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秦皇岛历史名校|产教融合服务地方

秦皇岛历史名校|产教融合服务地方

【摘要】:学校党委一直把推动“校地校企合作,服务秦皇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领导到广大教师在“高职院校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理念上形成共识,率先制订出《服务秦皇岛五年行动计划》。2016年,学校召开首届服务秦皇岛校地校企合作项目对接会。2017年,学校出台《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管理办法》,并将服务秦皇岛发展作为教职工职称评聘的主要条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08年1月18日,“河北省建材职业教育集团”在秦皇岛大酒店举行成立大会。

2007年9月7日,河北省教育厅同意由学校牵头组建“河北省建材职业教育集团”。2008年1月18日,“河北省建材职业教育集团”在秦皇岛大酒店隆重举行了成立大会,这标志着河北省建材职业教育开始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集团创新组建模式,采取“1+6”行业指导型;创新工作体系,形成6方成员单位、5个委员会、2个中心的“652”型;持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为企业培训员工5000人次,形成专利技术100多项,实施技术服务200余项;建立了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制度。2018年,集团组织了玻璃行业企业调研活动,编制了《玻璃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产业链与教育链对接。集团“四方联动、多元合作、跨域共享、协同育人”的产教融合案例入选教育部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汇编。

2016年,学校建成被评为“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园给予在孵化期间的初创项目一定的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模拟市场环境,辅助大学生创业者补齐创业初期短板,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平稳渡过初创期,最后汇入市场浪潮,从而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至2018年,有47个项目入驻创业园并成功孵化,每年在校大学生自主创办经济实体10余个,带动300余名学生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6年,学校与沙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沙河市聚美同创玻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全国首家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现代玻璃学院,成为当年玻璃行业十大新闻之一。学院积极探索“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班级管理实施企业式管理,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室、融入班级、融入学习过程中,培育企业工匠,打造行业精英。学生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社会服务能力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得到玻璃行业的认可。目前,学校拥有国家财政支持的建筑装饰材料检测实训基地,以及耀华玻璃集团、冀东发展集团、中国南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99个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专业依托河北建材职教集团平台,充分发挥集团优势,与集团成员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三双一全”的新时代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导学—自学—互学—助学—督学”五环联动为指引的“九化归一化”教学模式;通信技术专业与企业共同发起多家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众企”联盟育人模式,以“三段四双”人才培养方式实现了人才培养进出一条线;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确立了“一目标、二岗位、三阶段、四主线”的精准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商务专业以“顶岗不离校,工作即课程”的基本理念,形成了“老生做老板,新生做学徒,教师是师傅”的“校园式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www.chuimin.cn)

学校和地方只有深度合作,才能形成共生共荣、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学校党委一直把推动“校地校企合作,服务秦皇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领导到广大教师在“高职院校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理念上形成共识,率先制订出《服务秦皇岛五年行动计划》。学校集聚多方优势资源,建立服务平台,全力打造社会服务团队,在驻秦院校中带头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量身定制了“十大工程”和“50个重点项目”。

2007年7月24日,学校与河北新奔腾软件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字仪式。

2016年,学校召开首届服务秦皇岛校地校企合作项目对接会。2017年,学校出台《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管理办法》,并将服务秦皇岛发展作为教职工职称评聘的主要条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先后与秦皇岛耀华玻璃集团、秦皇岛市政建设集团等7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服务协议。近年来,学校完成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项目超过500项,在服务秦皇岛玻璃建材产业创新发展、秦皇岛建设国际滨海休闲度假之都、秦皇岛现代建筑产业科技创新、秦皇岛小微企业保质增效、秦皇岛健康产业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