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江碧水润紫荆:昨天、今天、明天的光彩依然

东江碧水润紫荆:昨天、今天、明天的光彩依然

【摘要】:东深供水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有一条主线始终没有改变,这就是坚持一心一意抓供水生产,不断提高两个效益。如此大的供水工程如此多的各种设备,能否安全地正常供水,不仅关系到香港、深圳两地人民的用水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的信誉和民族的利益。东江水不舍昼夜已经流了32年,她还将依然多情地流下去,把大陆人民的深情流向东方之珠香港,流向六百万香港人民的心中。

东深工程从首期工程至今,进行了三次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的扩建,建设期长达16年,供水工程首期施工和扩建虽然过去了,但首期施工和扩建中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没有过时。现阶段,一个企业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在前进的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弘扬东深精神,坚持艰苦创业,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经受住种种风险的考验,这是每一个企业建设现代文明企业所必需的一种精神力量。

东深人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企业活力的大小,是由人,即企业全体职工的活力大小决定的。人的活力是企业活力之本。社会主义企业精神正是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出发,融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为一体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信念和决心的集中反映,从而使职工产生一种使命感、荣誉感和紧迫感。这种经过凝炼、升华的群体意识,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关系到职工的前途,对人心有着极大的吸引和凝聚作用,对职工的思想、行为具有巨大的感召和导向作用,对职工的积极性有着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企业精神作为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振兴企业的强大动力,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所证实。

近几年来,东深供水局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东深人把培养东深精神与企业的双重职责融为一体,用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全体职工凝聚起来;企业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双丰收。用社会主义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拓进取的竞争精神、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把全体职工武装起来,既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动力,又能培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风尚和劳动态度,树立高尚的情操、人生价值观,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东深供水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有一条主线始终没有改变,这就是坚持一心一意抓供水生产,不断提高两个效益。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即使在中英关系出现困难的时候,东深工程都确保了安全对港供水。1988~1991年,粤港连续4年大旱,为确保香港用水,一面抓技改,挖掘生产设备潜力超负荷抽水,一方面控制深圳及沿线用水,平均每年增加1亿立方米的协议外供水,满足了香港用水需求。广大东深职工确立了“东深水是政治水、经济水、生命水”的观念,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集中力量发展供水生产,发展生产力。东深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加快水利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建立发达的广东水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深供水工程拥有22座抽水站、6座拦河闸坝、2座中型水库、3座电站、5个供(管)水站、15公里长的人工渠道、45公里的输水河道、6.42公里长的大型输水隧洞以及配套专用输变电工程。抽水机设备装机容量达8.18万千瓦,年供水能力达17.43亿立方米。如此大的供水工程如此多的各种设备,能否安全地正常供水,不仅关系到香港、深圳两地人民的用水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的信誉和民族的利益。长期以来,东深人建立健全了工程运行管理制度,保障维修服务,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有效地保证了机电设备和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保证了安全生产对港深供水任务的完成。(www.chuimin.cn)

歌曲唱到“多情东江水,日夜向南流。”东江水不舍昼夜已经流了32年,她还将依然多情地流下去,把大陆人民的深情流向东方之珠香港,流向六百万香港人民的心中。

(李健辉)

原载1998年《罗湖综合性文艺》双月刊第1、2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