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以脑科学为理论基础的主要表现为:研学旅行的分学规划充分遵循了人脑的发育规律;课程目标的设计则注重了左右脑的协调发展。研学旅行这种分学段的规划设计正是基于脑科学、认知科学、教育科学的原理,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活动规律。......
2025-09-30
关于研学旅行的分类可以根据教学、研究、运营等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为便于研究和匹配行业,我们借鉴教育部门和文旅部门重要文件中的一般做法,根据研学资源的类型和研学主题内容的不同,对研学旅行进行分类。
(一)依据研学资源的分类
文旅部门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将研学旅行产品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等五种,研学旅行也可照此进行划分。
1.知识科普型研学
主要包括依托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展览、动物园、植物园、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项目、科研场所等资源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
2.自然观赏型研学
主要包括依托山川、江、湖、海、草原、沙漠等资源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
3.体验考察型研学
主要包括依托农庄、实践基地、夏令营营地或团队拓展基地等资源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
4.励志拓展型研学
主要包括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大学校园、国防教育基地、军营等资源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
5.文化康乐型研学
主要包括依托各类主题公园、演艺影视城等资源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
(二)根据研学主题的分类
学校和教师组织研学旅行时要根据教学课程目标,并基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设计活动主题和具体内容,教育部也把具有主题课程作为遴选命名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的重要条件。据此,我们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将研学旅行活动分为六种类型,简要分述如下:
1.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研学
主要依托旅游服务功能完善的文物保护单位、古籍保护单位、博物馆、非遗场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单位开展的研学旅行,目的是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坚定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研学(https://www.chuimin.cn)
主要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单位开展的研学旅行,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
3.国情教育主题研学
主要依托体现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成就的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特色小镇、大型知名企业、大型公共设施、重大工程等单位开展的研学旅行,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基本国情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爱党爱国之情。
4.国防科工主题研学
主要依托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创新基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的研学旅行,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增强科学精神,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意识。
5.自然生态主题研学
主要依托自然景区、城镇公园、植物园、动物园、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海洋公园、示范性农业基地、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等单位开展的研学旅行,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6.劳动实践主题研学
主要依托工业、农业、商业或服务业的生产基地或产业园等资源单位开展的研学旅行,目的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尊重劳动的情感,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
(三)根据地理范围的分类
旅游学中按旅游者到达目的地的地理范围不同,将旅游活动分为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据此可将研学旅行分为国际研学旅行和国内研学旅行。
1.国际研学旅行
指青少年学生跨国境进行的研学活动,分为入境研学旅行和境外研学旅行,如短期留学、访问友好学校、冬令营、夏令营等。
2.国内研学旅行
指我国青少年学生在国内进行的研学活动,如冬令营、夏令营、游学、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旅游产品按时间分类的方法,将研学旅行分为研学一日游、研学三日游、研学五日游等。
在应用上述标准对研学旅行进行分类时,所划分出来的类型有交叉或重叠现象。这种情况表明,对研学旅行进行类型划分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出于教学、研究或运营的实际需要,不存在绝对的排他性划分。
相关文章
研学旅行以脑科学为理论基础的主要表现为:研学旅行的分学规划充分遵循了人脑的发育规律;课程目标的设计则注重了左右脑的协调发展。研学旅行这种分学段的规划设计正是基于脑科学、认知科学、教育科学的原理,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活动规律。......
2025-09-30
1896年,长崎县立长崎商业学校到中国上海进行修学旅行,这是日本首次的国外修学旅行。一方面,日本中央政府明文规定各级教育必须开展国内外修学旅行,并且制定了相对完善的修学旅行相关政策。其主要职能是协调与相关利益部门的关系,通过各类调查为学校、业内提供交通、安全、费用、基地和理论研究等修学旅行信息,并处理相关的申诉和请求,监督保障活动质量。......
2025-09-30
2016年被称为研学旅行的元年,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017年被称为研学旅行的推广年,各地研学旅行政策密集出台,研学旅行成为新的行业热点。2018年是研学旅行脚踏实地的实践年,从全国各省的广泛响应,逐步向市县推行,诞生了多家研学旅行公司、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公司。研学旅行在全国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
2025-09-30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自然主义教育的形式,是隐性的生态教育,体现为自然秩序遵守、自然本性遵从的教育观。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知行合一的生活情景化教育,是隐性的德育教育,体现在研学旅行中就是学生在自然中认知自我、在社会中塑造自我、于人格化中实现自我的教育观。研学旅行作为一种释放天性的体验式教育,是显性的实践教育,体现在研学旅行的跨学科性、主动实践性、动态开放性的教育观。......
2025-09-30
如2003年上海成立了中国首个“修学旅行中心”,该中心组织编写出版了《修学旅行手册》一书,倡议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联合打造华东研学旅行文化游黄金线路。同时明确了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活动形式,是“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至此,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以完整的课程化方式嵌入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的课程体系中。......
2025-09-30
中国的研学旅行产品存在着产品单一、质量差,过于追求功利性等问题。当前,中国的大、中、小学生人数有2亿~3亿,社会各界都逐渐认识到了发展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庞大的市场和良好的时机给中国的研学旅行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然而,目前这类高素质人才在中国旅游市场上十分缺乏,需要加强对研学旅行专门人才的培养。......
2025-09-30
古代游学的主体主要有士人阶层、僧侣阶层和贵族子弟等,最早的标志性人物当数春秋时期的孔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定公十四年,55岁的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此举开启了中国古代游学之风。图1-1孔子周游列国,堪称中国古代“游学”的鼻祖隋唐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为游学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他将士大夫之游分为游观、游士与游历。......
2025-09-30
(一)欧洲研学旅行历史悠久作为现代旅游业诞生地的英国,一直以来就有崇尚研学旅行的风气。英国所谓的“大陆游学”,实际上就是研学旅行。在法国研学旅行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念或者教学方式。美国的研学旅行起源于1980年美国的“探究式学习”。研学旅行促进了美国的科技创新。研学就是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研学旅行,就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是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衔接。......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