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童村行政村由童村、新勇、象峰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位于镇治西南赤革。童村自然村,旧称童夹岙,简称童,东向沙村、施村,南越西古尖岗是奉化松岙,西接上周岙、童夏家,北与月宫山及横溪的芝山、梅峰、陈婆岙为邻。梅溪南源,过上周番,经童村汇入弦溪后,在双溪口与北源会合,注人梅溪水库,出沙村、施村至金鸡桥,入大嵩江。源自溪坑山岙底和小门坑岙底的两股涧水汇成的弦溪,穿村而过,因水流叮咚,声如弦乐故名。......
2023-10-19
这些村中人似乎颇有情趣,院子里种着罗汉果、桃花、仙人掌等花木,还有三丫苦之类中山人熟悉的草药。途经秀色的田野,路边一棵憨态可掬的柿子树着实引人注目。树上的叶子早已凋尽,满树的柿子小巧玲珑的,但也无人采摘,眼看着被烈日蒸干水分,如灯笼般被枝丫挑向无云的蓝天。偶尔有果实坠落,拾放掌心细看,像是一颗橘色的鹅卵石,干巴巴的,却依然光滑,足够让不曾体验过农村生活的孩童兴奋半天。
定溪村是神湾唯一拥有风水林的村落。林中的树木备受附近村民爱护,以体态婀娜的台湾相思居多。这种树本广泛生长于沿海的林间,但由于不少地方的居民缺乏环保意识,几乎被砍伐殆尽,唯独在此村中,还被整片整片地保留下来,随风招展着媚态。到了夏天,满树花开之时,这些台湾相思会绽放出一片美丽的金黄。此外,山头上不少樟树、柿叶木姜、华润楠、假苹婆、楝叶吴茱萸等,聚落或交错而生,编织成一张层层叠叠、深深浅浅的绿毯。这半坡碧绿之间,更掩映着村中鲜见的老屋。据村民说,那是从前定溪下辖的邱屋村,开村祖先原为河南迁来的客家人。后来这里走出过众多华侨,但如今已只剩几户人家,悄然独享着幽静山水。
这葱郁山林间,尚有人烟,如此与自然亲近的居住环境,自是让人羡慕。下课时,一辆明黄的校车载着孩童们驶过,穿行于茂密的树林间、田边的窄路上,车身鲜艳的颜色随着起伏的山势若隐若现,仿佛宫崎骏作品《龙猫》中的一幕。或许,世间所有的诗意与童心都与大自然同在,当你触及天地,栖身其中,便能引发无穷想象。只不过是忙碌的我们遗忘了这些简单的美好罢了。 (www.chuimin.cn)
独享山水的几户人家
有关中山客 在自己的古村落漫游的文章
现在的童村行政村由童村、新勇、象峰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位于镇治西南赤革。童村自然村,旧称童夹岙,简称童,东向沙村、施村,南越西古尖岗是奉化松岙,西接上周岙、童夏家,北与月宫山及横溪的芝山、梅峰、陈婆岙为邻。梅溪南源,过上周番,经童村汇入弦溪后,在双溪口与北源会合,注人梅溪水库,出沙村、施村至金鸡桥,入大嵩江。源自溪坑山岙底和小门坑岙底的两股涧水汇成的弦溪,穿村而过,因水流叮咚,声如弦乐故名。......
2023-10-19
可是海伦没有被生活的恐吓吓倒,没有放弃对阳光的追逐。海伦凯特在面对不幸的人生遭遇时,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而选择了用心去体会生活中不一样的美丽,去感悟人生的真谛,终于没有让心灵淹没在黑暗和阴霾里,重新找到了心里的繁花和光彩。哈理斯因此深受启发,他发现,原来解开心锁的钥匙在自己手中。......
2023-12-06
青岗之青,即便在萧瑟的冬日也是显见的。在直抵青岗的大道两旁,蜘蛛网般的阡陌尽处,分布着大片半青黄的田野。当时黄氏先祖从一江之隔的新会辗转迁居于此,而村子位于卓旗山南麓,背靠丘陵,四季常青,故而得名。据村民透露,青岗的后山俗称“麻鹰石山”,属卓旗山一支。旧日的青岗还有遍布山头的青榄树,当成熟的果实坠满田埂时,便有童叟把它们捡拾回家。......
2023-10-17
古老的祠堂是安堂村民们最引以为豪的历史遗迹。除双桂堂外,村中其他林氏宗祠都别具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尤其是那些栩栩如生的灰塑檐雕,寓意吉祥之余,亦颇具精细之美。事实上,祠堂另作他用,算是为古老的建筑灌注了新鲜的生活气息,若是后人有心,在使用时妥善保护,亦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转型之道。古祠新生,昔日祈求神灵庇佑的场所,如今以另一种方式造福乡亲,成为村民们休憩娱乐的公共空间。......
2023-10-17
邹溪村地处镇治东南,东接大碧浦,南以东庄岭、青龙山、金钟山与成祥劈岗为界,西邻坊前、塘头,北连鹈山。全村由邹溪、蛤山、前岸、华塘自然村合并而成。也就是说,邹溪村以最早的居民姓邹而得名。邹溪张氏宗谱,“文革”时被毁。邹溪张姓原有两所祠堂,俗名叫老祠堂新祠堂,是同宗的两大支派所建,宗族排行相同。邹溪以姓氏名村,以溪见称。邹溪大桥,原是简易石桥,常毁于洪水,遇暴雨,桥即被淹。......
2023-10-19
在公布被评定那天,村民甚至还在树下举办过盛大的庆典。可惜20世纪50年代末,树木被砍伐,焚烧殆尽,自此只剩荒芜。说起这邻近的树木,皆以苍劲古老闻名,大概因此而更显宽厚仁慈。那樟树也是奇诡,翻阅过往的新闻才知,那树冠上星星点点不同形状的细叶,竟来自另一棵榕树,两树交缠相嵌,融为一体,成了难得的“樟包榕”现象。......
2023-10-17
几处文物古迹与精致侨屋零星散落村中,依稀存留着中西文化碰撞之初的残影。学校建于1920年,坐北向南的校舍如今已空置,荒废的亭台楼阁处正悬挂着附近居民晾晒于此的衣衫被褥。唯独沙涌的这一块石碑,躺在校舍门前许久,村民们亦无法道清其来龙去脉。据悉,该学校最早由华侨捐资兴建于1935年,在当时颇富名气,并至今仍履行着其教育之职。......
2023-10-17
侨乡南区,精美的华侨房屋自是多不胜数。相较之下,马岭的几处文物古迹颇显素雅。碉楼的第四层,除设射击孔外,更建有“燕子窝”。明末,造园家计成在其著作《园治》中曾提及“借景”的概念,后被衍生成把远处的景致引入有限的门庭里,从而构架更广阔的空间。其实在南区,马岭的碉楼数量并不算多,中西合璧的洋房则更为细腻,每次驻足,几乎都有意外惊喜。......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