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面所说的,生产载客汽车的群体实践就是由所有参与生产载客汽车的个体实践构成的。这种认识和表述,也是符合人类实践和认识发展实际历史情况的。从辩证逻辑的角度来看,群体实践、合作/协作与分工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连续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人类的群体实践就是经过这一系列中间环节,最后落实到其自然物质载体——个体实践身上,从而使人类群体实践最终得以实现。......
2023-10-26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例如,2016年3月,美国谷歌公司用其编写的阿尔法围棋比赛程序(阿尔法狗Alpha Go)与当时世界上十分有名的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进行了一场五番棋比赛。在减少了一些常规比赛规则,主要是在不允许打劫的情况下,谷歌阿尔法围棋比赛程序以四胜一负的成绩取胜。为此,有人开始预测,用不了多少年,机器人将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并有人开始研究起机器人的权利。
笔者认为,这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因为,从整体上看,计算机思维永远超不过人类思维。
电脑人工智能永远超不过人类智慧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人类思维具有既是个体思维,又是群体思维的二重性,或者是二重功能。人类思维具有的这一二重性,或者是二重功能,是通过人类的思维分工来实现的。人类的思维分工又是与人类的群体实践紧密相连的。人类自诞生以来,他们的实践和思维就是一种群体实践和群体思维,人类可以根据历史条件的发展,不断自主扩大和改善他们的群体实践和群体思维,这一点是任何单个机器人或者是任何机器人群都无法自主学会和自主操作的。有外国专家指出,电脑人工智能永远超不过人类智慧的根本原因就是,电脑永远解决不了一部独立电脑说服另一部独立电脑来听从自己指挥的问题。更不用说,制造出电脑和编制出谷歌阿尔法电脑围棋比赛程序这两件事,本身就是群体实践和群体思维的结果。(www.chuimin.cn)
当然,每个人的个体大脑在许多方面的功能都不如单部电脑,而且永远也赶不上单部电脑。如在单纯的大数据计算、机械性记忆和文字图像检索等方面,个体大脑的能力恐怕永远也赶不上单部电脑。否则的话,人们也不会去生产和应用什么电脑了。但这已超出本书论述的范围,此处不赘述。
有关主观辩证法公理化的文章
如上面所说的,生产载客汽车的群体实践就是由所有参与生产载客汽车的个体实践构成的。这种认识和表述,也是符合人类实践和认识发展实际历史情况的。从辩证逻辑的角度来看,群体实践、合作/协作与分工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连续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人类的群体实践就是经过这一系列中间环节,最后落实到其自然物质载体——个体实践身上,从而使人类群体实践最终得以实现。......
2023-10-26
从古希腊起,“实践”就是哲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毛泽东也非常重视实践概念,曾撰写著名的《实践论》一文,重点论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今的中国哲学界,实践这一概念与理性活动这一概念的含义几乎是一致的。这一观点更加符合人类理性活动的特征。[4]而且国内哲学界至今还未在实践的定义问题上取得较为统一的认识。因此,笔者觉得目前还是应当从对当代实践概念的正确界定谈起。......
2023-10-26
在与主体、客体、主观这三个概念相对立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这几个概念的内容相互排斥的情况下,客观是指与正被主体加以主观处理的客体相关的各种因素和物质存在的总和。反过来说,客观实践活动之所以在有的语境下被称为客观处理过程,就是因为实践活动具有离不开人的肢体活动这一能被人类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特征。因此,客观在现当代汉语的语境中,有时是指人类所进行的客观处理过程,即实践过程。......
2023-10-26
二律背反是西方哲学界将矛盾现象归结为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或者是一个重要的思维环节。在西方哲学界,康德最先将在人类的认识领域普遍存在着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或者说完全对立的观点和解释的现象概括为二律背反。[2]康德所提出的二律背反概念,对主观辩证法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康德将上述截然相反的概念也称作矛盾和对立,也就是二律背反。......
2023-10-26
当代实践概念所处的第二种对立状态是实践与意识之间的对立。也就是说,人们设立这一对立的目的是要了解人类理性活动内部的自身差别问题,使人明白要发展实践就需要发展理论的道理。人类实践总是要在一定的认识和理论指导下进行。所以说,高水平的实践来自于高水平的认识、高水平的理论,或者说高水平的意识。......
2023-10-26
主观处理的客体化过程,是指人类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变成能够被实践者自身和其他相关人士的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过程。主观处理的客观化过程,还有人类通过语言,将我们的知识和意图传达和传授给其他人类个体的过程。前已述及,人类进行主观思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自身的客观实践。......
2023-10-26
当代实践概念所处的第三个对立状态就是把实践作为一个属概念,与其种概念/存在形式/种项/外延/子项进行对立,如把实践与生产活动进行对立、把实践与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进行对立、把实践与科学实验进行对立、把实践与消费活动进行对立、把实践与人类婚配活动进行对立,等等。这也是哲学界目前始终说不清楚实践到底为何物的关键之所在。......
2023-10-26
在几何学中,人们虚构没有面积的点、没有宽度的线、没有体积的面,也是使用主观否定方法的一个存在形式。再如,生物学界所说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等级,都是需要经过人类主观处理过程,并在人类主观处理过程中才能产生的概念和范畴。换句话说,离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主观辩证法本身最近的属概念就是主观处理。笔者认为,这里的“道”,指的是人的主观处理。......
2023-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