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美术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研究成果

小学美术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研究成果

【摘要】:(一)创建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学活动是非常需要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的,它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需要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环境。在小学实施开放教学,首先要打破课程内容仅限于教材的封闭性,不断开发新型的课程资源,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将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社会及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材上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当学生真正走到大自然深处领略到自然之美时,往往能学到教材上学不到的知识。

(一)创建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

美术教学活动是非常需要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的,它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需要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环境。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式教学环境,构建自主开放又具有秩序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发展,必须实施开放教学。在小学实施开放教学,首先要打破课程内容仅限于教材的封闭性,不断开发新型的课程资源,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将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社会及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材上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当学生真正走到大自然深处领略到自然之美时,往往能学到教材上学不到的知识。其次,要突破课堂教学形式的封闭性,创造开放性的教学空间,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工具,改变以往传统的课后作业形式,设置开放性作业,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共同组建开放性的教学评价机制等创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美术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教学,还可以分年级的组织外出参观美术博物馆或写生。再次,要打破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适当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亲手实践的主体作用来提高教学的效率。美术课是一项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亲身去体验,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收集材料,到制作草图再到完成作品都要亲身体验。例如,鼓励学生收集自己日常生活中一切废弃的材料,像废纸板、塑料瓶等,让废品变废为宝,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将自己内心漂亮的构思呈现在作品上。再通过自身审视自己的作品,增加艺术修养。美术基础教育的当前阶段,进行开放式教学应该以加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为核心,改革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符合校情的开放性教学实施策略。

(二)完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要求的指导下,大力开展美术课程乡土化教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让学生走进自然,贴近自然,不拘泥于课堂与书本。在美术教程新课程的改革下,教育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博物馆和参观艺术展览,这样一则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不再是“书呆子”;二则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三则弘扬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改革课本,增加很多本土地域性特色的课程,让学生对家乡有着更为全面的了解,也增加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加大多媒体教学的力度,网络覆盖全校,让更多信息更为容易地引进课堂,这可以极大地充实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都能愉悦的接受文化知识;从学生的身边所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来发现周边所感兴趣的事物,去学校周边写生或者去动物园,这样也使同学之间变得更为团结、更为友爱。

要做到教学资源的完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拘泥于教材,使知识变“活”。教材上所讲述的课程是呈现在书本上“死”的文字,如果照搬书本,就会使讲课变得非常的单调、乏味,使学生很快就会忘记书本所讲课程。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必须让书本上“死”的知识变活,在上课时,增加学生喜欢的因素,动画、歌曲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渗透知识,由一个知识点引申另一个知识点,通过叙事的方式讲述知识,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性;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用抛砖引玉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创作作品,整个创作过程,他们都有参与,而且他们还是主角,教师是配角,以激发其创作热情。整个过程分组讨论,群策群力,增加集体凝聚力。在评价环节增加自我评价,锻炼其语言逻辑性也让教师真切地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的世界,以更好地贴近学生,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www.chuimin.cn)

(三)改变传统单一的美术评价方式,发展多元化的美术评价方式

对于传统的教学评价,仅仅是在作业本上对其美术作品评价“优”“良”“及格”“不及格”很难对学生创作进行鼓励,得了“优”开心一下,也不能让所有人知道,不能充分地激发其学习的信心与积极性;得了“良”和“及格”的小朋友一般对此没什么感觉,觉得自己就是很机械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得了“不及格”的小朋友会很不开心,教师也不告诉他问题所在,就让他继续差下去,慢慢地更使其丧失学习的信心。

对待传统教学评价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必须对其避免并进行更正,要实行奖励政策,但注意的是这不是奖惩制度,对学生要集星星制,无论如何任何学生都会有星星,优秀的就多,作品不是很好的孩子,教师一定要私下里对其进行指导,但不带有批评的口吻,是鼓励的态度,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不好的原因,并一定相信他以后可以做得很好。让每一个孩子都要在班级里面讲述一下自己创作作品的过程,并使其分组讨论,群策群力,增加其集体的凝聚力,增加同学之间的友爱。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非常简单和便宜的东西就会让纯真的学生感到高兴,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