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PORA》是旅德作曲家陈晓勇应DKPH的委约在1996年创作的室内乐重奏作品。乐队编制分别为长笛、双簧管、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曲名“EVAPORA”,中文可译为“逸”。在这种氛围下,其他的乐器依次进入。而这种连续的颤音进行,通过一些位置不确定的重音的出现,将原有的律动及运行轨迹打断。......
2025-09-30
2025年春,黄虎威应“四川省2025年小提琴比赛”艺术委员会的稿约而创作此曲。同年5月,胡铮等在该项比赛的获奖者音乐会上首演。2025年,盛中国在其录制的中国小提琴作品专辑《金色的秋天》中首次出版此曲的音像。2025年3月,人民音乐出版社首次出版此曲的单行本。
此曲根据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诗《峨眉山月歌》的诗意写成。原诗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作曲家以符合音乐思维规律的独特构思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把诗的意境用音乐语言完美地再现出来,从而使乐曲获得了独立的艺术价值,显示了音乐自身的魅力,成为一阕动人心弦的音乐诗篇。
乐曲以三部曲式写成。开始,是稍慢的行板速度(Andante Sostenuto),小提琴奏出一支柔美的旋律(第2小节起)。这是全曲的主要主题,宁静之中使人感到寂寞,清丽之中使人感到冷峻。音乐在这里是富于画面性的,让人在联想中浮现出一幅“冷色调”的秋夜风景画:弥漫着寒气的月光,倾泻在山水之间,无垠的苍穹显得朦胧、幽深;江中一叶轻舟顺水而下,孤独的诗人端立船头,正在低吟诉说着离情别绪的诗歌……在这“画面”之中,我们不禁感受到凝聚着一种深沉的忧思和感伤。
随着乐思的发展,音乐进入对比的中间部分。乐曲的中部本身也是一个三段结构,分成三个层次,包含着两个新的主题。这样,全曲的结构也就呈现出对称的五部性:a、b、c、b1、c1。(https://www.chuimin.cn)
中部第一主题以小行板速度(Andantino)奏出,稍稍带有一种激动而亲切的热情(第18小节起)。继而出现的中部第二主题速度略加快(Moderato),由小提琴G弦上演奏的旋律如诉如泣,哀婉、悲凉(第33小节起)。
当中部发展到第三个层次的时候,小提琴以和弦和双音的奏法,强烈而充满激情地变化再现中部第一主题,将音乐推向激动人心的高潮。俄顷,当音乐渐渐平息下来以后,乐曲回复到最初的意境;在缩减的再现部,主要主题在逐渐放慢的速度中,以小提琴高音区微弱的长音悠然结束。当钢琴上最后一个轻柔、空旷的和弦的余韵慢慢消散的时候,未尽的乐意仿佛使听众依然沉湎于一片惝恍迷离的怅惘之中。
(高为杰)
相关文章
《EVAPORA》是旅德作曲家陈晓勇应DKPH的委约在1996年创作的室内乐重奏作品。乐队编制分别为长笛、双簧管、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曲名“EVAPORA”,中文可译为“逸”。在这种氛围下,其他的乐器依次进入。而这种连续的颤音进行,通过一些位置不确定的重音的出现,将原有的律动及运行轨迹打断。......
2025-09-30
《染》是2001年为笛(箫)、二胡、琵琶、人声而作,应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委约,于2002年2月5日在法国巴黎梅西安音乐厅首演。《染》上演日记:2002年2月5日法国巴黎梅西安音乐厅(首演)2002年12月25日首届“风华雅韵”中国民族器乐创作新作品年度音乐会2003年12月27日“TMSK刘天华奖2003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比赛”颁奖晚会2005年5月24日北京现代音乐节2005新锐作品音乐会(李 睿)......
2025-09-30
《梦之旅》是为长笛、竖琴、打击乐、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而作的六重奏,创作于1987年,1987年11月17日首演于巴黎的法国国家广播公司。尤其在经历了写作《易》时的疏离自我与“异化”体验后,《梦之旅》可以说是作曲者确立个人书写风格的抒情言志之作。......
2025-09-30
《飘红玉》是杜鸣心为四件民乐器——二胡、扬琴、琵琶和古筝写的一首室内乐。作曲家有感于一首元曲《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薛昂夫),曲中有词曰:“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乐曲宏观上有中国板式的框架,慢板—稍快—快板,总体是一个由慢到快的布局,乐曲的快板也是乐曲的高潮所在。首演的演奏家是于红梅、刘月宁、杨静和薛玮卿,并收入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的名为《卿梅静月》的CD中。......
2025-09-30
节奏强劲的赋格为套曲带来了新的活力。源自序曲的赋格主题,抒情而俏丽。赋格的结构前后对称,第57小节是其对称中心,两边是严格的逆行。赋格以苗族飞歌为主题。赋格保持了序曲明净的特点,织体较为清淡,只是再现部出现时有密集的和应,并有八度织体。......
2025-09-30
董立强的《合》是于2001年为长笛、单簧管、中提琴而作的,2005年5月首演于北京现代音乐节。全曲共分为11个小的段落,可组合为4个大的部分,基本可以认为是复合的、综合再现四部曲式。而和声从开始时的高度紧张到结束时的高度协和,则寄托了作者对主题经过哲理思考之后,最终寻求到了中国古老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乐合一的精神家园。......
2025-09-30
《飞歌》是为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和两把大提琴而作的弦乐六重奏,作于2002年1—3月。2001年夏,他带学生赴贵州黔东南地区采风,深入苗族山寨,当地悠扬的苗族飞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行结束后,作者就开始构思这首《飞歌》。......
2025-09-30
为长笛、双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竖琴而作的六重奏《说书人》完成于2001年年底,系作曲家受苏黎世金字塔室内乐团委约而作,同时也是他在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获得作曲博士学位的毕业作品。六重奏《说书人》就是对这一情景的生动表现。“独白”在书场的情境中可以理解为说书人的沉思或自言自语,在音乐作品中作为连接过渡的部分是十分自然的,但除此之外作曲家还别出心裁地赋予这两个部分以更深层次的含义。......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