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论反对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活动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典型的学习者如中学生,其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并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中学生能通过假设分析问题,按照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并经过系列抽象逻辑思维过程来实现问题的解决。......
2023-11-07
IMS学习设计规范是由IMS全球学习联盟(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在2003年2月发布的,是建立在教育建模语言(Educational Markup Language,EML)基础上,整合和扩展了IMS现有的相关规范。学习设计是对学习者按一定的顺序在一定的学习环境条件中通过执行一定的学习活动进而达到特定学习目标的方法的描述[24-26]。规范由三个文档组成:学习设计信息模型、学习设计信息绑定、学习设计范例和实施指南[23]。
图2.6是学习设计规范概念结构图。在教学过程中,每个人(Person)被赋予某个角色,如学习者(Learner)角色或工作人员(Staff)角色。角色在环境(Environment)中实施学习活动、支持活动(Learning Activities/Support Activities),实现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达到预定的成果(Outcomes)。活动可以有效组织形成活动结构(Activity Structure)。环境由学习对象(Learning Objects)和服务(Services)组成[26]。学习对象是指在学习活动和支持活动中使用的可重用内容,如Web课件、电子书、学习工具、试题等。服务是用来支持教与学过程的工具,如聊天室、论坛和邮件等,通常集成在学习管理系统中。服务可分为四类:邮件服务、会议服务(实时会议、非实时会议和通知等)、监控服务和搜索服务。学习设计不仅能够选择性地使用服务,还可以根据需要整合服务。
图2.6 学习设计概念结构图
学习设计规范参考戏剧剧本概念。一般在学习设计的方法(Method)中描述一个学习设计如何呈现:一个剧本(Play)由幕(Act)组成;幕由几个角色演出,如学生参与讨论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论。每个角色在活动中都有自己的学习对象和服务工具[27]。当一个幕结束后,下一个幕开始;当所有的幕结束时剧本结束;当所有的剧本结束,学习设计结束,如图2.7所示。(www.chuimin.cn)
图2.7 学习设计中剧本的呈现结构
学习设计的实施则可以分三层:A层、B层和C层,其复杂程度依次增高。学习设计信息模型的大部分内容在A层中,主要有方法(Method)、角色(Role)、活动(Activity)、环境(Environment)等基本要素。B层除了A层的全部要素外,还增加了属性(Property)和条件(Condition)。条件表达式中使用了与个人和角色相关的属性。属性用来存储与角色和学习单元相关的信息,如学生的特征和偏好。通过条件判断属性变量里的值,以决定触发相应的活动跳转。这些结果和事件可以触发一个通知,使角色执行一项新的活动,因此能够记录输出和指导学习行为,定义更精细的序列化和交互性操作,体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属性”项用以描述控制变量,是监控、个性化、评价和用户间交互的关键部分。C层除了包含了B层的全部要素,还增加了“通告(Notification)”属性,它是由学习结果激发的。当产生某种学习结果时,通过“通告”影响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些角色的行为,起到反馈的作用,也可以提供对“事件驱动”能力的支持。
总之,IMS学习设计规范是描述学习设计和学习单元的教育过程建模方法。学习设计是指人们设计学习单元、学习活动或者学习环境的行为[27];学习单元是描述一门课程、一堂课或其他类型的学习和教学活动的抽象词语,学习单元由学习设计和学习对象组成。有效的教学依赖于课程(学习单元)的质量,而课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学习设计的质量。IMS学习设计规范提供了一种框架,可以让教师,尤其是网络教师全面而详细地设计和编辑课程,把学生和教师、学习活动和辅助活动、学习资源和工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有效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关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活动整合应用研究的文章
活动理论反对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活动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典型的学习者如中学生,其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并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中学生能通过假设分析问题,按照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并经过系列抽象逻辑思维过程来实现问题的解决。......
2023-11-07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设计指的是学习设计过程的结果,也就是说一个学习设计或学习单元。IMS的学习设计本质上是建立“学习单元”的模型。按照IMS的内容包装规范来描述的学习设计,即学习单元,它可以使用不同的元数据模型如学习对象元数据等。图6.14普通内容包装与学习单元结构的比较<学习设计>元素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描述已有轮廓的概念模型的元素,这些元素在信息模型文件中,与行为规范一起,有详细描述。......
2023-11-07
活动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意识与活动的辩证统一。活动理论为学习活动带来的并不是方法论的意义,而是作为一个清晰、明了的描述性工具。学习活动设计的任务就是对学习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学习活动的监测和评价是学习活动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包括课堂测试、学习者自评和教师评等评价方式,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图7.14基于活动理论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2023-11-07
基于学习活动的设计、监控、管理和评价等研究和开发的学习活动管理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教学设计思想的共享问题。学习活动管理系统为教师提供了在线学习活动序列化设计框架,从而真正满足了个性化教学的需要。目前,学习活动管理系统已经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二十多个国家得到广泛使用,包括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
2023-11-07
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涉及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等若干层面,学习任务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涉及学习活动的层次结构、学习任务与活动序列化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相关。图7.1学习活动的三层模型任务层是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有一定的粒度的子学习任务或子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活动层采用活动树描绘一个概念上的内容结构。簇是活动树的一个基本建构块,包含单亲活动和直接子活动,不包含后代的活动。......
2023-11-07
RLO-RAO应用模型中,学习对象和活动对象相对独立。学习管理系统使用元数据获得内容、组织、活动等相关信息。元数据也为学习活动自适应编排及学习对象的个性化调用奠定基础,可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编排及资源的智能推荐。图3.6学习任务、活动及资源的映射关系学习任务(事件)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定粒度的子学习任务或子问题,具有某种层次结构。学习活动通常采用活动树描绘一个任务完成过程所需要的活动或行为。......
2023-11-07
课程多元化改革的方向和意图是通过知识组织、呈现方式的改进,支持符合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的学习过程。学习性是指学生的学习内容应遵循知识的逻辑、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是学习者预期学习结果的序列化。知识的快速更新,需要新的学习资源组织方式。可重用学习对象的序列化及组织方法为我们构建结构明晰、智能检索的知识组织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3-11-07
加里培林从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出发,认为“学习是主体为了掌握处理事物的行动方式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学习活动设计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