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组成要素,它们以网状和线状形式将整个城市绿地连成一个整体,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形成生态廊道,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城市道路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与其外围自然生态系统间物质及能量流动的主要通道。道路绿地的建设有利于形成绿色的生态廊道,保证这种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2025-09-30
5.1.1 应制定绿色交通专项规划,促进绿色交通出行。
【条文说明扩展】
绿色生态城区应鼓励人们绿色、低碳出行,城区交通规划应遵循上位规划,分析本区内的交通需求与交通特征,对如何降低交通碳排放与提高绿色交通出行量提出指导性措施及总体控制要求。
城区绿色交通专项规划内容应包括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停车设施规划等内容,具体编制可参照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规划概况:包含区域交通背景、项目概况、规划范围及年限、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依据等,规划目标中应明确绿色交通规划指标。
2.交通需求分析:包含城区交通现状、城区未来交通生成与吸引、城区未来出行分布、城区未来交通方式划分及分配、周边交通影响等方面的预测与分析。
3.交通组织规划:包含对外交通、对内交通等内容。
4.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包含城区道路系统等级结构规划、各级道路网络布局、红线宽度、竖向规划、断面布置、交叉口形式和交通稳静化等内容,并统计和计算规划指标。
5.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包含TOD(公交引导)发展策略研究、公共交通方式和网络布局、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公交枢纽和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公交运营组织等内容。
6.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包含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自行车租赁系统、慢行廊道系统等内容。
7.停车设施规划:包含公共停车换乘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社会停车场、充电桩设施、停车配套设施等内容。
8.智慧交通规划:包含道路监控、智慧公交、智能停车、智慧管理等内容。
9.保障措施:为落实绿色交通相关内容,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应提出具体的管控措施,以及实施计划、近期建设内容等。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规划设计、实施运管评价。
如果综合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成果中包含绿色交通相关内容,则可不必另外编制绿色交通专项规划;若综合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中无绿色交通相关内容,则应编制绿色交通专项规划。(https://www.chuimin.cn)
规划设计评价查阅综合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或绿色交通专项规划等文件,审查其中绿色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停车设施、智慧交通等)相关的内容。
实施运管评价查阅城区交通年度评估报告,并现场核查。交通年度评估报告应对城区道路系统、公共交通、慢行交通、新能源交通、智慧交通、停车设施等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处理交通数据、交通事件记录、投诉反馈意见等信息资料,综合评估城区交通水平、运行情况,对城区交通发展方向提出优化建议,助推城区交通朝畅通、便捷、绿色方向发展。
5.1.2 应制定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条文说明扩展】
城区建筑应在全过程贯彻绿色低碳理念,规划设计阶段应合理确定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及控制指标。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目的是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从宏观到微观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指导。近年来,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BIM、健康建筑等绿色生态理念不断涌现并开展相关实践,绿色建筑概念在不断拓展和延伸,城区在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时应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并结合相关政策、标准规范要求合理进行规划。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目标应符合现行绿色建筑相关强制性政策和标准的要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项目概述:包含绿色建筑发展背景和趋势、项目概况、编制原则、规划目标、规划期限、规划范围、规划内容和规划依据等。
2.目标定位:结合上海市及所在区绿色建筑政策要求、上层规划条件、建筑建设布局及规划理念等,合理制定总体目标(如绿色建筑比例、健康建筑比例、装配式建筑比例、全装修建筑比例、BIM技术应用率等)。
3.规划布局:根据城区功能定位、经济发展、资源条件、交通区位、生态环境、开发主体等因素,将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开展绿色建筑、健康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等规划布局工作,明确不同地块的绿色建筑指标(如绿色建筑等级、健康建筑等级、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全装修建筑等地块指标)。
4.绿色建筑适宜技术:根据城区不同类型建筑(改造、新建或商业、办公、居住、酒店等),或不同等级(基本级、一星、二星、三星)建筑,结合总体目标、地块绿色建筑指标制定适宜的技术。
5.管控措施:制定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绿色建筑在项目立项、土地出让或划拨、设计方案审核、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绿色建筑相关指标的实施。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规划设计、实施运管评价。
规划设计评价查阅控制性详细规划、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等文件,审查绿色建筑规划目标、规划布局及管控措施等。
实施运管评价查阅城区绿色建筑实施评估报告、绿色建筑推进管理文件等,审查绿色建筑规划方案实施情况,包括各星级绿色建筑数量、运行效果等内容,并现场核查。
相关文章
城市道路交通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组成要素,它们以网状和线状形式将整个城市绿地连成一个整体,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形成生态廊道,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城市道路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与其外围自然生态系统间物质及能量流动的主要通道。道路绿地的建设有利于形成绿色的生态廊道,保证这种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2025-09-30
道路红线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图8.1规范道路平面图中心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中心岛用地。通透式配置绿地上配置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在0.9~3.0 m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
2025-09-30
3)森林公园规划流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流程与风景名胜区规划流程类似,主要由资源调查分析、编制可行性研究文件、总体规划、方案决策、管理实施规划编制5个阶段组成。功能分区根据《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及森林公园综合发展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因地制宜设置不同功能区。现行《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未对游人人均合理占地指标做出规定,可参考现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范》中的相关指标。......
2025-09-30
在已有动物园的城市,其综合性公园不宜设大型或猛兽类动物展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对景区的划分、景点的设置、出入口位置、竖向及地貌设计、园路系统、河湖水系、植物配置、主要建筑物及其风格、规模、位置和各专业工程管理系统等,作出综合规划设计。在地形变化大、平地面积较小的地方,可以采用自然式布局,用园路进行联系,各种功能设施与自然风景相映衬。......
2025-09-30
统一规划,同步建设道路绿地规划建设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同步进行是保障城市道路绿地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留出足够的用地进行道路绿地建设,使道路绿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景观。体现城市文化历史及地方特色道路绿地的建设应与城市的文化及历史气氛相适应,承担起文化载体的功能。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2025-09-30
制定配套执行文件,可以针对《科技基本计划》的重点目标任务展开详细的专门论述,有利于科技规划主管机构对规划目标任务的组织实施进行更加精细和充分的设计与部署,也有利于各类科技规划执行主体准确领会和贯彻落实规划的目标任务,还有利于对规划执行情况开展有效的监测评估和考核,为科技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09-29
各防护林因结构不同,其防护功能有所差别,营造防护林时,应综合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场地现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林带结构。林带树种的选择以深根性的或侧根发达的为首选,以免在遭遇强风时被风吹倒。由于浓缩气流力量强大,林带下部气流穿过树干时,风速略有增加。在风害不大的壤土耕地或风速不大的灌溉区,或没有台风的水网区,适宜采用这种结构,在一般平原农业区也可采用这种结构的林带。城市道路防护绿地是......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