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主观辩证法:语言的哲学与进步

主观辩证法:语言的哲学与进步

【摘要】:由于语言是人类主观处理的客观物质表达方式,因此,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主观辩证法可以说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哲学,是用来比较和表达各种语言进步程度的一门学问。由于可以进行主观虚构,而主观虚构的数量可以是无限的,因此主观辩证法的研究范围也可以是无限的。

当我们把自然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三种当代辩证法的存在形式相互区别并对立起来的时候,主观辩证法是指研究和论述人类进行主观处理及其语言表达现象的一门学问。由于语言是人类主观处理的客观物质表达方式,因此,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主观辩证法可以说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哲学,是用来比较和表达各种语言进步程度的一门学问。

哲学研究与文学创作不同。文学创作直接追求的是理想。文学创作可以天马行空,随意设想。正如年轻的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颖最近所说的,“一个小说往往能够有多个合理的结局”[3],别人不能说该小说写得对还是不对,只能说该小说写得好还是不好,符合不符合自己理想和期望,等等。所以说,文学创作是最为自由的。而哲学却不能这样。哲学直接追求的是真理,而且是绝对真理。哲学对同一个事件,或者说同一个客体,只能追求一个在当时看来是最为合理、最合乎逻辑,也就是当时看来最符合当事者最大利益的答案,并且许多人都可以对该答案置喙臧否,说该答案到底是对还是不对,等等。

在对待同一件事上,对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说,绝对真理只能有一个。而每一个绝对真理的确定,又都是要经历命题、论断、相对真理、绝对真理这一系列过程的。也就是说,每一个绝对真理都是在当时的时空条件下,由命题、论断、相对真理转化而来的。每一个绝对真理,都既是命题和论断也是相对真理,只是由于当时时空条件的限制,它才转化成绝对真理。这一时空条件,指的就是当时思维者和实践者所处的主客观历史条件,以及当时思维者和实践者的最大利益之所在。

所以说,哲学的存在和发展,是受到许多自然科学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存在和发展制约的。当然,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法律思想来说,哲学又要自由许多。这是因为,尽管哲学的存在和发展是受到许多自然科学、经济和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存在和发展制约的,但是哲学到底还纯粹是人类头脑的产物。所以哲学这一意识形式,与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法律思想等意识形式相比,它与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距离又远了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法律思想,是要与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直接联系并直接被现存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所制约的。相对于哲学,自然界和社会个人与阶级阶层的对立面都是非常有限的。而哲学则可以超越现存的自然界与社会现象,去想象和描绘一些现存的自然界与社会所没有的东西。这是因为,人们在主观思维的过程中,可以使一个概念与无数多的概念相对立,还可以进行主观虚构。由于可以进行主观虚构,而主观虚构的数量可以是无限的,因此主观辩证法的研究范围也可以是无限的。

不过,我们今天特别强调主观辩证法是用来表达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语言与其他主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各种语言进步程度和优缺点的一门学问的历史背景是,当前世界经济正经历经济一体化过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政治法律制度也将经历一体化过程。而为经济发展和政治法律制度存在和发展服务的官方文字语言,也将经历一体化过程,就如当年秦统一六国之后,书同文,统一全国的官方文字语言一样。而在世界文字语言一体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母语成为唯一的官方文字语言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核心利益。而相关的各民族必然都想使自己的母语成为唯一的官方文字语言。为此,相关的各民族必然会发生激烈的争论、暴力冲突乃至战争。为比较顺利地实现全世界文字语言一体化,尤其是官方文字语言的一体化,尽量减少暴力冲突和战争,我们需要从哲学方法论角度概括出,并说明每一种目前使用人数较多的文字语言的优点和缺点,最后逐渐选出或者是改良出一种既易学易懂易记,又能最有效表达各种文化现象的文字语言,作为全球占主导地位的文字语言来使用。而且这种改良出来的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文字语言,必须是一种在现存人类共同体中使用人数非常多的一种文字语言,如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德语,等等,而不能像从前人们生造出来的世界语那样,毫无生命力。其实,这也是一件世界历史必然经历的事件。不论每个人的母语是什么,不论每个人是多么热爱自己的母语,但在历史发展规律面前,不论是个人、民族或是语言共同体,都无法螳臂挡车,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从20世纪初开始,世界哲学界开始逐渐重视语言哲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这一世界历史必然经历的事情,各民族只能采取提前计划好对策,以便尽量地保护好本民族的各项利益的态度,而不是阻止其发生。而且这件事也是关系到世界上每一个活着的人类个体的事情,无法保密,只能公开讨论。

同时,随着以计算机为工具和基础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对人类是如何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上来思维一个命题/推理理论体系是否是正确的,或者是对人类实践有指导意义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这一问题也将变成主观辩证法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论题。这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我们尽可能地解决好这一问题。(www.chuimin.cn)

【注释】

[1]《词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225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61-386页。

[3]《80后女科学家被称“北斗女神”:另类科普迷倒中学生》,《百度新闻》,发稿时间:2017-02-27,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