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学业辅导的核心是使每个学生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最有效的学业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学生学业辅导具体包括环境适应辅导、学习方法辅导、思想意识辅导、发展规划辅导等多个方面。目前世界上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潮流是将学业辅导视为一种发展性辅导,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025-09-30
陆云泉
前段时间读了日本作家黑岩祐治的《全世界都想上的课》,深受其老师乔本武教学思想的启发。
乔本武,在一所私立学校从教70多年,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小说《银汤匙》自编校本教材,他的每一届学生都用这套教材。当然,在每届学生使用之前,乔本武都会根据上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修订。
乔本武采取自创的“绕远”“跑题”“走岔道”课堂教学法教授学生。
“绕远”,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时采用“漫阅读”法,多迂回,即引导学生往远处走,在各种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乐趣,在诸多坎坷碰撞中培养学生真正的学习能力。
“跑题”,即和孩子们一起在课堂上由此及彼地联想、想象,拓展、补充学习内容,给人以不着边际感,逼着孩子们实践语言、深度思维、建构言语,提高学生真正的语言能力。
“走岔道”,即指导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走直道、正道,多走弯道、岔道,从而提高学生真正的、生存的必需能力。
乔本武是一位有能力满足包括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期待的老师。他教学有创意,做人有个性,课堂有笑声,生活有味道,做事肯钻研;他善于挑战自我,拥有丰富的自我世界,能够让自己的授课于20年后大放光芒。同时,他也是一位有着坚定的教育信念、如火般的教育热情,与学生时常发生各种思维、心灵碰撞的老师。
乔本武,改变了他的一届又一届学生的人生,很多学生因他而实现了梦想。他是学生的经师、人师,更是学生的恩师。他为我们为师者提供了榜样。(https://www.chuimin.cn)
我们都知道,经师易做,人师难为,至于当学生的恩师,那将是为师者的一种愿望、理想和追求。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能成为学生的恩师?非得做到像乔本武那样吗?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碰到恩师,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学生的恩师。“恩师”,顾名思义,与学生有恩的老师,是极个别学生对极个别老师的敬称。因为这个老师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对他的人生抉择起过关键作用,让他挂怀、难忘一辈子,这个学生为了感激这位老师,于是称其为恩师。换言之,学生称自己老师为恩师是有着自我个性化的条件的,黑岩祐治称乔本武为恩师,原因是乔本武让他走上了作家之路,是乔本武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是乔本武在关键时刻给予了他人生的温暖。
恩师,不同于血脉相连的亲人,不同于志同道合的朋友,恩师是学生生命中最关键的那个人。
那么,对于广大的普通教师而言,有没有能从若干个“恩师”楷模中找到可借鉴的地方呢?以便主动锤炼自我,朝着做学生恩师的目标奋进。
新教育的倡导者朱永新先生认为教师职业大致有四种境界:第一,做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二,做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用心爱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第三,做让学校引以为豪的老师,学校以之为荣,不可或缺;第四,做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做大学问,成大师。
这无疑为我们教师的职业追求提供了标准。
我们可能穷其一生也很难达到如此的高度,但不影响我们学做学生的恩师。我们可以从做一个有教育理想并不懈为之努力的老师开始。我们可以做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做一个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积极创作的教师,做一个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始终燃烧着激情的、心中有爱的、有创新创造愿望的老师,做一个善于给孩子时间、空间和心灵自由的老师,做一个能与孩子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做一个能和学生一起晨诵、午读、暮省的老师,做一个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腹中有诗、梦中有远方、指上有金的老师。
相关文章
高校学生学业辅导的核心是使每个学生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最有效的学业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学生学业辅导具体包括环境适应辅导、学习方法辅导、思想意识辅导、发展规划辅导等多个方面。目前世界上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潮流是将学业辅导视为一种发展性辅导,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025-09-30
在办理真实案件的过程中,诊所学生的能力得以检验,即使在不能独立办案的情形下,有教师的直接指导,诊所学生仍然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他们在当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2025-09-29
金·比尔登的这番话一语中的,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过多地强调课堂的技巧、方法与模式,课如何上,需要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实施方法、练习内容,都有固定的套路,即使有所差别,也多半大同小异。金·比尔登提出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金·比尔登的创意让教学变得丰盈而多彩,只要我们的教师愿意创新,愿意改变,我们的课堂同样会因创意而精彩。......
2025-09-29
我曾经修改过一位老师的文章,文章主要内容是讲他接了一个新班级,学生都很自卑,不敢在课堂上举手。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让学生慢慢敢于举手回答问题。我感觉这个题目太空太大,建议标题定为“教育就在‘举手’之间”。这里的“举手”具有多重含义,比较切合文章的内容。那些能够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还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题目才是好题目。......
2025-09-30
陶绍忠在调到曾家岩小学当校长不久,就看到了这样的教育弊端。深谙教育之道的陶绍忠认为,学生的任务不只是学习,而更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有一技之长,在学习期间也应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引下,陶绍忠决定推行特长教育,不能将学生的成长仅仅局限于试卷上干瘪的分数,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陶绍忠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且始终认为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2025-09-30
经教学实践研究表明,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并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提出“五个允许”:允许学生答错重答,允许学生补充答案,允许学生发问,允许学生辩论,允许学生指正老师的错误。......
2025-09-29
建立亲密感,这是金·比尔登在书中第一章节所展现的内容,她认为:“一旦同他人建立关系,我们就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将潜能发挥到极致。”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密感,如何使学生真正地爱上教师,并爱上教师的课堂,从而爱上学习,这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与努力实践的课题。与学生建立亲密感,首先应当尊重学生,时刻将学生放在第一位,让学生的人格尊严得到充分的呵护。......
2025-09-29
这样的变化,不但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更体现了练习题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的练习效果进入最佳的状态。总之,我们在安排课堂练习时,要慎重选择,多方考虑,绝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要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