.cn)

这一切,我想,都和这个分科教育的观念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