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活动整合应用研究:库伯经验学习圈模型

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活动整合应用研究:库伯经验学习圈模型

【摘要】: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库伯在约翰·杜威、库特·勒温、吉恩·皮亚杰和卡尔·罗杰斯等20世纪著名学者将经验作为人类学习和发展的核心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经验学习圈理论[9]。同时,库伯的经验学习圈理论认为学习有两个基本的结构维度。图8.2经验学习圈理论图8.3SECI知识转换模型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库伯(Kolb)在约翰·杜威(John Dewey)、库特·勒温(Kurt Lewin)、吉恩·皮亚杰(Jean Piaget)和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等20世纪著名学者将经验作为人类学习和发展的核心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经验学习圈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ELC)[9]。经验学习圈理论认为人们学习的起点或知识的获取首先是来自人们的具体经验。经验学习的过程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括和积极实践等四个适应性学习过程构成的环形结构[10]。经验学习圈结构如图8.2所示。经验学习圈中,具体经验是学习或知识获得的起点,是人们通过做某事获得的直接感知经验,也可能是通过观察他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是观察和反思的基础;反思性观察是对具体经验进行争论、整理和分享等;通过同化和提取精化形成抽象概括的理论,达到对经验的升华和理论化;最后用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经验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同时,库伯的经验学习圈理论认为学习有两个基本的结构维度。一个维度称为领悟维度,具有两个经验掌握模式,即直接掌握具体经验和间接掌握经验,如观察或符号学习;第二个维度是转化维度,具有两个对立的经验转化模式,即反思观察转化经验和积极实践转化经验。

经验学习圈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是,教师培训设计人员在开发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混合式培训活动时,应当按照让教师获得具体经验——引导反思讨论——具体经验上升为理论知识——引导教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样四个步骤进行设计并实施,这样教师就参与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更好地保持学习成果。

图8.2 经验学习圈理论(www.chuimin.cn)

图8.3 SECI知识转换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