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不足,华中传播研究第八辑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不足,华中传播研究第八辑

【摘要】:在中国知网搜索“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教学”相关词条,得到的文章少之又少,且文章大多数为“高校思政教育”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论述,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题相偏离。[9]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以长江大学为例》一文中,刘远军则指出,媒介素养课程质量的提升,需要提升师生们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力争学以致用。[10]从上述媒介素养课程的具体实践中,可以发现两个问题。

在中国知网搜索“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教学”相关词条,得到的文章少之又少,且文章大多数为“高校思政教育”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论述,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题相偏离。

唐毅在《关于融媒体时代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思路的探析》中对教授媒介素养课程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要求,鼓励高校教师学习跨学科、跨媒体、跨文化的知识,与媒体合作,与传媒从业者沟通,从而引导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流程提高实践技能。[8]

有关在实践学习中提升媒介素养的具体方法,大多文献都是具体科研实践项目的记录与回顾。例如,西华师范大学的“创·中心”项目,尤其重视让大学生们成为各种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通过打造传统报纸、网络电台、影像工作室、新媒体工作室、朗诵配音协会等五大实践教学团队,让学生利用各媒体平台的优势进行新闻生产,从而提高媒介素养。[9]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以长江大学为例》一文中,刘远军则指出,媒介素养课程质量的提升,需要提升师生们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力争学以致用。[10](www.chuimin.cn)

从上述媒介素养课程的具体实践中,可以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媒介素养课程仍以聚焦第一课堂,即依据教学大纲在教室内进行的传统教学活动为主,对于第二课堂,即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培养的重视程度仍较少。第二,媒介素养课程的实践培养部分,只是以应用于新闻专业的本科生为主,而更多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与提高,可见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情况还有待改善。

因此,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次准实验研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格外重视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中实践的教学方法,将课程设置为面向众多非新闻专业学生的“同时核心课程”,试图找到大学生提升其媒介素养的具体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