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特别女生萨哈拉独特成长,教师阅读地图青睐

特别女生萨哈拉独特成长,教师阅读地图青睐

【摘要】:小说讲的是波迪老师与一群学生的故事,特别是接受特别教育的女生萨哈拉和男生德里。萨哈拉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是一直被教师和同学歧视嘲笑的学生。因不堪忍受特别教育,萨哈拉留级读五年级,遇到了新老师波迪小姐。在波迪小姐的引导下,萨哈拉逐渐开始走出封闭的圈子,走出自卑,开始拿起笔疯狂地书写,最终在班上公开宣读自己的作品,赢得了大家一致的赞誉,并成了“美好事物的中心”。

作者:[美]爱斯米·科德尔

类别:教育

适读人群:所有教师尤其是班主任

出版信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难度系数:A级/ABCDE

推荐指数:★★★★★

评介:

在大家都蜂拥着阅读《窗边的小豆豆》的时候,这本比《窗边的小豆豆》更优秀的教育小说,却一直静静地沉睡着,等待着被吻醒。好在真正的好书是经得起等待的,这本书不但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孩子喜欢,而且成了新教育儿童课程推荐的共读书籍。

小说讲的是波迪老师与一群学生的故事,特别是接受特别教育的女生萨哈拉和男生德里。所谓特别教育,就是对于问题学生歧视性的“个别辅导”。

萨哈拉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是一直被教师和同学歧视嘲笑的学生。她热爱阅读和写作,将自己写的东西悄悄地藏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在学校里,她一直坐在最后一排,孤单而自卑,从不举手发言。和她一起接受特别教育的是德里,萨哈拉这样描述德里:“有时候德里·赛克斯会和我们一起上课。我想,他可能从恐龙时代就开始接受特别教育了。好吧,没那么夸张,可至少也是从建国那天就开始了。他一年级的时候就踢断了一个老师的脚骨。三年级的时候长高了,终于可以打老师的鼻子了,于是一位老师又倒霉了。虽然这都是听别人说的,但是上帝知道是不是真的!妈妈说看书不能只看它的封面,如果德里也是一本书的话,书名一定是《犯罪故事集》。”

因不堪忍受特别教育,萨哈拉留级读五年级,遇到了新老师波迪小姐。波迪是一个表面另类但其实很优秀的教师,她的优秀,不但表现在课程改革方面(猜灯谜、时间旅行、世界探索、疯狂科学、故事分享等),更表现在她对学生真正地理解与尊重上。她鼓励学生写日记并热情回复,她对每一个学生都寄予无限的信任与期待,她不但相信种子,还相信岁月。她热爱诗歌并读给孩子们,但并不强迫,让萨哈拉以及读者印象至深的是富兰克林·奥哈拉的《我的自画像》:

当我还是个孩子,

我只躲在草场的角落,

自己做自己的玩伴。

我不喜欢娃娃,

我不喜欢游戏,(www.chuimin.cn)

动物们在我看来也不友好,

鸟儿甚至也飞走了。

如果有人找我,

我会躲在树后,

然后大声地叫:“我是个孤儿!”

而现在,我成了所有美好的中心,

写着美丽的诗篇,

倾诉着美丽的梦想!

在波迪小姐的引导下,萨哈拉逐渐开始走出封闭的圈子,走出自卑,开始拿起笔疯狂地书写,最终在班上公开宣读自己的作品,赢得了大家一致的赞誉,并成了“美好事物的中心”。

但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比如德里。尽管如此,波迪老师从未放弃,她讲了一个关于苹果的故事:从前有一个老师,她教了25年书,从未打过一个学生——尽管打学生是那时候许多老师的习惯。但她遇到了一个特别的男生,“每天,男孩儿不做作业,用不同的语言伤害他的老师,男孩儿的话就像鞭子一样打在她的脸上,让她觉得自己当老师这么多年实在是很失败”。但她不愿意打这个学生,一次布置了一个作业,以“我希望”为题写一篇日记。老师自己也写了日记,内容是“我希望我是一只鸟;我希望我是一匹马;我希望我是一个孩子”,同时,男孩也写下了他的愿望:“我希望她不是这个学校的老师!”第二天,当男孩来到学校时,他发现他的老师已经不在了,换了一个新老师上课。新老师打学生,也打男孩。看男孩什么都不会,上课也不提问他。一开始,男孩觉得挺自由的,可是慢慢觉得自己像空气一样,没人注意他了。有一天,他去上学的路上,突然听到树在说话,他吓跑了,停下来后发现前面有一棵苹果树,他摘了几个苹果边走边吃,把最后一个苹果插在篱笆的一根柱子上。一整天,他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许多小鸟过来吃他插的苹果,于是他每天插一个苹果在柱子上。再后来,他找到了一棵树,发现原来那个老师的包放在树林的地上,他拿出那些课本,每天一下课就在操场上自己读这些课本。现在,有一匹马也过来吃苹果,只吃一两口,就绕着空地飞快地奔驰。又过了许久,男孩子长大了,新老师退休了,他成了新老师,而且学问很深,没有人知道他是多么的后悔、悲伤。他站在教室门口,拉响了上课铃,孩子们都跑回教室,其中有一个满脸雀斑的小女孩,手里握着一个又大又圆又红的苹果,给了站在门口的老师。因为当她还是一只鸟的时候,男孩每天给她苹果吃,当她还是一匹马的时候,男孩也每天给他苹果吃,因此她现在要把苹果还给男孩。从此,每天,小女孩都给她的老师一个苹果。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曾经是小男孩儿的老师和曾经是老师的小女孩儿都幸福地生活着,他们的幸福是那么的多,多得不需要任何“愿望”了。

讲完故事,波迪老师把一个苹果放在了德里的桌上。

这就是波迪老师。

我为这本书流下了眼泪,尽管这本书写得相当朴素,波迪老师也不是万能老师,更不是那种煽情的或者习惯于道德教唆或者“自我牺牲”的老师。卓越的教育,隐藏在干净的叙述里,隐藏在教室的许许多多细节里,仿佛不经意,却发人深省。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不但感受到了一种优秀的教育,聆听到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还和作者以及所有为此书感动的人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及密码,比如“尺码相同的人”、“额外的奖赏”、“美好事物的中心”。

我坚信,这本书也会打动许多与波迪老师“尺码相同”的或者渴望“尺码相同”的老师,而包含在此书中的许多教育学原理,也可以在漫长的专业阅读中仔细品味。